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中父親是舉足輕重的角色,那些由父性能量帶給孩子的支持,將伴隨着孩子的一生。
離開父親後,我不再是孩子
豆瓣上有個熱門話題:“誰能告訴我一句爸爸會講給女兒聽的話,好嗎?”
這個話題2016年發起,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留言:
“我爸經常給我發微信,問我在做什麼呢,但是我卻很少會回覆他。”
“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特別想家,看到這個帖子莫名的鼻酸,想回家了。”
“出去玩錢夠不夠?不夠就説,玩的開心點!”
“決定一些事情,問他的意見時,我爸經常説:什麼都不重要,你自己過得開心就行。所以我做了很多和別人不一樣的選擇,走過彎路也嘗過甜頭,但從來都沒後悔過。”
“讓你晚上十一點就睡覺,不要躲被子裏玩手機,你從來都不聽……”
“哎,我們守不了你一輩子,你以後結婚了要好好過日子,要懂事了,別再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你到家了嗎?怎麼還沒下班,快去吃飯。”
“水果都切好放桌上了,起來記得吃。”
突然心裏酸酸的,覺得爸爸們有時有點暖暖的,有時又有點傻傻的。
除了日常的温情叨唸,也有一些感傷的回憶:
“好傷心啊……樓裏大家説的這些話,我一句也沒有聽過。”
“我也很想爸爸,不知道他在天堂過得好不好。想讓他知道我和媽媽都很想他。”
“我爸爸走了一年了,平時都撒丫子玩兒,在別人面前提到爸爸的事情都講得他還健在一樣特別歡樂,每次在豆瓣看到這種帖子都哭得不行,現在再也沒人問我錢夠不夠了,翻開微信聊天記錄感覺一直都撒嬌問爸爸拿錢,現在再也沒人了。”
“我爸爸彌留之際在病牀上對我説的最後一句話説:桌上有飯,快吃飯。”
世上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相愛卻相離。
父親的愛,總是隱忍而內斂,有時一句簡單的“回家吃飯”,就抵過千言萬語。
父親的存在,往往是一個接納孩子的存在。他們不會提過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解決更多問題,成為一個引路者,或者陪伴的人。
最寶貴的童年,無法重頭來過
“愛和陪伴遠比教育更重要,一個健康、和諧而親密的親子關係是一個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內容。”
一項調查顯示,一天與父親相處不少於2小時的孩子,相比一週與父親相處不到六小時的孩子,人際關係更融洽,且更加勇於冒險,在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主動。
不少爸爸覺得年輕的時候,應該多掙錢、多在外面闖,給孩子一個充裕的生活;也有人覺得,陪伴是母親的職責,父親只是輔助。
可是孩子最需要親情滋養的童年,卻無法從頭來過。
我們常常覺得,陪孩子玩兒、陪孩子出國旅遊,花了那麼多錢和時間,他們長大以後了都不記得了。
事實上,這些記憶不是靠大腦皮層,而是靠身體和情緒記憶。
具體的遊戲、玩具,或是旅行的景點、歷史,時間久了,可能孩子都會拋在腦後,但是那些歡樂和淚水,那些時光,孩子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幼時,孩子想等待爸爸回家陪他玩,卻等不到,長大後,爸爸有時間了,想親近孩子,卻為時已晚。
別等到那一天。
父親,孤獨的領域
當我們回溯過去,關於父親在家庭角色的研究,10年前竟然還是一個“孤獨”的領域。
大多數關於家庭教育的研究,都在講述孩子與母親的關係。
在1970年代之前,教育學、心理學中幾乎找不到爸爸和孩子的關係;在2009年之前,在中國關於父親的理論性研究幾乎空白。
三十年前,劍橋大學心理學大師Michael E.Lamb首次提出:父親是孩子成長中被遺忘的因素。
他的研究指出,在父親缺席的家庭中,孩子可能會出現四種問題:
1.性別角色認同
他們對於男性、女性角色特點認知較慢,自我認知能力發展較慢。
2.學校表現
父親陪伴不足的家庭,孩子在認知、運動、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
3.心理健康
父親陪伴不足的家庭,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自我調節能力不足。
4.攻擊性行為
父親陪伴不足的家庭,孩子容易表現出攻擊性行為,較難擁有很強的自控力。
在美國,隨着對父親在家庭生活中研究的推動,“全職奶爸”逐年增多,到2012年,根據調查,居家父親已經超過兩百萬名。
就中國目前的狀況來看,隨着教育成本的增加,父親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往往承擔着巨大的經濟壓力,為了工作,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這個事實不可忽略。
但是, 每一次的短暫的陪伴,每一次早上的道別、温馨的晚餐,都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都能給孩子帶來堅強的後盾。
哈佛臨牀與發展心理學家凱瑟琳·斯坦納·阿黛爾 (Catherine Steiner Adair)提出了“七個關鍵時間”。
他建議,父母在這些時間內放下私事和孩子耐心相處,將對親子關係有很大的促進:上學前,上學路上、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孩子從學校到家的時候,當家長下班回家時,晚飯時間。
這些“關鍵時間”,不一定每個都佔,但至少應該保證2-3個時間能全身心的和孩子相處。
爸爸們,下班回家的時候,就給孩子一個大大擁抱吧。一天沒見,孩子很希望得到最親近的人的關注的。
等孩子長大,回憶過往,那些一個個由擁抱組成的時光,將一直定格在回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