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不能抱,這個“有毒”育兒理念,媽媽們別再模仿了
新生兒無法用語言描述來表述他們的需求,因此哭成為了他們唯一的表達方式。面對啼哭不止的孩子,身為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抱孩子、安撫孩子。
但有人對此持有反對意見,認為孩子哭鬧就抱,會讓孩子形成“哭能滿足心願”的潛意識,如果一味滿足孩子“哭鬧就抱”的需求,今後帶娃的日子就會陷入到“水深火熱”中。
剛剛升級當媽的心美,在育兒方面欠缺經驗,婆婆就成了最好的“育兒導師”。吃喝拉撒方面,婆婆對寶寶照顧得非常盡心,唯一讓心美略感不滿的是,婆婆對待寶寶哭泣的態度。
每當寶寶哭泣,當媽的心美都是第一時間衝到孩子跟前,打算安撫孩子。可婆婆每次都要充當“程咬金”的角色,制止心美抱孩子,理由是:孩子哭了不能抱,否則就養成了壞習慣,今後可難帶了。
因為相信婆婆的帶娃經驗,一開始心美很聽婆婆的吩咐,但多了幾次,心美內心就不樂意了。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有時候看到孩子哭得聲嘶力竭,家人不管不問,實在太可憐了。
還有一次,孩子因為大便後哭泣,因為聽從婆婆“不能抱”的育兒指令,導致孩子屁股出現紅疹。為此,心美后悔不已。
孩子哭了不能抱,這個説法的依據是“哭聲免疫法”,由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提出。其目的是在育兒路上意圖超脱情感束縛,以行為矯正的方式來訓練、塑造孩子,自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避免孩子對父母、家人形成過分的情感依賴。
然而,這一曾經風靡歐美的“哭聲免疫法”,事實證明只是“理想化”,現實面前出現了各種問題。
很多孩子因此出現了睡眠、心理以及情感障礙,更有嚴重者導致了精神分裂。作為“哭聲免疫”法創始人華生的大兒子,因為情感匱乏以至於選擇自殺身亡。
有了前車之鑑,西方國家才開始反思這個説法的科學性,開始逐步提倡親密育兒法則。
但很多地區和家庭,仍舊奉行“孩子哭了不能抱”的有毒育兒説法,讓年幼的孩子受到了無形的情感傷害。要知道時光不可逆是大自然法則,自小得不到情感回應的孩子,在心靈上留下的“傷害”後天也無法去彌補。
1 、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嬰兒哭泣,是因為他們情感的無助,如果父母及家人對此不聞不問,那麼年幼的孩子會感到茫然無助,以至於他們內心的安全感缺乏。
孩子哭泣後,第一時間給予他們情感回應,那麼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增加,這可是最為天然的“鎮靜劑”,不僅如此,多擁抱孩子也利於建立初步親密的親子關係。
有了互相信任的親子基礎,待到孩子六個月左右的時間,他們對父母的信賴感就會愈發增強,即便是不能及時抱起哭泣的孩子,只需要一句語言的安撫,孩子也可以得到短暫的情感滿足,繼而停止大哭大鬧。
2、孩子的觸覺得以良好發育
從媽媽子宮降臨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新生兒的感官正在適應和發育中,其中觸覺就是非常關鍵的感官系統。
在抱起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以及家人會跟孩子肌膚相貼,對孩子觸覺系統的發育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
3、有利於孩子性格健全發育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説過: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嬰兒用哭聲來表達自己“餓了、冷了、尿了”的需求時候,父母應該及時地給予滿足,這樣孩子對於陌生環境的接受度會變得更高。
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得到增強,時間長了,他們並不會哭鬧,而是逐漸減少哭泣的次數,情緒變得很穩定,這對於孩子後期性格健全的發育有極大幫助。
一歲之前,孩子的自我安撫能力薄弱,所以每當他們用哭泣來發出愛的需求時,父母千萬不要吝嗇回應。
當孩子一歲以後,有了自我安撫的意識,才能短暫地忍受挫折與失望。這個時候不代表孩子不需要擁抱,而是家長可以選擇更多“愛的表達”方式來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讓孩子感受到被愛的温暖,學會愛的付出,這也是育兒之初孩子必然要經歷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