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父母的精細餵養,可能正在慢慢偷走孩子的健康。

執筆:邵菲

定稿:蘇子後

寶寶剛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隨後逐漸掌握各種本領,最後成為一個能獨立生活的個體,但是,有些能力的掌握有具體的時間節點,一旦錯過,後續將會有諸多的麻煩。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案例

樂樂是家中的獨子,今年已經5歲了,外表看起來乖巧可愛,可有一個習慣卻讓樂樂媽煩憂不已——吃不了肉。並不是説兒子不喜歡吃,或者是身體過敏,而是嚼不爛、咽不下,一吃就吐。

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吃不了肉,確實挺讓父母着急的,而這一切,還要從奶奶説起。

樂樂是由奶奶帶大的,在吃這件事上從小就對他非常溺愛,不僅在吃輔食的時候將飯菜做得爛乎乎的,等他牙齒都長完了,日常飯菜還是以碎、軟、爛為主,像肉什麼的也都是做成沫狀。

習慣了這種飲食狀態的樂樂,在家裏還能正常吃飯,可是一到學校之後,卻沒法像同學那樣吃大塊的蔬菜和肉。

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在學校也沒法吃小灶,樂樂身體逐漸變得消瘦,抵抗力也開始有所下降,深知這樣不行的媽媽也嘗試過逼着孩子吃,但是最終還是以無法下嚥告終。

無助的樂樂媽只能尋求醫生的幫助,可是被告知鍛鍊咀嚼的黃金期已過,只能再從頭慢慢鍛鍊他的咀嚼能力了,堅持之後,應該能有所緩解。

1歲之前是寶寶咀嚼能力訓練黃金期

眾所周知,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是6個月,輔食的狀態也會逐漸由糊狀→沫狀→丁狀轉變,這是由其口腔發展規律所導致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咀嚼能力也會不斷得到提升。

通常,10-12月齡的寶寶,乳牙大多陸續萌發,開始具備一定的咀嚼能力,而等到1歲左右時,乳牙萌發基本完畢,可以開始嘗試吃“大人飯”,咀嚼能力也進一步增強,為今後“大快朵頤”打下基礎。

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在不同的月齡,寶寶咀嚼能力也有所不同,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整吞整咽期,4-6月齡,適合吃糊狀食物:此時寶寶舌頭的推擠反射還未消失,易將食物頂出來,而吃進去的食物,因為吞嚥動作不協調,也只能整個吞嚥下去。

舌碾期,7-9月齡,適合吃沫狀食物:此時乳牙萌發,寶寶會嘗試用舌頭碾爛食物,再吞下去。

咀嚼期,10-24月齡,適合吃固狀食物:用門牙將食物切碎,用牙牀咀嚼,逐漸像成人飲食過度。

因此,寶寶的食物一定要根據其月齡的不同,來做出狀態的改變,切勿因心疼孩子,或者省麻煩,一直讓他們吃那些軟爛無需多加咀嚼的食物,從而耽誤了咀嚼能力的黃金訓練期。

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錯過咀嚼訓練黃金期的危害

除了喪失正常的咀嚼能力之外,對以下幾個方面,也會產生影響:

咀嚼肌缺乏鍛鍊,導致發育不良,易影響面部骨骼發育;

乳牙缺乏鍛鍊,牙根吸收不全,易導致雙排牙;

舌頭及口腔相關肌肉羣得不到鍛鍊,影響語言功能發育;

食物未經過充分咀嚼,增加腸胃消化負擔;

缺乏咀嚼過程,唾液分泌減少,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絕大多數食物無法進食,易偏食挑食,導致影響不良,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愛生病。

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由此可見,為了孩子未來各方面發展考慮,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在1歲前掌握咀嚼能力。

這些習慣為咀嚼能力加分

除了在食物的狀態、種類上,順應不同月齡做出改變之外,父母還需要規範孩子的進食習慣。

1、鼓勵孩子多咀嚼

小寶寶通常都嫌麻煩,能一口吃的絕不兩口,因此,父母需要鼓勵孩子,讓其將食物充分嚼碎之後,再嚥下去,讓咀嚼功能充分發展。

2、不要強迫孩子

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不同孩子的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當孩子剛開始嘗試咀嚼的時候,父母需要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適應,切勿在其遇到咀嚼困難,表現出一些抗拒心理的時候,強迫他們繼續咀嚼,而是在他們休息之後,再做嘗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1 字。

轉載請註明: 1歲內寶寶需儘早學會的一項能力,錯過語言發育會遲緩,還愛生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