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來大暑節氣,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日子已經到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李少濱指出,大暑節氣,養生最主要的是清熱解暑、清心養心、健脾除濕,此外還應注意運動和飲食調養。
圖説:大暑意味着一年最炎熱日子就要到來 來源/東方IC
李少濱提醒,這一節氣天氣悶熱潮濕,體感很熱,極易中暑。“悶熱天氣盡量少出門、少活動,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他説,儘量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候在室外運動和劇烈運動,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可隨身備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藥物。
有統計表明,人羣中約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李少濱認為,夏季養心應該“靜”“清”“養”。所謂“靜”,高温酷熱易心煩意亂、急躁焦慮等,此時宜心態清靜要避免不良刺激,可使用“冥想法”促使心平氣和、心曠神怡;所謂“清”即清心降火,可選擇一些常見的藥物、食物,如:菊花、荷葉、金銀花、麥冬、蓮子、茯苓、百合、西瓜、冬瓜、苦瓜等食用;而“養”指起居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易急躁焦慮、心煩易怒,同時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易感冒。
大暑時節該如何運動呢?醫生的建議是,可以在清晨和傍晚天氣涼爽時到户外打太極拳、游泳、慢跑、跳舞等,運動量要適度,切記不可過於疲勞,避免在烈日下或高温環境中運動鍛鍊。
大暑節氣暑氣較重,酷熱會導致脾胃功能低下;同時,因天氣悶熱,人們常喜吃冷飲解暑,誘發胃痛、腹瀉等脾胃疾病。李少濱説,大暑節氣的飲食調理,既要能清熱解暑、又要能健脾除濕。“清暑的同時,不可過食生冷寒涼,否則會傷脾生濕;可吃些清熱消暑、芳香化濕、健脾養胃的食物及藥物,如薏仁、紅豆、綠豆、銀耳、白扁豆、粳米等,或輔以香砂養胃丸、六君子丸以健脾胃助消化,還可用荷葉、藿香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暑亦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冬病”是指一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夏治”指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中醫於此季節趁其發作緩解之際,採用辨證施治、扶正固本、截治病根諸法,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達到預防“冬病”發作或徹底剷除病根之效。“冬病夏治”有內服、外治兩大類:內服類一般是湯藥或中成藥,根據不同的疾病、不同體質人羣辨證用藥;外治類有三伏貼(包括穴位貼敷和局部貼敷),還有中藥足浴、燻洗、中醫定向透藥、針灸、穴位注射、温陽艾灸、推拿按摩等方法。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