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大揭秘
火鍋的湯能不能多次使用?
結論:吃火鍋時,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該倒掉,不要反覆使用。
原理:火鍋的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如海鮮和豆腐中的嘌呤類的物質會融入到湯裏,過多食用這種物質會使人體的尿酸增高,引發痛風,嚴重時還會損傷腎臟功能。
另外,久煮的湯中,還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反應,形成亞硝酸胺。亞硝酸胺含有毒性,是一種較強的致癌物質,攝入過多會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疾病。
此外,肉類在涮煮的過程中,油脂會融入湯中,使得湯底的脂肪含量升高,而多次使用的湯底中,脂肪含量更高,用這種湯再涮蔬菜時,蔬菜也猶如裹了一層油膩的外衣,吃多了這樣的食物,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使人發胖。
吃火鍋六宜六不宜
火鍋雖好,但是也得吃得健康才好
宜素不宜葷
吃火鍋一般是以吃羊肉、肥牛為主,但是從健康角度出發,應該先素後葷,最好先涮土豆和紅薯。
這是因為土豆和紅薯中含有大量的澱粉,能在胃腸內形成保護層,避免火鍋中辛辣刺激成分對腸胃造成傷害。另外一方面,土豆和紅薯中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減少身體對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
宜淡不宜鹹
宜透不宜生
有的人吃火鍋時,想要口感嫩滑可口,涮煮的時間非常短,僅僅3~5成熟,這是不可取的,特別是海鮮和肉類一定要煮熟才可吃,以防肉類及海鮮中有寄生蟲和致病細菌存在。一旦感染會產生嘔吐、腹瀉、腹痛及高燒等症狀。
宜温不宜燙
吃火鍋的時候很容易造成消化道黏膜的燙傷,這是因為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是非常嬌嫩的,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太燙的食物會造成物理性傷害,損傷消化道黏膜,導致食道炎和胃炎。
所以,從鍋中取出滾燙的涮食時,一定不要馬上入口,最好先放在小碟晾涼後再吃,蘸蘸湯料也有降温的作用。
宜疏不宜滿
有些人涮火鍋時愛偷懶,經常會將很多肉和菜放入火鍋內,這樣很容易導致各種食物在鍋內互相擠壓,不能充分加熱,會造成一些肉類熟不透,而一些食物會被擠碎而沉入鍋底形成糊,影響火鍋口味。
因此在吃火鍋時要儘量少放一些食材,不要過雜,保證鍋內空間充足。
宜短不宜久
由於火鍋本身的特點,有的人吃得時間過長,一吃就是數小時之久,這也是不可取的。
長時間進餐會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體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嚴重的可誘發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吃火鍋注意事項
1. 吃火鍋時,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該倒掉,不要反覆使用
2. 宜素不宜葷;宜淡不宜鹹
3. 宜透不宜生;宜温不宜燙
4. 宜疏不宜滿;宜短不宜久
資料來源 | CCTV生活圈
中國氣象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氣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