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愛的禮物,那麼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如何進行引導和幫助才可以使他們更加優秀呢,讓我帶大家一起探索寶寶們的成長之路吧!
在我們周圍,總有些家長在應對“熊孩子”的壞行為時不知所措。比如孩子總把玩具佔為己有,比如孩子常常説難聽的話等等。其實父母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應對,特別是以下這五大壞行為。
表現1:孩子總把玩具佔為己有。
兩歲的金金在解決問題時總是多用手少用嘴。看到其他孩子在玩他的玩具,他總是衝過去喊:“這是我的!”然後總忍不住把其他孩子們推倒,把玩具拿回來。
分析:這麼大的孩子不懂“與人分享”的原則,家長應該逐步鼓勵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給他們一些時間。當他長大後,他會明白這個道理。如果他四、五歲時還欺負孩子,家長應該堅決制止,讓他道歉。
小編推薦: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們明白自己錯在哪裏。對於3歲以後的孩子,也應該指出他的行為傷害了其他孩子。如果看到孩子對別人好,你應該及時鼓勵他。
表現2:孩子常説難聽的話。
4歲的時候,多多開始説一些讓父母傷心的話。比如,當媽媽説他現在不能看電視,或者説他明天不能去操場時,他會生氣地對媽媽説“我恨你”,甚至開始拳打腳踢。
分析:4歲時,很難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因此,父母需要教他一些正確的表達方式。
小編建議:媽媽應該冷靜地握住孩子的手,蹲下來告訴他:“媽媽不喜歡你這麼説”。我們還可以教孩子們一些“談論條件”的方法,並討論每個人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當一個孩子學會更復雜的表達方式時,他就會減少使用難聽的詞彙。
表現3: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
近3歲的小滿沒有耐心。如果他想吃肯德基,他會馬上拉媽媽出門。如果他想去遊樂園,他一刻也不能耽擱,他會對媽媽喊道:“我現在就要!”
分析:大多數3歲以前的孩子會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只有到了幼兒園,才能明白,不是他想做的每件事都能地實現。但對於學齡前兒童,家長還是要努力,別答應孩子提出所有的要求。
小編建議:家庭也是一個小團隊,要讓孩子明白,作為這個團隊的一員,他們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媽媽可以給他安排一些簡單的家務活,比如整理玩具、澆花、飯前放筷子等,讓他逐漸學會關心自己以外的人和事,明白自己不是這個世界的唯一。
表現4:孩子做錯後否認。
5歲的順順實際上學會了説謊。明明成績不理想,但回家告訴媽媽:他在班上得了一等獎。明明在家跑步時,不小心把花盆撞倒了,卻否認:“不是我乾的。”這讓媽媽很傷心。
分析:學齡前兒童通常不完全理解什麼是謊言,他們説的大部分都來自於自己的想象;也有可能他們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父母不會原諒他們,所以編了話語。
小編建議:如果發現孩子撒謊,家長不應該懲罰他們。相反,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回應他的想象:“做第一名一定感覺很好!”另外要以身作則,鼓勵孩子勇於承認錯誤。
表現5:孩子經常説別人是“笨蛋”。
彤彤在幼兒園才幾天,就學會了一個詞“白痴”。常常情不自禁地稱周圍的人“笨蛋”。不管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和其他孩子。
分析:不懂的孩子經常會用一些詞來測試成年人的底線,並宣佈自己的獨立。因此,家長不必對一些不恰當的語言有特別激烈的反應,否則反而會讓他覺得這是一種鼓勵。
小編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經常讓孩子學會體諒別人的感受,比如講故事,孩子會慢慢懂得設身處地的考慮他人,不再説一些不合適的話。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