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自榨油”又開始出現在人們生活當中。
尤其很多老人偏偏喜歡吃“自榨油”,他們會從給自家種,又或者從市場上購買的花生、大豆、茶籽油等原料,拿去榨油作坊裏壓榨。
他們認為自榨油就是香,與超市買的工業生產就是不一樣。
的確比起超市銷售的精煉油對比,自榨油在風味和口感的確略勝一籌,但問題是自榨油卻真的健康嗎?
自榨油,小心生出“黃麴黴素”!
由於植物油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比較容易氧化且變質,
最關鍵這種現象還會持續發生,極有可能在肉眼尚未及時辨別,又或者食用油口感發生變化後,就已經超出了國家標準範圍。
這也就説明,“自榨油”若沒有及時保存妥當,稍微不注意就會引發變質,成為不合格的“變質油”。
自榨油並不進行精煉,很大可能會引發黃麴黴素
而自榨油所用的原料,無論是花生、大豆還是油菜籽,都可能會感染黃麴黴素毒素。而在精煉過程中,大部分黃麴黴素都會祛除,從而不容易出現黃麴黴素超標。
而自榨油原材料使用的花生、穀物無法保證安全,沒有嚴格的篩選標準,很可能包含一部分變質材料,榨出來的油黃麴黴素就很有可能超標。
一般“自榨油”作坊沒有自己的檢測手段,即使超標無法被檢測出來。
食用油壓榨前需要將材料翻炒,熟了之後進行壓榨,由於純手工操作温度難以把控,在壓榨的過程中會出現多環芳烴超標,其中存在另一種致癌物——苯並芘,危害也十分巨大。
黃麴黴素是什麼?
黃麴黴素屬於一種劇毒的致癌物,這是黃麴黴菌日常活動產生的物質,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苯並芘的4000倍,因此是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
最關鍵,尋常烹飪難以祛除黃麴黴素的毒性,即使做飯時一百多度滾燙的油,也無法對毒性造成影響,研究表明:要想將黃麴黴素滅活,至少需要280度以上的高温。
如何安全地食用自榨油?
若真的為了追求口感,那建議大家不要購買現成的自榨油,原材料一定要自行準備,防止作坊主很可能以次充好,用變質材料。
同時還需控制壓榨的數量,不能一次榨很多,由於自榨油雜質較多難以存放,一次榨兩週以內的用量就好。
儲存時用乾淨、密閉的容器,且放置在常温陰涼處。要是油的顏色、氣味等有所變化,出現異常,一定要果斷倒掉。
比起自榨油,精煉油更安全
有人擔心油在精煉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長時間高温處理的確會促使一部分不飽和脂肪轉化為反式脂肪,但在合理精煉工藝中,這種轉化率其實很低。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交流中心的調查數據分析:目前我國國內市場的植物油反式脂肪含量都在1%以下。
再加上每日所攝入植物油的量,這種含量的反式脂肪並不會帶來較大的健康隱患。
自榨油雖然香,但也有不少健康風險
當然,植物油本身有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陳成分,在精煉過程中會被去除一部分,自榨油是有這方面的優勢。
不過自榨油可以自己一粒粒去篩選去除長黴的原料,減少黃麴黴素污染的可能。
但問題是,一方面耗時耗力,另一方面有些原料看上去好好的,但實際上可能被黃麴黴毒素所污染。
精煉所損失的營養,咱們可以從其他食物獲取,但自榨油帶來的苯並芘、黃麴黴素、粗油冒煙所帶來危害,實則根本無法消除。
所以再小的風險,只要能避免,咱們真的實在沒有必要去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