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體的主要組成物質,也是生理活動的重要參與者,由於我們每日會丟失大量水分,因此需要增加飲水維持內環境的穩定。而腎臟是調節水平衡的主要器官,因此有觀點認為多喝水會增加腎臟工作負擔而傷腎,那麼事實究竟如何?接下來,醫學莘將解析如何健康飲水。
水對我們來説為什麼那麼重要?從宏觀層面來講,食物的消化、體温的調節、代謝產物的排泄等均需要水的參與;從微觀層面來看,生化反應的正常進行、物質的溶解與轉運、神經體液的調節機制等也離不開水。因此,以水為主要成分的體液佔據了我們體重的60%。水對我們雖然很重要,但卻需要將其維持在平衡狀態,偏多或減少均會帶來不利影響:嚴重偏多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全身水腫、低鈉血癥等反應,顯著減少可能會引起血壓下降、精神萎靡、腎臟損害等表現。看到這,部分朋友可能會憂心忡忡:這是不是意味着水喝多了或喝少了都不好。暫且不要焦慮,因為我們的腎臟會排憂解難。
腎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過濾血液,可將人體無用、多餘或有害的物質排出體外,其中包括多餘的水分,起到淨化血液的作用。但這個工作不是一時半刻、一遍兩遍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時時刻刻、不分晝夜地進行。每一個小時內,我們的腎臟會將血液過濾12-15遍,以創造更健康、更穩定的內環境。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喝的水主要分佈在血液中,如果多喝水,腎臟不就需要增加過濾血液的次數嗎?這樣是不是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不會。除開過濾血液,腎臟還具有兩個重要的功能:重吸收與濃縮作用。
腎臟有三個重要的“車間”,分別為腎小球、腎小管與集合管。其中,過濾血液主要在腎小球進行,但經腎小球過濾生成的原尿多達180L,而我們的血液總量才4-5L,因此腎小球過濾的原尿不會直接排出體外,否則我們早就被榨乾了,在形成尿液並排出以前,原尿會依次經過腎小管與集合管這兩個“車間”:在腎小管,原尿中99%的有用物質被再次吸收入血,供人體重複利用,剩餘的尿液則進入集合管;在集合管,人體會根據晶體滲透壓、血容量的多少分泌一種叫“抗利尿激素”的物質,對尿液進行濃縮:
大量飲水以後,我們的血漿晶體滲透壓會稍微降低,血容量會稍微增多,此時雖然經腎小球濾過的血液總量增多,但並不會增加單位時間內的工作負荷,而是減少腎小管與集合管尿液的重吸收,增加尿液總量排出體外。更重要的是,每一個腎臟有100萬左右的腎單位(由腎小球與腎小管組成),它們也有合理的工作制度,會輪流工作與休息,腎臟不會因過勞而受損。所以,適當增加飲水不會傷害腎臟。那麼,多喝水是否可以保護腎臟呢?水是重要的溶劑,人體大多數無用、多餘、有害的物質,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經尿液排出體外,若飲水較少,這些物質在體內蓄積增多或在腎臟沉積增多,反而可能損傷腎臟,同時更易形成結石。
因此,增加飲水量對腎臟具有一定保護作用,但這並非説飲水越多對腎臟越好,所謂的保護作用有前提條件的限制:相比於飲水較少的人羣,適量飲水,腎臟更健康。在健康人羣中如此,在腎臟已經受損的人羣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相關研究通過對腎功能中度受損的人羣研究發現,相比於飲水較少的人羣,適當增加飲水量可延緩腎功能的減退,這可能和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有關,抗利尿激素不僅可作用於腎臟發揮濃縮尿液、調控血容量的作用,還可作用於血管發揮升血壓的作用,對腎臟已經受損的人羣來説,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可能會加速腎功能的減退。因此,適量飲水對腎臟有益。當然,若腎臟功能已經嚴重減退,不能發揮排水的作用,則應減少飲水量,否則會加重對心臟、血管的損害。
那麼,如何喝水更健康?首先,需要合理控制入量。人體會通過多種途徑丟失水分,呼吸與出汗可能會丟失800至1000毫升水,尿液會排出1000-2000毫升水,大便中也含有100-200毫升水,平均每日可能會丟失兩千多毫升水。但這並非意味着我們就需要補充兩千多毫升的水,這是因為我們自身代謝會生成300毫升水,食物中也含有幾百近千毫升水分,因此總體來看,普通人羣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500-1700毫升之間更為合理。當然,存在劇烈運動、出汗較多、嚴重嘔吐或腹瀉等情況,則需要增加水分的攝入,合併代謝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癥也需要增加飲水量,以減少尿酸在腎臟的沉積,降低尿酸性腎病的發生風險。
其次,應選擇合適的種類。飲水首推白開水,儘量少喝含糖飲料。白開水對代謝的影響為中性,而含糖飲料(添加糖含量在5%以上)攝入過多則會增加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部分飲料雖然不含添加糖,但若含有較多人工調味劑,也會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生風險,除此之外還應少喝富含果糖的飲料,以碳酸飲料、果汁含量較高,尤其是高尿酸血癥患者,果糖會抑制尿酸的排泄,而高尿酸血癥也是引起腎臟損害的主要原因。
與之相反的是,可適當增加牛奶、淡茶、與咖啡的攝入。多項研究表明,增加攝入包括酸奶在內的奶製品,不僅可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與鈣元素,還可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風險,但不宜過多,每日150-300毫升為宜。在飲茶方面,每月消耗50-250克茶葉尤其是綠茶,也可降低代謝性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但應以淡茶為不建議飲用濃茶,否則會影響鐵的吸收,降低睡眠質量,甚至可誘發胃黏膜損傷。至於咖啡,來自西方國家的研究顯示,每日飲用1-4杯咖啡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但應與進餐間隔半小時以上,否則會影響食物中鈣元素、鐵劑以及維生素的吸收。
最後,強調一下飲水時間的分配。飲水後,人體並不會將多餘的水分儲存在體內,而是逐漸排出體外。以飲用1000毫升水(兩瓶礦泉水)為例,人體大概會在2小時內會將多餘的水分及時排出,因此不建議單次大量飲水,每次100-200毫升為宜,晨起可飲一杯水,以補充夜間丟失的水分,同時可稀釋血液;不建議睡前大量飲水,尤其是老人,腎臟濃縮功能減退以致夜尿較多,睡前飲水可能會增加夜尿次數,降低睡眠質量,飲水與睡覺應至少間隔兩小時;睡前儘量少飲茶、咖啡,尤其是對咖啡因敏感的人羣,否則會增加神經的興奮性,夜間可能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飲茶、咖啡與睡覺應至少間隔四小時,可減輕影響。
綜上,水是人體重要的組成物質,腎臟是調節水平衡的重要器官,被我們喝進去的水,會依次經過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的重吸收、集合管的濃縮再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增加飲水後通過減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減少尿液的濃縮與水分的重吸收,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因此不會因增加腎小球的工作負荷而損傷腎臟,相比於飲水較少的人羣,適量飲水由於增加了無用、多餘與有害物質的排泄,因此有益腎臟與健康。健康飲水需做到:合理控制飲水量,每日1500-1700毫升為宜,以白開水為主,少喝含糖、富含人工甜味劑與果糖的飲料,可適當增加牛奶、咖啡與淡茶的攝入,不建議單次大量飲水,晨起可喝一杯温水,儘量避免睡前飲水,更有益健康。
感謝大家的閲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在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