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秋燥”, 家長必備小常識

兒童“秋燥”, 家長必備小常識

夏去秋至,又到了忽冷忽熱的疾病高發季節。由於小兒體温調節中樞和循環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體外温度的突然變化,很容易患病。此外,秋季乾燥,小兒容易口乾舌燥、大便乾結、鼻塞乾咳,一派“秋燥”症狀,所以讓寶寶安度秋季顯得十分重要。

兒童“秋燥”症狀

孩子身體含水量可達70%,遠高於成人,對缺水反應也更加敏感和不耐受。所以秋季乾燥時,孩子如果發生缺水不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出現一系列“秋燥”問題。

1.皮膚乾澀

孩子的皮膚比大人嬌嫩很多,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很難適應,所以,一旦天氣變得乾燥,皮膚就很容易出現脱屑、起皮、皸裂等問題。家長平時可使用一些保濕產品(如寶寶面霜)幫孩子進行護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2.口腔乾燥、爛嘴角

“秋燥”導致孩子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因而會感覺口腔乾燥;部分孩子會出現明顯的“爛嘴角”,這種情況醫學稱為口角炎,表現為口角潮紅、起皰、皸裂、糜爛、結痂、脱屑等,嚴重時甚至一張口就出血。合理而及時地幫孩子補充水分,非常關鍵。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應保證學齡前(2-5歲)兒童每天總飲水量(包括飲水、膳食中糖水、牛奶等總和)為1300-1600毫升,學齡(6-18歲)兒童每天總飲水量為800-1400毫升。

3.喉嚨疼痛、咳嗽

秋季燥邪易傷肺陰,導致呼吸道乾燥,引發喉嚨疼痛、嗓子沙啞、咳嗽等一系列呼吸道問題。喉嚨痛的孩子,就不愛説話、吃飯。飲食上,家長可着重選擇養陰滋潤、生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白果、白鴨肉等;同時注意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温發散之品,以免助燥傷陰。

4.流鼻血

秋天的空氣相對來説比較乾燥,因此鼻黏膜分泌的液體揮發較快,鼻腔容易乾澀發癢,有些孩子會去挖鼻孔,一旦用力過大,就會使鼻腔內的毛細血管破裂,引發鼻出血。如果孩子秋天愛流鼻血,家長可以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保持鼻腔黏膜的濕潤,減輕鼻腔裏的炎症;如果家裏空氣乾燥,可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度,防止因乾燥導致鼻出血。

5.便秘

肺與大腸相表裏,秋燥傷及大腸津液,則容易發生兒童便秘。可以試試“朝鹽水,晚蜜湯”,即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點蜜水,既可補充水分,又可防止因秋燥而導致的便秘,一舉兩得。

兒童潤“秋燥”的食物

1.柑橘

柑橘,性涼、味甘酸,能生津止咳、潤肺化痰。榨汁或蜜煎,對兒童肺熱咳嗽效果尤佳。

2.葡萄

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能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生食滋陰除煩;搗汁加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對於改善煩熱口渴效果尤佳;制幹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3.大棗

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具有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等效果。中醫常用其調理小兒秋季腹瀉,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注意:大棗是温性的,注意食用量不宜太多(3—5顆為宜),最好配合銀耳等食物一起食用,以防上火;當孩子出現“燥”的現象時,應立即停止食用。

4.梨

梨具有清熱解毒、清心降火的作用,尤其對肺、支氣管及上呼吸道有相當好的滋潤功效。

生食梨能生津潤燥;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5.蜂蜜

蜂蜜味甘、性平,自古以來就是滋補強身、排毒養顏的最佳良品。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維生素E等多種元素物質,能夠更好地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注意: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蜂蜜。

6.鴨肉

鴨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等營養成分。鴨肉味甘、略涼、清熱。秋天容易生氣,喉嚨發燙、乾燥、口渴的,可以適量吃鴨肉,能起到清除作用。

另外,家長還要帶孩子多運動,保證睡眠時間,提升機體抵禦邪燥侵襲的能力。(網綜)

來源:東南早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6 字。

轉載請註明: 兒童“秋燥”, 家長必備小常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