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4個表現,家長需學會“化敵為友”

當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4個表現,家長需學會“化敵為友”

在孩子到了十幾歲時,好像突然跟父母變成了仇人,試圖挑戰父母權威。

家長對於這一變化摸不着頭腦,以為是

後來發現強硬態度的管教,只會讓孩子反應越來越激烈,此時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是否進入了“仇親期”。

當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4個表現,家長需學會“化敵為友”

當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4個表現,家長需學會“化敵為友”

什麼是“仇親期”?

多數家長以為,十幾歲的孩子各種表現,跟“青春期”有關,其實這裏面還隱藏着一個較短階段“仇親期”。

這一階段不能用簡單的叛逆來形容,“仇親期”的孩子會有4類表現,如果家長髮現孩子開始這樣做了,要考慮改變教育方式。

孩子進入“仇親期”的4類表現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除了叛逆和頂撞父母之外,還會有

比如當父母穿着不合身、

究其根本原因是孩子的自尊心在作祟,頂撞是希望父母尊重自己,嫌棄的背後是希望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有些孩子不是溝通困難,而是根本

這是因為“仇親期”的孩子內心想法和觀點變多,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生活、學習方式,思想與父母發生碰撞。

孩子不在像小時候一樣遇到困難喊媽媽,自己

孩子會有一種“迷之自信”的心理,認為“我能行”、我什麼都敢做,這是孩子們急於對自己能力的一個試探和肯定。

仇親期時還有一個很令家長頭疼的現象,孩子總是説髒話、放狠話,以此

這是作為“孩子”向成年人過度期的一個正常心理,他們想要證明自己不再是小孩子,做一些她認為“成熟”的事情。

比如説髒話、吸煙、喝酒等,他並不一定有多喜歡這些行為,只是認為這樣

原來孩子看上去簡單的行為,背後隱藏着這麼多心理活動,家長在瞭解孩子的想法後再去教育,就不容易成為孩子的“仇人”了。

如何與孩子“化敵為友”?

對於“仇親期”的孩子,最無效的教育方式就是硬碰硬,這會激發孩子

此時家長在與孩子談話要注意,別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只分析他做的事情,態度不卑不亢就好。

避免過度嘮叨和指責,把自己想要向孩子傳達的信息

當孩子不願意與父母證明溝通,用手機信息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避免了親子之間很多正面衝突。

當孩子對某件事情信心滿滿時,家長別“潑冷水”,可以幫助孩子分析

人的情緒可以相互感染,家長以什麼樣的情緒對待孩子,會以相似的情緒

因此要注意別讓孩子在高壓、情緒化、壞習慣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進入“仇親期”的表現就不會太過強烈。

怎樣與十幾歲的青春期、“仇親期”的孩子相處?

無論是完整的青春期,還是階段性的“仇親期”,跟這一階段的孩子溝通都

在剛剛進入青春期的

書中細緻入微地解釋青春期孩子的各種行為,並給出解決辦法,讓家長和孩子能輕鬆度過初中前三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2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4個表現,家長需學會“化敵為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