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遇到不法超越的困境時,有時會放棄剛開始制定的目標,通過完成相似目的的方式,來滿足心理需求,這樣的方式稱之為代償行為。
舉幾個例子:
最初的想法是打羽毛球,但是這種户外活動遇到下雨就沒轍了,不得不取消打羽毛球,但也不能閒着,改為打室內桌球。
一個人本來想進入科技公司,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成功,這條路堵死了,於是選擇和這家科技公司相似的另一家科技公司。
一個男孩和女友談了半年,後來,女友提出分手,於是這個男孩對女孩念念不忘,尋找與前女友有相似特徵的女孩作為首選目標。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失去了一些東西后,總是想通過另一種方式或渠道達到相似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代償價值。
02
心理的代償性通常是對實際情況的缺乏進行彌補的一種方式,可起到把心中的不滿足的怨念轉移出去,以此達到心理平衡的效果。代償行為具有這樣的特點:如果你失去了A,通過相似的B來補償,如果兩者相比,後者更容易達成,或者價值比不上前者A,就無法對失去A達成代償。如果B與A價值基本一致,兩者獲取成本相當,B才更有價值。
心理代償可起到失落的時候再次獲得心理穩定的作用。身為父母,家庭教育時,若將自身未能實現的願望交給孩子來完成,把實現目標的厚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樣會限制孩子的發展,很多父母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父母的童年生活在貧困的年代,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完成學業,於是,他們的願望再窮再苦,也不能虧了孩子,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大學,這種情景是不是很熟悉?
家長酷愛畫畫,但未能如願,就會自作主張給孩子報名學習畫畫;
家長數學不好,深知對職業的影響,於是,把孩子的數學成績看得很重;
家長高考失利,無緣大學,父母就會要求上高中的孩子更加努力。
孩子特別愛舞蹈,而爸媽比較傳統,不會這些,鼓勵孩子好好學,彌補自己的不足。
孩子會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什麼是保齡球?什麼是薩克斯?
現在的兒童,小小年紀已經揹負父母的過高期望,平時的時間也被各種課程和活動擠佔,每天本該自己安排的時間,被父母想要他們去做的事情佔滿,孩子的天性無法得到釋放,這樣的童年還有什麼快樂可言?
03
有關研究顯示,孩子的能力需要加強培養,此時小孩沒有過高的學習能力,在外國的學校裏,上大學之前,不會對孩子要求過高,主要關注其動手能力的培養。即使進了大學,一種學課半個月就學完了,而我們的大學需要把一門課學上半年。而此時,苦讀多年的學子通常開始鬆懈,因此,能力無法得到培養,從此就拉開了距離。
有位媽媽特別想讓小孩未來進入到教育行業。而小孩的理想是將來做一名司機,因為他認為這樣可以看很多風景,他的玩具中有很多小汽車,比如公交車、警車、消防車、賽車等。有一次,他向老師説出了自己的苦惱,“我將來想做一名司機,可媽媽非讓我做教師!”於是,老師把孩子的想法曾告訴過小孩的媽媽,並建議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
興趣是最妙的老師!如果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孩子提不起熱情,即使從事這個行業,也不會做好。雖然媽媽有些不樂意,她可能對司機這個職業有些偏見,覺得那不過是一個開車的崗位。後來,媽媽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能給別人提供有價值的事情,都是值得尊敬的,而不在於從事什麼行業,什麼崗位。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興趣,並給予有利的引導,為孩子走向自己的理想,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助力。
04
理想對一個人來説,就像一個巨大的“磁石”,吸引和激勵着孩子的前進方向。雖然對於兒童來説,談理想為時過早,這種興趣未來會發生轉變。對於童年的孩子而言,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並能從中體會到快樂,培養其陽光、開朗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讓自己的理想附加在孩子身上,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還會影響學習,孩子也會經歷一個令人惋惜的童年。所以,父母要尊重小孩的理想,即使有些誇張,起碼也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父母也應為此而高興,並給出正面評價。因此,若父母鼓勵小孩向理想的方向努力,這些從父母的鼓勵中獲取的“能量”,就會形成孩子的勇氣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