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秦聰聰
食物過敏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尤其在兒童中很常見。雖然不同地域和不同年齡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不同,但文獻報道,食物過敏患病率可達總人口的1%~10%,而且呈現上升趨勢。
日前,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三病區主任李雷做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壹點問醫·兒童節主題科普專場》時介紹,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牛奶和雞蛋是最常見的過敏食物,而要正確應對食物過敏,需要找出過敏食物,並進行合理避食。
兒童食物過敏發病率增加
牛奶和雞蛋是最常見過敏食物
“兒童食物過敏的發病率在增加。” 李雷介紹,食物過敏是指由食物引起的對人體有害的免疫反應,這種反應在接觸某種特定的食物時可以重複發生。
當前,食物過敏已成為兒童最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雖然不同種族、地域和不同年齡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不同,但文獻報道,食物過敏患病率可達總人口的1%~10%。
李雷分析説,食物過敏的發生,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遺傳角度,已經有研究表明,父母雙方有過敏性疾病的兒童,發生過敏的機會約為70%;父母一方有過敏性疾病的兒童,發生過敏的機會為30%;父母雙方無過敏性疾病的兒童,發生過敏的機會為15%。同時,因為生長髮育的特點,年幼兒童尤其是嬰兒期腸道屏障功能不成熟,多數消化酶要在兩歲後才能成熟,這也是兒童食物過敏更常見的原因。
“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李雷介紹,食物過敏的“罪魁禍首”是食物過敏原,確切説是食物致敏蛋白組分,是指食物中能夠引起機體免疫系統異常反應的成分,大多數過敏患兒對主要蛋白組分敏感。
根據免疫機制的不同,食物過敏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IgE介導型、非IgE介導型和混合型。其中,IgE介導型常見的過敏食物有牛奶、雞蛋、小麥、蕎麥、魚、堅果、貝類等,非IgE介導型常見過敏食物是牛奶、雞蛋,大豆、海鮮、大米、家禽等,混合型過敏的常見過敏食物還是主要是牛奶、雞蛋。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過敏通常出現在生命早期階段,這部分患兒隨後更有可能出現哮喘、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
嚴重者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
確定過敏原需結合病史
李雷指出,食物過敏確實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但並不侷限於此。
“不同類型的食物過敏,表現出來的症狀是不同的。”李雷説,IgE介導的食物過敏反應發病迅速,通常在攝食後幾分鐘至2小時內開始發作,皮膚表現可能有風團、瀰漫性瘙癢、血管性水腫等,也可能出現打噴嚏、鼻癢、眼癢、流淚、結膜充血等上呼吸道表現和胸悶、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下呼吸道表現。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心動過速、低血壓、頭暈等循環系統表現,最嚴重的過敏反應是過敏性休克。
“這是一種速髮型及嚴重全身過敏反應,可在接觸過敏原數秒或數分鐘後發病,患者可能出現血壓急速下降,甚至導致患者失去知覺,出現呼吸困難,帶來生命威脅。”李雷説,除此以外,長時間慢性食物過敏,對兒童來説,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量,因此,要正確應對兒童食物過敏,不能聽之任之。
李雷介紹,臨牀中對於食物過敏的孩子,一般首先給予對症處理,比如口服抗過敏藥、外用止癢藥等,再就是明確過敏原。
“目前檢查過敏原公認方法有2種,分別是血清IgE和皮膚點刺法(SPT)。但是,無論血清IgE陽性、皮膚點刺法(SPT)陽性,都不能單獨作為確診食物過敏的指標,需要與明確的食物過敏病史相結合進行分析判斷。”李雷強調,要診斷食物過敏,病史描述和試驗結果同等重要。患兒每次食物過敏的情況越詳細,就越有利於醫生把“嫌疑”指向目標食物,檢查和診斷都更加有的放矢。
有些過敏會持續到成人
長期飲食迴避需注意營養問題
“明確過敏原之後,孩子需要避食2周到6周,等症狀消失後,再次引入這種食物。如果過敏反應再次出現,就證明是真過敏。”李雷説,明確過敏原後避開這種食物,可以指導合理避食,確保飲食安全,同時防止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的發生。
李雷指出,在正確診斷食物過敏及確定過敏原的基礎上,合理飲食迴避是食物過敏治療最主要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要過度避食。母乳餵養中的嬰兒,母親需有針對性地避食嬰兒過敏食物。而長期進行飲食迴避的食物過敏患兒,需要進行營養諮詢。在專科醫師和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飲食替代,以保證營養素的攝入,並定期監測兒童的生長情況。
“有些食物過敏經過一段時間後可會好轉,但也有些患兒會出現過敏原發生變化的情況。”李雷提醒,在最小限度避食的原則上,也要同時避免進食交叉反應性食物,如對堅果過敏的不建議食用其他堅果,對牛奶過敏不建議進食其他哺乳動物奶。
因不同食物的自然進程不同,需定期評估食物過敏原的致敏狀態。一般情況下,如果對牛奶、雞蛋、大豆、小麥等過敏,隨着孩子年齡增長,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耐受,甚至完全耐受;但是,花生、堅果類、魚和貝類過敏,往往會持續到成人。
李雷提醒,我國專家共識建議,寶寶出生後4到6個月開始添加固體食物,早於4個月或晚於6個月添加固體食物,不僅無預防食物過敏作用,反而有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而對於母乳、牛奶過敏的嬰幼兒,只能先喂深度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
“目前沒有充分證據支持母親孕期、哺乳期及兒童自身使用益生菌、益生元、共生元等可以預防食物過敏,益生菌帶來的淨效益主要是預防濕疹。”李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