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4毫升”聽成了“40毫升”,1歲孩子被老爸灌下10倍退燒藥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健康

孩子發燒了怎麼辦?不少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喂退燒藥!但用藥講究劑量,一旦掌握不好可能造成可怕的嚴重後果。近日,江蘇宜興市就有一位馬大哈爸爸,因睡意朦朧不在狀態,搞錯了退燒藥的劑量,給1歲孩子服用了超出正常劑量9倍的布洛芬混懸液。所幸經過醫護人員的及時搶救,孩子轉危為安。

宋溪 製圖

家住宜興市宜城街道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天凌晨1點多,她一覺醒來發現兒子小寶渾身滾燙,一量體温,腋温竟達到了38.8℃。

想到孩子白天就有鼻塞、流涕等症狀,李女士覺得可能是因為小寶午睡時吹空調受了涼,但當時家裏人都未重視,沒想到半夜孩子就開始發燒了。

李女士一邊抱起哭鬧的孩子,一邊趕緊推醒熟睡中的丈夫,讓他去藥箱裏找退燒藥給孩子服用。然而,睡眼惺忪的孩子爸爸,誤把妻子説的“4毫升”聽成了“40毫升”,用藥盒裏自帶的小量杯,給1週歲的兒子餵了40毫升布洛芬混懸液。

等李女士察覺到孩子不對勁的時候,小寶已經開始大汗淋漓,嚇得夫妻倆不知所措,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急救。

醫生在瞭解病史後,立即予以催吐、洗胃、補液等急救措施。所幸救治及時,孩子沒有出現更嚴重的不良反應,最終安然無恙地出院。

兒科醫生表示,布洛芬混懸液是一種常用的兒童退燒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還是比較安全的,但如果過量服用,不僅會導致孩子體温降得過快,出現大汗淋漓甚至虛脱等現象,還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消化道出血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傷。

醫生提醒家長

給孩子用藥一定要細心謹慎,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服用。

每次給藥前,都要仔細核對藥名、劑量和服用方法,並且絕對不能自作主張將成人藥減量後給孩子服用。

此外,平時應當妥善保存家中藥品,最好放在高處或加鎖保管,切忌用飲料瓶盛裝農藥、殺蟲劑等有毒液體,謹防孩子誤服發生意外。

延伸閲讀:求證!“頭孢就酒,説走就走”真的嗎?

抗菌類藥+酒→死亡,鎮靜催眠類藥+酒→死亡,感冒藥+酒→肝臟損傷……臨近春節,應酬、聚會頻繁。近日,一則“春節來臨,醫護人員送給朋友們的温馨提示”開始在微信和朋友圈中瘋傳。按照這則温馨提示,“藥+酒”的組合堪比“毒藥”,嚴重的甚至可能還會致命。

網傳“頭孢就酒,説走就走”果真如此嗎?北京市藥監局表示,“有所誇大”。不過,也警示人們,用藥期間確實要避免過量飲酒。乙醇(酒精)進入人體後,可能會改變很多藥物的吸收和代謝方式,加強或減弱藥物的藥效作用,導致藥物性損害。

“頭孢+酒”,可能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如出現面部潮紅、眼結膜充血、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少數嚴重者有導致猝死的風險。

服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咪達唑侖等鎮靜催眠類藥物期間飲酒,會增強這些藥物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出現頭痛、嗜睡等不良反應,少數嚴重者有可能危及生命。

“降糖藥+酒”,也不僅僅是可能導致低血糖。例如,格列美脲片的説明書中提示:急性或慢性酒精攝入可能以某種不可預知的方式增強或者減弱格列美脲片的降血糖作用。

對於降壓藥,飲酒不僅可以增強氫氯噻嗪、硝苯地平、貝那普利等藥物的降壓效果,也有可能減弱普萘洛爾的藥效作用,加之服用降壓藥的人本身血壓就不穩定,服藥同時飲酒,不僅會增加低血壓的風險,而且也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類抗炎藥與酒精均可以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破壞胃黏膜屏障,出現糜爛、潰瘍,甚至胃出血,二者不可同時服用。

飲酒可以影響對乙酰氨基酚、異煙肼等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增加肝損害的風險。

“抗抑鬱藥+酒”,也不是都會產生不良反應。例如鹽酸舍曲林片説明書中提到:“每日同時服用舍曲林200mg不會增加乙醇、卡馬西平、氟哌啶醇或苯妥英對健康受試者認知功能和精神運動性活動能力的作用,但不主張舍曲林與酒精合用。”

“網傳的提示,其實有點兒絕對了,不是A+B就一定會有那麼嚴重的後果,但酒精會與許多藥物產生相互作用也是不爭的事實。”北京市藥監局提醒,服用藥品應仔細閲讀説明書,特別注意其中的用法、用量、禁忌,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避免不良反應發生。春節期間,服用藥物的人羣,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病患者及對乙醇敏感者,要特別注意閲讀藥品説明書,避免飲酒影響藥效或者引發嚴重後果。

來源:杭州交通918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