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五臟最喜歡這個動作,每天做一次,強健心肝脾肺腎,疾病減少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健康

心、肝、脾、肺、腎,作為身體的重要器官,應該如何養護呢?養生君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套五臟的舒緩按摩法,大家不妨在家照着做,只要長期堅持,對五臟大有裨益。>強心安神按摩法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位居胸中,是生命活動的中心。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主血脈,開竅於舌,它是各臟腑進行協調活動的主宰。換句話説,在心的領導下,各臟腑互相聯繫,分工合作,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1)按壓心區法取穴:中庭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隙,即胸劍聯合部,可寬胸理氣、降逆止嘔。

按摩方法:將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張開,以第5掌骨為重點着力點,按壓中庭穴,全掌施壓力度由輕至中等強度,持續按壓3分鐘。(2)回陽救急法大陵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輸穴和原穴,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在調治精神神志疾病方面有顯著療效。中衝穴,位於手指中指末端最高點,可開竅蘇厥,清心泄熱,通絡止痛。

以一手按壓拿點大陵穴,固定不動,等待以候氣行,另一手掐點中指指端的中衝穴,固定不動,等待以候氣行。>疏肝理氣按摩法肝的主要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另外具有抗氧化,儲存肝糖原、參與蛋白質合成等功能。中醫認為,肝主藏血,主疏泄,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

(1)疏通氣機法鳩尾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可收引水濕;幽門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可行氣導滯,通經下乳。

先以右手食指、中指緩解按壓鳩尾穴、幽門穴;再將左手自然攤開,伸向右肋外下方第8、9、10肋部位;五指併攏,逐漸按壓,相對用力,待感覺氣機通暢即停止。(2)疏肝健脾法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5寸處,可和中降逆,利膈化痰。收回左手並將右手食指、中指略抬,改為全掌着膚,向任脈緩慢滑動。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分開,以第2掌骨頭肌肉為着力點,按壓上脘穴,以食指持續按壓1-2分鐘。清胃利脾按摩法脾胃主管飲食的消化、吸收和轉輸,為人體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脾胃為後天之本,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與腐熟飲食物,為水谷精微之倉、氣血之海,胃以通降為順,與脾相表裏。脾主運化、主統血、主肌肉、調節水液,其華在唇,開竅於口。

(1)和胃降濁法氣衝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具有將衝脈之氣滲灌胃經的作用。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可燥化脾濕,生髮胃氣。

用雙手齊按壓氣衝穴,按壓約半分鐘後放松,然後點兩側足三里穴,使酸脹感傳至足即止。(2)脾胃雙調法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可益氣壯陽;脾俞穴,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是脾之背俞穴,用以調理脾胃腸腑病證;胃俞穴,位於第1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可外散胃腑之熱;意舍穴,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可外散脾臟之熱;胃倉穴,位於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可外散胃腑之熱。

請他人幫忙,左手拇指按住被按摩者大椎穴,右手拇指和中指分撥脾俞穴、胃俞穴,以及意舍穴、胃倉穴。>清肺寬胸按摩法肺,上連氣管、喉嚨,開竅於鼻,主要功能是主一身之氣,司呼吸,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外合皮毛等。

(1)開胸調氣法期門穴,位於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可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濕風氣。中府穴,位於胸部,橫平第1肋間隙,鎖骨下窩外側,前正中線旁開6寸;可肅降肺氣,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健脾補氣。雲門穴,位於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內緣,前正中線旁開6寸;可宣肺止咳,泄熱除煩,化痰散結。庫房穴,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可存儲脾土微粒,燥化脾土水濕。紫宮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2肋間隙。華蓋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1肋間。

先仰卧,以雙手拇指點按期門穴、然後以拇指分推第2、3肋弓,並撥兩腋前面的筋;再以掌根重按中府穴、雲門穴。然後用掌心按於左側庫房穴,手指緊按紫宮穴、華蓋穴,伴隨呼吸以中等力度按壓,3-5分鐘後徐旭抬起。(2)寬胸開竅法肩井穴,位於大椎與肩峯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可疏導水液。風府穴,在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處,可散熱吸濕。啞門穴,位於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可收引陽氣。

先以兩手食指、中指扣住兩側肩井穴,拇指緩推風府穴、啞門穴十餘次;雙拇指合按百勞穴後,再分按兩側風門穴,緩緩按壓;再以兩拇指按兩側肺俞穴,並扣撥25次。>調補腎陽按摩法腎,主要功能是藏精,主管生長髮育和生殖、主水和主納氣,並與骨、髓、耳密切相關。腎中的精、氣、陰、陽來源於先天,受於父母,故稱“腎為先天之本”。

(1)點按膀胱經夾脊穴在背腰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個穴位,可調節髒腹機能。請他人用兩拇指指腹,沿被按摩者的夾脊穴由胸椎開始,兩指同時逐節下點脊椎棘突間隙,每穴點3-5秒鐘。

(2)摩運腎俞法申脈穴,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可補陽益氣、疏導水濕。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可外散腎臟之熱,增強腎功能。命門穴,位於第二、三腰椎棘突間,可培元固本、強健腰膝。

接上式,請他人用雙拇指點按被按摩者的申脈穴、腎俞穴,再將雙手摩擦至熱,將命門穴、腎俞穴搓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