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孩子的叛逆是從頂嘴開始的,確實,有半數的孩子出現過和父母頂嘴的情況,但頂嘴就真的是惡習,值得家長批判嗎?事實上,這背後還有一些隱藏的意思:
1.我長大了
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最依賴的人就是父母,所以,小寶寶都是聽父母話的,即便是父母打幾下,孩子也是卻生生的不敢違抗,可隨着孩子不斷地長大,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很快,孩子察覺到了自己也具備抗拒父母的能力,於是他們一點點地表現出不聽話,抗拒,頻繁抗拒。其實不是孩子學壞了,不好管理了,而是孩子長大了,他們不再像小寶寶那樣,樣樣依賴父母,而是嘗試着用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屬於自己的空間和生活方式。
2.孩子在試探父母的底線
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小外交官,他們察言觀色比成年人可厲害多了。他們可不會傻到要直接惹翻父母,而是通過不段的試探來知道父母的底線在哪裏,一次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頂嘴就是試探的過程,從第一次不聽父母的話,到用語言頂撞,再到發脾氣,扔東西,離家出走等等,這些都是在試探父母到底能讓自己幾分。自己對父母的要求到底還要不要繼續。
面對孩子表現出的不同的行為,家長要學會説這3句話,即能教育好孩子,又能不和孩子發生衝突。
第一句:“你這樣説話很沒有禮貌,我希望你能冷靜下來,等一會兒咱們再談!”
當孩子試圖和他頂嘴時,媽媽不需要生氣,我們只要這樣心平氣和的放空孩子一會,他們就知道,這招在我媽這不好使。
第二句:“如果你這樣不開心可以表達出來,但不要詆譭他人”
在孩子冷靜下來後,媽媽請平視孩子的眼睛推心置腹的告訴他,討厭別人我們沒權利,但我們有權利不高興,教會孩子可以説:你這樣做我不開心,但不要説:“你這樣我很討厭”兩隻字表達出來,前者會引起別人的共鳴,後者只會讓對方反感。
第三句:給孩子選擇AB的機會
如果我們的孩子沉迷於情緒中,不肯打開自己的心結,父母也不要聽之任之,可以温柔地幫孩子做出兩個合理的處理方法,並讓孩子自己選擇:“我們怎麼才能開心起來呢?是媽媽抱一下,還是媽媽給你講個故事?”。
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孩子慢慢地就能與父母平等交流,進而忘記了和父母頂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