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5月9日晚貴陽某醫院連續手術搶救了2名誤吞磁力珠的兒童,目前兩名兒童脱離生命危險。磁力珠已經成為了低齡兒童吞食異物的“殺手”主力。

“輕則嘔吐腹痛,重則腸胃穿孔,多數都是低齡兒童,磁力珠吞食後危害太大,家長尤其要注意。”該院普外科主任徐琦説到。

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今年以來,已發生上百例吞食異物的案例了,節假日尤其高發。”據貴陽某醫院統計,每年大約有兩百多個兒童因吞食異物就醫,今年時間尚未過半,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個“熊孩子”因亂吃東西到醫院就醫。“我們發現,吞食異物急診在節假日尤其高發。今年還不到半年就接診了上百個吞食異物的兒童。可能和今年的特殊情況有關。”該醫院的醫生表示。

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一日之內接診兩名兒童誤吞磁力珠

5月9日晚,貴陽市某醫院小兒外科二病區連續收治搶救了兩名因誤吞多顆磁力珠導致腸穿孔等危險的患兒。“這種一天之內接到兩起的情況太罕見了。而且兩個患兒情況都比較嚴重。”該院普外科主任徐琦説,兩名患兒一位四歲零2個月,一位兩歲零10個月。

“我們從兩歲的小朋友胃內取出磁力珠4粒,腸道內12粒,共計16顆,未發生穿孔,4歲的小朋友病情比較嚴重,從胃內取出磁力珠11顆,小腸內14顆,共計25顆,同時發現胃穿孔1處,空迴腸5處穿孔。”徐琦説。

據悉,兩名患兒病情尚平穩,但仍未脱離危險期,4歲的小朋友因為出現胃穿孔現象,目前正在pIcu接受治療,仍在嚴密觀察治療中。

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就在去年12月,該院就接診了一名2歲幼童因吞食13顆磁力珠的病例。“就目前情況而言,吞磁力珠的危害特別大,磁力珠看着是小小一顆,但是吞了到一定數量以後,會因為吸力在體內連接在一起,如果隔着其他器官,如腸道等,時間長了容易造成穿孔或血管壞死,危及生命。”徐主任説,而且基本上磁力珠是不可能自行排出的。

“大部分的異物都卡在氣管裏,可以通過支氣管鏡取出,如果下滑的胃裏,可以通過消化道內鏡取出,但是吞食磁力珠的情況,只能通過外科開腹手術取出。危險程度最大。”徐主任説。

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今年5個月不到已接診上百例

在貴陽某醫院每年都會有200多位“熊孩子”因吞食各類異物至氣管、消化道、胃腸道等。醫院呼吸科、消化科、小兒外科、急診科等均接到過吞食異物的案例。

據悉,接診最多的是呼吸內科,“果核、筆蓋和紐扣電池,玩具的小零件……是幼童最常見吞下的異物。”呼吸內科支氣管鏡室的一位醫生介紹到,今年起1月到現在,該科室已經接診79例,“從接診情況來看,節假日的情況發生更多,可能與大人疏忽照料,看管馬虎有關,多數以6歲以下幼童為主。“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宅在家裏,發生類似情況的機會就更大。”該醫生説。

據統計,今年以來,呼吸內科支氣管鏡室接診79例,兒童消化內鏡中心接診近20例,小兒外科接診兩例,不到半年,數量超過了一百,也印證了這名醫生的説法。

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兒童吞食異物多數家長不知情

貴陽某醫院急診與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陳建麗介紹,“目前,引起腸穿孔的4歲患兒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讓我們吃驚的是,在取出磁力珠之前,家長對此全不知情。”陳主任説。

每年春節寒假都會接診很多氣管異物的患兒,這些患兒絕大部分都是吃了堅果類的食物被卡到,最為常見的就是瓜子、花生、開心果等。“親朋好友相聚在一塊,家長對孩子就更加疏於照看,因此孩子氣管卡了異物,也不能及時發現,常常導致孩子面臨險境。”陳主任説。

