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好好愛那個愛哭的孩子,做點什麼都行
文丨魚爸
1
這幾天,帶小小魚回到了農村老家。
屋門口掛着的兩個大燈籠變成了小鳥的窩。
裏面住着七八隻小鳥,飛進飛出,有趣極了。
那天,我倆聽着小鳥嘰嘰喳喳,就談論起鳥來。
因為兒子很喜歡科普,特別是動物科普的緣故,所以平時從書上讀到很多我們都不知道的知識,每次談論,他就滔滔不絕,我們聽他來講。
我説鳥兒能旋轉飛,還能側身飛。
他説不行,只能平飛,只有蜂鳥才能懸停和倒着飛。
於是就爭論了起來。
我印象中小鳥是可以自由自在飛的,難道還不能側着飛?
所以沒有讓步。
他一着急,就在那生氣。
最後竟然大哭了起來。
媽媽來了,奶奶也來了,以為出了什麼事。
我説明後,她們也不知怎麼安慰了。
“就讓他哭會吧,再查查資料。”
我就在他對面坐着,繼續忙工作。
而他就在我對面哭着。我沒有説話,就安靜地聽他哭。
哭了沒多久,就沒有大哭了。
我知道他已經發泄了自己的不滿和難受。
這時就可以轉移注意力,我跟他説要不要下樓去玩會。
或者吃點東西啊。
我知道,只要冷靜地接受他的情緒,一會兒就沒事了。
2
在小小魚很小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
讓孩子哭吧,這是正常的情緒表達啊。
可我還是控制不住,想去制止他。
比如有一次搬家,我帶他去房間裏整理東西。
樓下的師傅在等着發車。
而他卻一定要我給他帶走那個壞了的玩具。
我説不要了,那個沒用了。
沒想到他就大哭起來。
那天我又忙又累,又是大熱天。
我一聽到他哭,整個人就像爆炸了一樣。
跟他大聲説“不要哭了,馬上下樓。”
感覺三歲的他當時被我嚇到了。
哭了幾聲後就抹着眼淚停下了。
我一直記得這事,是我覺得很抱歉。
我們有太多的父母,不喜歡孩子哭,甚至受不了孩子哭。
我那時也一樣。
有的媽媽説,孩子哭就好像在控訴媽媽沒有照顧好他。
有媽媽説,孩子哭,自己就很難受,想發火。
……
為什麼會這樣?
有時是父母出於敏感,覺得孩子這樣哭不行,要趕緊停止。
這是從小照顧孩子形成的習慣。
比如我們照顧嬰兒寶寶,他們一哭,可能是不舒服,或者要抱抱,或者是餓了。
大人想方設法地讓孩子感覺舒服,停止哭泣。
父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來正確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
三四歲的孩子哭泣跟嬰兒是不一樣的。
而七八歲的孩子又是不一樣的,不能總是把孩子當做嬰兒寶寶。
還有的父母是覺得孩子哭,是不理解自己,不配合自己,甚至拿哭聲來抗議父母的安排。
的確,大一點的孩子會帶着這樣的目的。
所以父母想讓孩子馬上停下來,配合大人的安排。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隱秘的角落——父母內心的心理反應。
孩子哭的時候,常常會激發父母內心的負面情緒,不好的回憶或者糟糕的感覺全部湧了上來。
這時就是考驗父母耐心的時候。
父母的行為也會反射出自己心理上的一些問題。
倘若從小經常被父母打罵的話,這時更受不了孩子的哭聲。
他們就好像看到了童年時的自己,在那裏哭着,然後被父母狠狠教訓。
那種糟糕的情緒會讓他變得狂躁,然後對孩子打罵起來。
像極了當年責罵自己的父母。
所以説,原生家庭帶來的東西,如果自己不去治癒割捨,終究會傳遞下來。
當我們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
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正是最需要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
3
哭,是一種正常的情緒。
父母要接納孩子的哭泣。
這兩句話看上去很教科書。
實際上,這應該成為父母的育兒理念才行。
因為孩子不可能總是笑呵呵對着你。
他們有開心的時候,也有難受的時候。
甚至有時他們的難受點你還明白不了,無法真的感同身受。
比如小朋友們對動物的感情,常要比大人強烈。
我覺得人越長大,心腸好像就越硬。
回老家前,我告訴小小魚,家裏的白狗已經死了。
我猶豫了很久才告訴他。
當時在沙發上,本來玩得很開心,一聽到這個消息。
他哭得很大聲,也很傷心。
我跟他媽媽就在坐在他身邊安慰他。
我自己雖然也捨不得,卻也沒有這樣的哭泣了。
而他的感受卻完全不同,我必須去盡力理解他。
當孩子哭的時候,你有沒有弄懂背後的緣故呢?
他們為什麼哭呢?
有時他們只是難受,想哭一下。
當然,有時是為了賭氣,為了抗議大人。
那為何要選擇這樣的方式呢?
有時,哭泣卻是一種呼喚。
特別是父母平時關注孩子不多的家庭。
孩子會用調皮搗蛋和哭泣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還有每年幼兒園開學,那些跟媽媽分離時哭泣的孩子。
他們不就是想用哭泣留住媽媽,不願意分開嗎?
所以,當孩子哭泣的時候。
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問問自己:“他為什麼會哭?”
找到了真正的原因,那就迎刃而解了。
也就不會經常聽到孩子的哭聲了。
4
我們做了父母。
真的就會自動變得強大了嗎?
當然不會。
我們只是軀體大於孩子,生活的經驗多於孩子。
在內心,我們的創傷也會多於孩子。
如果孩子的哭聲,容易讓你莫名地難受生氣。
往往是觸動了你內心的那個孩子。
比如我有時看到孩子哭着,而我想罵他的時候,就會想起小時候捱罵的那個我。
我也想去罵他,可我還能怎麼做呢?
我需要儘量忘掉這些不好的感受,讓自己多想想那些温暖的事。
多想想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
我要引導我的孩子,要讓他的內心變得温暖有愛,人格發育健康完整。
想到這些的時候,你還會去發脾氣罵一個正在哭泣的孩子嗎?
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説“當你能夠為童年時期的自己流下同情的眼淚時,你就能夠真正地理解自己的孩子了。”
因為孩子情緒糟糕的時候,他們需要的可不是一頓訓斥,禁止哭泣。
而是有父母的理解、支持。
如果真的不會説什麼,那就安靜地讓孩子哭一會。
哭過之後再一起談點什麼吧。
親愛的爸媽,做點什麼都好。
只是,請千萬不要對哭泣的孩子大發脾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