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會出現“十喊九不應”?若你是這樣説孩子
許多的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問題。每次在叫孩子去幹什麼的時候,叫了很多遍還是都不會回應。
一定要你發火了,或者是直接去拽孩子,他才會理你一下。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都會覺得很生氣,認為孩子這是不尊重自己。
01
案例:
有一次朋友接完他的孩子放學之後就馬上的催促孩子去房間裏寫作業,然後她就廚房裏準備晚餐。
過了一會兒,朋友把晚餐準備好了,喊孩子出來吃飯,但是無論喊多少遍孩子都沒有回應,最後氣的朋友直接去房間裏面看,才發現孩子居然在玩遊戲,朋友瞬間覺得怒火中燒。
除此之外還有一次,朋友和孩子在客廳裏看電視,孩子越做越近,最後都要湊到電視跟前了。
朋友就對孩子説你靠後做一點這樣對眼睛不好。説了一遍之後,孩子不理會,繼續坐在同樣的位置上。
然後朋友耐着性子又説了一遍,還是依舊沒理會,最後還是朋友自己把孩子拽到後面去的。
02
分析:
想必像朋友這個例子,大家也都會覺得非常的有共鳴。孩子在家裏總是不理會自己十喊九不應,明明自己説的聲音已經很大了,但是孩子卻跟沒有耳朵一樣不理你裝作沒聽見。
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責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不懂事不尊重人,孩子不理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他太專注地做他自己的事情,所以真的沒有聽到,而另一種便是他聽到了故意不回應。
而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和家長與孩子説話的方式有着一定的聯繫。
03
那麼父母平常都是怎麼去説孩子呢?
總是太嘮叨
家長似乎都會有個通病,認為孩子年齡小,只説一遍的話擔心他們記不住,所以就會在孩子耳邊反覆地嘮叨同一件事情。
有時候孩子在做自己事情沒有給回應的時候,家長又會一直反覆的去問你到底有沒有在聽?
正是因為父母在孩子旁邊反覆的嘮叨,讓孩子產生了一種厭煩心理,所以他會開始免疫,也會用不理會的方式去暗示父母,你真的很嘮叨。
總是指揮孩子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還有一部分的家長,他們總是會認為把孩子生下來就是要讓他當跑腿的。比如在週末自己懶的時候癱在家裏。
想去喝水或者想拿東西,但是又不想起牀的時候,就會喊孩子過來幫忙拿。
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很有熱情,總是很樂意去幫忙,但是時間久了爸媽就會覺得這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
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現在已經產生了厭煩心理,所以後面認為爸媽如果叫自己準是沒好事,就選擇不回應。
總是命令孩子做事情
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喜歡當一個權威者的角色,和孩子説話的時候總是高高在上的,直接用祈使句的語氣勸孩子交流。
命令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自然也會產生那種牴觸心理,認為既然他都説他不願意做了,為什麼父母總是要強迫他?
於是他們並採用不理會父母的方式做出反抗。
對孩子這種情況,家長與其一直去埋怨孩子不懂事不尊重人,倒不如想想如何去改變和孩子的説話方式。
04
那麼家長又應該怎麼做去改變這種情況呢?
方法1:説話要注意語氣
孩子即便是你非常親近的人,但是在和他説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畢竟孩子也是有自己的自尊,也希望自己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
而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尊重也是相互的,只有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之後,他也才會採取同樣的措施去回應。
當一個人在專注地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是特別厭煩被打擾的。
所以,當家長喊了孩子幾遍他沒有回應的時候,不要暴躁,去看一看孩子到底在做些什麼。如果孩子非常專注的話,那麼也不要去打擾他。
方法2:不要總是對孩子嘮叨
家長總是擔心自己如果不多説幾遍的話孩子會記不住,但是其實,這可能會觸發超限效應。而且家長也必須要知道,你反覆地嘮叨並不會讓孩子更加的迅速,反而只會讓他產生牴觸心理。
所以不要總是用嘮叨去和孩子溝通,而是幫助孩子把每天的時間都給分配好。
方法3:和孩子處於同等位置溝通
和孩子溝通是需要掌握技巧的,家長不要總是把孩子當成未成年,沒有自己思想的一個角色來看待,而是要把它看成有思想的成年人。
在和孩子説話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處在同等的位置去溝通,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即便是你需要他的幫忙,也一定要採取誠懇的態度。
方法4:讓孩子幫忙時要説謝謝
孩子從來沒有理由要理所應當的為父母做些什麼,如果孩子願意幫助你完成某件事情的話。
你一定不要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而是要學會對孩子説謝謝,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讓孩子更懂得感恩。
育兒難題找,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