“如果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起初,異物進入氣管,孩子只是會有輕微氣喘和咳嗽表現,多數父母會以為孩子只是有點“小感冒”,只有情況越來越嚴重,着急的父母這才帶着孩子來到醫院就診。”對此,陳主任説,3歲以下的孩子咀嚼和吞嚥功能都還沒有發育完全,甚至語言表達能力也不清晰,就有可能造成診治延誤。

另外,吃食物時玩耍、哭鬧或者跑跳,食物容易進入咽喉部甚至氣管,導致異物卡喉或者氣管異物。

她提示,孩子如果發生經久不愈的咳嗽、氣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抗炎治療無效或反覆發作,也應考慮有發生氣管異物的可能。

“特別是節假日過後,如果家長髮現家中幼童有咳嗽、氣喘等症狀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如果是誤食異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接受治療。”陳主任提醒。

玩具適用年齡提示多數家長視而不見

對於醫生認為目前危害性最大的磁力珠,記者在網絡上的相關售賣網頁中看到,磁力珠有各種顏色可選,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相互之間的吸磁力做出多種圖案,屬於益智類玩具,網頁上也有明顯的提示,適合14歲以上兒童。

但是,走訪近20位家長後發現,這個新興起的玩具,都是在10歲以下兒童中比較流行。“雖然説這個玩具提示了只是適合14歲以上兒童,但是14歲兒童相當於半個成年人,對這些玩具並不感興趣,相反的在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中比較流行。”一位小學老師表示,這些孩子還將這些玩具與二胎的弟弟妹妹們分享,這就造成了更大的安全隱患。

“沒有辦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按照玩具提示的年齡階段挑選玩具。”一位家長説,現在小朋友之間都是相互分享玩具,尤其是二胎家庭,年齡差在所難免。

“大家一起玩同一個玩具太常見,而且小孩子對玩具的喜愛程度,常常受周圍小夥伴和電視節目的影響。”一位家長表示。

在貴陽某醫院PICU病房的走廊上,談及此事,這名4歲患兒的爸爸鄧先生後悔不已,“娃娃是看到同齡小孩子正在玩,加上電視中一些兒童節目也在對這個玩具進行宣傳,娃娃一給我説,我就在網上買了回來。”鄧先生説,新玩具到手還不到20天,如果知道吞下去危害這麼大,就不敢買給孩子玩了。“也怪自己平時沒有留心這一類的新聞,也沒有注意看適用年齡提示。”鄧先生表示。

“避免孩子誤吞異物,預防是關鍵,家長是第一責任人。兒童吞食異物,危害大,處理困難,重在預防,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看護好孩子,盡到監護責任。”該醫院相關專家表示。

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相關閲讀

除了玩具,家庭中一些常見物品,也是這些幼兒吞食的主力軍。在支氣管鏡室和兒童消化道中心,兩個科室收集了上千個取出的異物。專家介紹了這些“熊孩子”吞食的異物主要為以下幾大類:

1、【圓形異物】硬幣、磁力鋼珠、遊戲幣、彈珠、棋子等,其中硬幣發生的情況最多。這類異物對孩子損傷相對較小,大部分能夠自行排出,但也可能會滯留胃內。危害極大的是近期市場上售賣的磁力鋼珠。

2、【長條形異物】棒棒糖棍、鐵釘等,此類異物可能留滯胃內,不易排出,引起胃黏膜損傷甚至是穿孔。

3、【腐蝕性異物】以紐扣電池佔比最高、危害性最大。紐扣電池進入孩子胃腸道後容易被胃酸等胃腸溶液腐蝕,4-6小時會導致化學物質泄漏,需短期內取出,否則危及生命。

4、【尖鋭狀異物】棗核、牙籤、魚刺等,此類異物容易劃傷食道,引起局部感染、穿孔、主動脈弓大出血。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3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們請注意!又是這個“玩具”,危害太大差點闖大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