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加它一起用,健脾祛濕安神,浮腫消了,睡眠好了
老話説:“一兩茯苓一兩金”。説起茯苓,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而茯苓在養生保健方面有着不錯的功效。
堅持喝一些茯苓泡水,能夠幫助起到一定的養生作用,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益處。
《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出現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其味甘、淡而性平,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
1、利水滲濕
中醫祛濕早就有了嚴密的邏輯和方法,認為濕氣侵體,必然先調脾胃。脾胃好了,人體自身的排濕能力自然就變強了。
茯苓的利水滲濕功效,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因此,祛濕用茯苓,既能滲濕以治“標”,還能健脾治其“本”。且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長期食用也很安全。
脾胃虛後天之本,如果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就會影響人體氣血運化,導致免疫力降低。喝一些茯苓水,能夠起到健脾養胃、促消化的作用,改善脾胃虛弱的困擾。
3、安神助眠
睡眠質量不好,容易失眠的人除了可以泡腳、喝牛奶之外,還能試一試喝茯苓泡水,可以起到一定的安神效果。
泡茯苓水時,加一些它的好搭檔們,可以發揮更強的作用!~
1、茯苓+五倍子=補腎固精
茯苓加五倍子交通心腎,以通為補,先利後固,可治療腎虛、遺精。茯苓利濕、安神寧心;五倍子收澀,不管是出汗多還是眼淚多、尿多,都可以起到收斂的作用。很多人在腎虛的時候只知道補腎,但濕盛的時候,應該採取利濕固精的方法。
古方當中茯苓+山藥可治療濕氣重導致的尿頻、小便不利。山藥健脾利濕,可治療浮腫。專家推薦這個方子,只要是有濕都可以用。把這兩味藥按1:1的比例打成粉,可以放在粥或奶中直接食用。
三、茯苓常用中醫方
1、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是“天下第一補氣名方”,針對脾胃虛弱的人羣,有益氣健脾的功效。它出自宋代醫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蔘甘温,補氣健脾;白朮苦温,健脾燥濕;茯苓甘淡,健脾滲濕;甘草調和。用藥謹遵醫囑,用料配比參考醫生建議。
消水膏是李佩文李老,研製了30多年而成的,可以温陽化水、補氣行水。它不僅對於內部水腫有效,對於全身其它位置的水腫,也都有一定的療效。
自制消水膏
【材料】桂枝10克、茯苓10克、生黃芪30克、大腹皮15克。
【做法】把上述四種藥材放入破壁機中打成粉末,或者去藥店打粉,然後加入少量的涼水,邊加邊攪拌,攪拌均勻後加入一些蜂蜜調粘稠,就可以使用了。
【用法】直接挖出少量藥膏,均勻的塗抹在紗布上,然後敷在水腫的部位,用膠帶固定即可。一天2~3小時,不超過4小時,第二天再換一張繼續敷。
桂枝能温陽化水,生黃芪能補氣行水,茯苓可健脾祛濕,大腹皮可消皮下水腫。但專家提醒,首次用要少量,皮膚有破損、過敏的人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