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一位朋友邀請我們去她家裏吃飯,走到她家樓下,老公拉住我,“是不是要給提一箱禮帶進去。”我誇老公想得周到,結果他進超市提了一箱核桃奶出來。我説,還是進去換成純奶吧。
他不理解,給他家孩子買的,這不比純奶顯得有心嗎?
我給他科普,這是飲料,不是奶……
老公不信,“那為啥大家送禮都喜歡用提這個?”
我:“那不是流行嗎,何況送禮的選擇本來就挺少,大家都習慣買它了。”
相信不光是我們這邊的情況是這樣吧,美其名曰專門買給孩子喝的一些兒童奶飲品,種類多多,孩子喜歡喝,銷量都很好。
除了奶製品,其他副食品零食裏面,也有好多看似健康,實際沒啥營養的。
1、植物乳飲不是奶
首先就要來説一説這個,飲料和牛奶、植物奶之間的區別是本質上的,好多產品包裝上“飲料”兩個字標了,但是小得可憐。比如椰子奶飲、核桃奶等,不是純正植物奶,更不是牛奶,只是加糖的飲料。
植物奶飲料,不如直接喝豆漿;xx乳飲料,不如直接喝牛奶。對孩子來説,3歲以下最好的選擇是母乳喝配方奶,3歲以上可以直接喝純牛奶(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的)。
2、營養麥片當早餐
孩子的早餐很重要,有的父母聽了早餐不能只喝白粥之後,開始往西餐方向打主意,看到網上好多營銷號在推、明星在代言的水果營養麥片,覺得很心動。
但是,營養麥片中可溶性膳食纖維已經丟失,而且添加了大量植物奶油、糖等配料,熱量和脂肪都很高,畢竟是即時衝調類的工業品,不如給孩子做新鮮的飯菜來得健康。
不光孩子儘量少吃,減脂、控糖的寶媽也要慎選。
3、全麥麪包、粗糧餅乾
上午還看到一條新聞,薇婭直播間推薦的一款麪包實際熱量比宣傳的熱量高出40%,很多全麥面,實際配料是小麥粉、精煉植物油、麩皮白砂糖、起酥油等物質,熱量很高。包括一些粗糧餅乾,打着粗糧的旗號讓消費者以為很健康,實際依然是高熱量高脂肪。
三高朋友們,以及糖尿病患者挑選時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4、果蔬脆片不是蔬菜
最近不知道又有哪裏吹來一股果蔬脆片的風,戳中了消費者飲食結構中蔬菜比例少、小朋友們不愛吃蔬菜的這個點,突然就流行起來。但説到底,它已經不是蔬菜,而是零食了,製作過程中額外添加了額植物油、鹽、糖等成分,每100g中脂肪含量高達30g左右,這還是在吃蔬菜嗎?
更怕的是,吃了它之後更心安理得地不吃蔬菜了……
5、乳酸菌飲料不助消化
大量活性的益生菌根本進不到腸道,糖和添加劑倒是不少,不如直接喝酸奶。
6、果脯不能代替水果
果脯中的含糖量高達60%~80%,而其中的維生素、鉀、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及果乾,更不及水果。
7、奶酪棒不是奶酪
市面上的奶酪棒,價格很貴,但是因為它的名字裏有“奶酪”,寶媽們都覺得它營養密度高,含鈣量高,所以給孩子吃很捨得。
而奶酪棒屬於再製乾酪,只要乾酪比例大於15%,它就是符合標準的,你想想商家會怎麼做?而且為了調節口感,奶酪棒中會添加各種食品添加劑,像是明膠、卡拉膠、食用香精等,和真正的奶酪沒辦法比。
説了這麼多不能吃的,那孩子們能吃的零食是哪些呢?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發佈了一項研究,早餐後的最佳零食是水果,晚餐後的最佳零食為奶或奶製品。選對零食,孩子吃得歡樂的同時,照樣可以吃得很健康。
推薦零食:
乳製品、新鮮水果和蔬菜、堅果
選購原則:
低鈉、低糖、低脂肪、輕口味、輕加工程度、原生態
當然,給孩子吃零食,不能代替正餐,如果孩子正餐不好好吃,只想吃零食,那麼這個習慣需要改正,單純地吃零食,不能滿足機體對營養的多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