開學之初,學生們面臨着狀態的轉變,從寒假的自由鬆散狀態轉變到緊張有序的學習狀態,部分孩子可能會無法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各種心理問題也接踵而來。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出現緊張、焦慮,甚至恐懼,很難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有的不能快速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提不起精神,學習態度消極。針對一些學生出現的“開學綜合徵”,家長們該如何幫忙調整呢?
開學焦慮症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學習壓力大
現在的學習環境競爭激烈,有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要求較高,會增加孩子對上學的抗拒與逆反心理。尤其是對於即將踏入畢業班的學生,也會因為升學壓力造成一定的緊張與焦慮情緒,如果處理不當會引發成心理問題,出現一系列過度擔心、緊張、恐懼、伴運動不安等症狀,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
應對方法:父母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與孩子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增加其學習動力,學生若覺得壓力大而感到過度緊張或焦慮,可以主動與父母進行交流,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做些放鬆運動。情況較嚴重時,應及時去看心理醫生或進行心理諮詢,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2
對新社交的恐懼心理
對於新生中一些性格比較內向、膽小、怕生的學生,他們擔心處理不好與新同學的人際關係,不確定新的老師是否會喜歡自己,對新學期表現出抗拒的心理,可能會出現害怕上學,害怕與陌生的老師和同學打交道的現象。
應對方法:需要家長及時發現與疏導,可以耐心勸撫、鼓勵孩子,告訴他們上學的種種樂趣,還可以帶孩子去參觀瞭解校園或者適當組織一些集體小活動,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
3
心理的不適應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開始真正接觸學校環境,也開始對社會環境的規則(主要是對學校規則)進行學習和適應。在社會環境下,需要每個人都遵守一定的社會規則,這些規則和以前孩子們接觸到的環境是不一樣的,孩子會突然感覺到多了很多“束縛”。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講,幫他們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最為重要。
高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家長應以正面引導為主,尊重孩子,不宜過分指責。在這個階段家長和老師會格外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些家長會產生一種“比較心理”,表現在孩子的課外班變多,額外的作業也變多。孩子經常處在疲憊的狀態,長期的壓力,導致孩子們對學習的樂趣和好奇心蕩然無存。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有高有低,這些也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由於孩子們的心智還未完全成熟,他們的抗壓能力是有限的,不被理解時,容易產生牴觸、逆反心理。“不想上學”只是他們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需要家長或專業心理人士進一步的“發掘”,不能只是單純認為是他們不懂事或者由於學習壓力大。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及早發現與干預,至關重要。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下,很多學生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需要我們加大關注,及時引導,如果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長此以往可能會轉變為較嚴重的心理障礙。
學生、家長、老師等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心理衞生觀念,成績固然重要,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更為重要!
【來源:青島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