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陷“死循環”,“第三人效應”有良效,親子關係是關鍵

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不聽話。為了幫助孩子糾正這個缺點,許多家長會開始打罵,讓孩子從懲罰中記住永遠要聽從父母的話,然而這種不講道理的教育方式卻會讓孩子的不聽話越發嚴重。

與父母爭吵後出現“死循環”,成績下滑性格逆反

上初一的小月進入新學期後有些不適應,所以在第一次月考試沒有考好。為此,小月也反思過自己的學習狀態,準備改變之前的學習方法,爭取在下一次考試中取得進步。可小月的父母收到成績單時變得很焦慮,決定給她報名補習班,小月覺得沒有必要,結果雙方就此開始爭執起來。

小月父母沒有經過她的同意就直接通知去上課,生氣的説道:“要去你們自己去,我沒有必要去上課”。在遭到拒絕和抱怨後,媽媽直接對小月一陣怒吼。害怕威嚴的小月被迫進入了補習班,但是她總是在課上學自己的,也不和老師互動,被家長知道之後,又是一頓訓斥。在此之後,小月就開始不聽家長的話,甚至還常常做與父母命令相反的舉動,這也導致她的成績變差。

孩子不聽話陷“死循環”,“第三人效應”有良效,親子關係是關鍵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即刪

小編分析:

從小月的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出小月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陷入了一種“死循環”,家長想要孩子聽話,一直對孩子怒吼訓斥,次數多了之後就開始反感,不再聽父母的意見。這其實就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變差的案例,當家長們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時,一些錯誤的做法會導致“死循環”的出現。

孩子出現“死循環”父母細節有疏忽

1、不講道理地訓斥怒吼

孩子不聽話對於父母來説是尊嚴的挑戰,於是就會惱羞成怒,就像小月在提出自己的意見時卻遭到怒吼,剛開始還很畏懼害怕,但是慢慢地,也變得麻木,最後不願意聽父母的話。其實從父母不管緣由就怒吼的行為中,也可以看出他們根本不尊重孩子,自然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2、威脅恐嚇,養成固執犟脾氣

面對孩子不聽家長的話,父母總是會有威脅的語氣來恐嚇孩子,“再不寫作業就去門外站着”“再不聽話就罰你不準吃飯”。原本只是單純的想讓孩子聽話,卻適得其反產生了倔強的脾氣,在孩子心理產生跟父母對着幹,反着幹。家長越喜歡威脅孩子,那麼孩子也會變得越倔強叛逆,更難變成願意聽父母話的人。

孩子不聽話陷“死循環”,“第三人效應”有良效,親子關係是關鍵

3、無休止的嘮叨

許多家長在發現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會開始不停地嘮叨,其實父母想説的話歸根結底就是:“爸爸媽媽人生經驗豐富,肯定會幫忙做出更好的選擇,所以你要聽家長的話”。然而家長們卻非要用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別人家的孩子反覆講述一個道理,這會讓孩子覺得厭煩,最後導致他越來越不聽話。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親子之間容易產生衝突,那麼此時家長應該要如何處理問題才能既保證雙方的關係不會被影響,又讓雙方理智面對自己的問題呢?這裏可以運用到“第三人效應”。

什麼是“第三人效應”

“第三人效應”來源於心理學教授Davidson的《傳播中的第三人效果》論文,它原本指的是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大眾們傾向於高估媒介的能力。

舉個例子,有個小姑娘喜歡聽別人誇自己漂亮,但是如果別人當着她的面説她好看,她會持有懷疑的心態,總會覺得別人是為了某種目的欺騙自己。但是如果這時候有個人告訴她,他之前聽到朋友説她長得很好看,那麼這個小姑娘會很開心,因為她百分百相信作為傳遞信息者的第三人。

孩子不聽話陷“死循環”,“第三人效應”有良效,親子關係是關鍵

“第三人效應”也可以運用到育兒中,當家長們努力想為孩子講道理或是告誡孩子不要做某件事時,孩子們的逆反心理被激起,那麼教育的目的很難達到。爸爸媽媽們又該如何利用“第三人效應”解決問題呢?

“3個步驟”讓孩子聽話不再逆反,明智家長這樣做

▶控制情緒。人們在面對否認的時候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因此孩子們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們都會生氣,但是一定要牢記自己與孩子溝通的目的是達成共識和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泄情緒。倘若家長不管不顧的先怒吼孩子,那麼親子間平等交流的氛圍就被破壞了,所以大家要先保持冷靜,等情緒穩定下來再採取下一步措施。

▶尋求第三人。親子雙方的爭執一旦出現,二者都會自動“屏蔽”對方所説的道理,開始據理力爭。這樣做矛盾只會不斷加劇,此時家長們可以尋求“第三人”的幫助。比如霍思燕在參加真人秀的時候曾與兒子差點發生爭執,她什麼都沒有解釋,直接撥通了丈夫的電話,並把事情的經過簡單告訴丈夫,隨後拜託他轉達自己沒有生氣的信息。隨後她將電話給了兒子,電話另一旁的杜江就開口給孩子解釋了他們之間的誤會,最後孩子哭着鑽進霍思燕的懷裏。通過“第三人”的傳遞,親子之間的爭執被平息。

孩子不聽話陷“死循環”,“第三人效應”有良效,親子關係是關鍵

▶雙方冷靜交流。發生爭執也意味着親子間的問題被觸及,想要避免問題再次出現,家長們要通過與孩子的溝通解決問題。就像霍思燕與兒子和好之後,他們並沒有翻篇跳過問題本身,而是從道歉的方向再把問題説出來,共同解開了心結。

小編分析:

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有衝突,爭辯一般沒有效果,這時候“第三人”的出現可以調和矛盾。而能做“第三人”的人往往都是值得孩子信任的家庭成員,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因此,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共同協作,適當地向另一個人請求幫助,或許能更好地幫助家長們解決教育中的難題。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又是如何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呢?倘若你有不一樣的看法,可以分享在下面的留言區,歡迎各位家長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7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不聽話陷“死循環”,“第三人效應”有良效,親子關係是關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