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孩子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背後的原因竟然是......
作者|喬一
昨天下午,閨蜜跟我吐槽,又生氣又發愁:
“下午去幼兒園接孩子,孩子一出來我就聞到一股臭味,拉開他的褲子一看,我的媽呀,屁股上粘着一坨大便,大便都幹了,感覺已經拉很久了。在家時挺好的,怎麼一到幼兒園就拉褲子了?”
這已經不是孩子第一次在幼兒園拉褲子了。孩子今年3歲多,讀幼兒園已經半年了。
閨蜜試着詢問孩子原因。
閨蜜:“為什麼拉臭臭不跟老師説呢?”
孩子:“對不起,我實在忍不住了。”
閨蜜:“為什麼要忍呢?”
每次問到這,孩子就不説話了。
閨蜜本以為就她家孩子有這個問題,但在寶媽羣一問,很多孩子都這樣,寧願憋到拉褲子,也要把“黃金萬兩”帶回家。
媽媽們分享,孩子們應該是不喜歡在幼兒園大便,尤其是剛入園的孩子。
為什麼孩子們這麼討厭幼兒園的廁所呢?
錢江晚報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孩子,在學校都有憋大便的習慣。
另一項針對家長的調查也顯示:
只有8%的家長表示,孩子會在學校大便;高達52%家長表示,孩子“很少”在學校大便;還有40%的家長透露,孩子“從來不”在學校大便。更有74%的家長承認,自己關注過這個問題,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大便屬於人體的排泄物,含有大量有毒細菌和毒素。如果不及時排出,大便中的毒素、水分,會被腸道反覆吸收,孩子再排便就會非常乾燥,嚴重時還會肛門出血,很不舒服。
正常情況下,沒有孩子願意憋屎、拉褲子,一旦頻繁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可能有説不出的委屈。
1、羞恥感萌發,害怕小朋友嘲笑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3歲以後,會進入“秩序敏感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跟大人一樣,非常愛護自己的面子,不願意輕易暴露隱私。
而上廁所就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很多幼兒園的廁所都是開方式的,老師為了方便,會讓小朋友排隊集中去上廁所。
孩子害怕被其他同學看到自己隱私部位,所以,很多寧願忍着,也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拉臭臭。
2、幼兒園太陌生,孩子心生恐懼
《兒童心理課》一書中提到:初上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對周邊環境和剛剛接觸的人感到非常陌生,往往會產生恐懼感和無助感。
上學前,孩子已經習慣了在最熟悉的家裏大便,由最親近的人給他們擦屁屁。
上學後,孩子不僅要在陌生的環境裏上廁所,還要由陌生的老師擦屁屁,孩子的內心難免會出現抗拒。
他們寧願憋着,也不想去面對陌生環境的挑戰。
3、為了尋求認同感,不惜把自己憋出“內傷”
幼師朋友講過他們幼兒園發生的一件事。
一次學校舉行勞動日,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老師採取了獎勵的方式,誰最快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誰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一個小男孩為了快速完成任務,一直憋住便便,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拉在了褲子上。
當朋友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低着頭,委屈地説:“我拉粑粑時間太長,完成不了任務得不到小紅花,老師就不喜歡我了。”
在陌生的環境裏,我們總想表現出美好的一面,孩子也是如此,這是一種渴望認同的表現。
4、不是不想大便,只是“能力達不到”
為了衞生考慮,大多數幼兒園的廁所都是蹲便設計,這對習慣了馬桶的孩子來説,太難了。
想起女兒剛上幼兒園時,經常跟我説:“媽媽,幼兒園的廁所我蹲一會兒就累了,我討厭那裏的廁所。”
孩子不僅蹲坑的腿力不夠,腳步肌肉如果長期處於繃緊狀態,孩子也會精神緊張,他們會擔心把握不好姿勢拉到褲子上或者拉到蹲坑外。
有時候,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呢~
作為家長,孩子們的第一守護者,哪怕是千難萬難,我們也要幫助孩子實現“排便自由”!
綜合身邊媽媽的經驗和心理學家的建議,大家不妨從這幾方面着手
1、幫助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環境
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真實出現的事件和信息裏的相同,就會給人帶來熟悉感。
因此,孩子入園前,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熟悉一下環境,讓孩子看到他接下來拉臭臭的地方,好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
尤其是有的幼兒園是蹲便,不是馬桶,家長更要提前訓練孩子適應蹲便。
不妨經常帶孩子玩蹦蹦跳跳的遊戲,鍛鍊孩子的腿部力量。
此外,還可以提前教會孩子自己擦屁屁、繫褲子的基本能力,孩子有能力自己處理後,也就不用向別人求助了。
當孩子熟悉了環境、相信自己可以處理時,內心的不安全感就會慢慢消失。
2、告訴孩子,拉臭臭是自然而然的事
有的父母在給孩子擦屁屁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説:“好臭啊,好惡心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便便是不好的東西。
當我們意識到孩子對拉大便這件事產生羞恥感時,最好不要再用自己的情緒去幹擾孩子,只需要輕輕地告訴他:“拉吧,拉完之後,我們一起擦乾淨。”
人吃五穀雜糧,誰都無法擺脱“屎尿屁”,拉粑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以不必隱藏。
當孩子從父母的表情裏看到,拉臭臭沒什麼大不了,他並不會因此被嘲笑時,孩子反而能夠接受問題,改正問題。
3、接納孩子的失誤,不要給孩子壓力
即便孩子在學校不拉粑粑,或者不小心拉在褲子裏,家長也不用太過苛責。
本來孩子就緊張了,如果家長誇大關注,把焦慮傳遞給孩子,甚至吼罵責備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害怕在幼兒園“犯錯”。
如果媽媽伸手一摸,發現孩子拉在了褲子裏,可以哈哈一笑説:“你看我摸到什麼了?是黃金啊!”
當孩子拉在褲子裏,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輕鬆自如地幫孩子換掉褲子,然後告訴他:“沒關係,寶寶還小,大小便控制不住很正常,褲子髒了換一條就好了。”
當孩子的內心沒有障礙了,很多身體的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4、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在陌生環境大便
有的孩子不習慣在外面上廁所,家長就儘量滿足孩子,盡全力把孩子帶回大便。
其實大可不必。
我們不可能每次都把孩子帶回家上廁所,也不可能隨身帶着拉便便的桶,孩子總要成長,總要面對他不熟悉的一切。
我們平時外出,可以多帶孩子去公共衞生間解決大小便問題,逐步讓孩子適應各種場合,接觸不同的人與環境。
當孩子適應能力提升,大便也就不再是難題。
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孩子獨立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千萬別讓便便這件小事束縛了孩子的成長。
雖然拉臭臭是孩子幼兒園階段的一個小插曲,但它不僅關係着孩子的健康,也影響着孩子的自信心、安全感、自尊心等方面的塑造。
在排便這個問題上,父母永遠是最好的領路人,也是最堅強的後盾。
願我們都可以守護孩子的童年,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End——
作者:喬一,熱衷分享母嬰知識。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