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我們是認真的

治水,我們是認真的

疏,在篆文中由疋(shū)和公式(liú)組成。疋是腳的意思,同時也表聲。而公式從字形上來看,像一個嬰兒順產出生的樣子。

腳步動了,嬰兒出生了,都是從停滯變為通暢,這就構成了疏字的本意,即清除阻塞,使暢通。後又引申為分散、疏遠等意。

進入夏季以來,降雨不停,就連筆者所在的東北地區都似乎進入了雨季,一連幾天難得見一次太陽,導致很多人有了缺鈣的感覺,隨之而來的就是城市的內澇和江河水位的暴漲。

雨水雖大,倒也不必太過害怕。因為中國人在治水這件事上,實在是太有經驗。

西周時期的遂公盨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關於大禹治水的實物載體。遂公盨內底有銘文10行98字,其中有“天命禹敷土,隨(墮)山,浚川……”的銘文,記述了大禹削平山崗、堵塞洪水、疏導河流的治水方法。

傳説中禹的父親鯀治水靠的是從天帝那裏偷來的息壤。息壤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土壤,鯀用息壤來堵塞洪水,但治水九年卻依然無法根治水患。

禹接替父親治水後,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他鑿山開河,因勢利導,讓滾滾大河不再橫衝直撞,一路向東奔流到海,最終治服了水患。

這就是所謂的堵不如疏,正確的引導、合理的宣泄遠比一味的圍追堵截更有效果。

但對於中國人來説,消除水患並不是全部。治水的最高境界,是從“無害”到“有利”的昇華。

今天的四川是人們口中的“天府之國”,但其實古代的四川有“澤國”“赤盆”之稱,非澇即旱,百姓的生活遠遠稱不上“巴適”。

大約在公元前277至前250年之間,李冰被任命為蜀郡太守。在那個金屬工具尚沒能大規模普及的先秦時代,李冰帶領蜀地人民發揮聰明才智,先用火炙烤山石,再潑水降温,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剝離山體,開鑿水渠,最終打造出一套由分水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等部分組成的超級水利工程——都江堰,最終馴服了桀驁不馴的岷江。

這之後的四川才變成了今天人們熟悉的那個“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更神奇的是,直到今天都江堰依然在四川的灌溉系統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的歷史上,類似的治水故事或水利工程實在太多太多。

大禹治水的傳説,體現的是先民與苦難搏鬥的精神;像都江堰這樣的超級工程,是古人疏害導利的智慧結晶,更是留給後世子孫的無價之寶。

文/王磊(網絡超人氣歷史老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0 字。

轉載請註明: 治水,我們是認真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