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我有個同事,有明顯的選擇困難症。舉個例子:中午我們一起點外賣,問她只吃什麼,她説她不知道,問她喝什麼,她説也不知道,搞了好半天都不知道選什麼,糾結半天等我們都吃完了,她還選擇好。我們開玩笑説,你這是選擇困難症會讓你餓肚子的。
一問她怎麼這麼優柔寡斷,原來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從小什麼事情都是母親和姐姐哥哥包辦了,從穿什麼衣服到選擇怎麼專業都是聽從父母的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不止是成人世界有選擇困難户,孩子更是如此,我家侄子今年都上初中,中午他媽媽問:中午想去哪吃什麼?孩子一下呆住了,好半天不知道怎麼回答,直到媽媽説那我們吃麪吧,他才緩了一口氣,可以看出,一般被保護過度的孩子,都會顯得特別沒主見。
家長這些行為,並不是愛孩子
1、家長過於包辦
兒子吃飯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小時候因為在老家有爸爸媽媽一起住,本來我想給他自己吃飯,可是父母總説,他這麼小怎麼吃飯的,還把衣服還弄髒了,算了算了還是喂吧,這讓兒子4歲都不會自己吃飯,一吃飯就玩。
一直到上幼兒園,我以為在學校吃飯也不好,可老師説兒子吃飯好的很,甚至比其他小朋友吃飯還好,每次都是第一個吃完。可見,他不是不會自己吃飯,也不是吃不快,就是太依賴我們了,之後在我勸説下,家人也不再給他餵飯,漸漸他吃飯也改善了很多。
2、家長過度焦慮
經常會聽到家長説,我家要學這個要學那個,不學到時跟不上小學的節奏,成績落後怎麼辦,我們焦慮着孩子的未來,夢想這孩子的未來更優秀,甚至有的家長會把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身上,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隱藏着無限的可能,無論你多麼的焦慮,都不可能決定孩子的未來是怎樣,所以切記不要太過焦慮。
3、不要盲目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較
有次下班路過小學門口,那天正好是期末考試成績公佈日,老遠聽見有個爸爸指着兒子頭説,“你看看人家怎麼考的那麼好,你在看看你的分數,你飯沒少吃,分數怎麼越考越低呢?我白養你,太讓我丟臉了。”
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這位家長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做比較,這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心理負擔,久而久之,連同孩子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太笨,伴隨而來就是自卑沒自信。
4、家長不捨得放手
中國的父母應該是全世界最敬業的父母,從孩子的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包辦了所有的事情,一旦孩子要做什麼,父母總會説,你怎麼會呢,我來我來,就算上了上大學也是如此,上大學要送,行李也不適合孩子拿,生怕孩子拿行李受傷,父母成了孩子免費的腳伕,孩子自己也覺得父母給自己拿行李是應該。
孩子缺少主並不是偶然的現象,他的背後有一大家子有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這麼多保護話,我們孩子還需要什麼主見,都有安排了。
就像朱雨辰多年戀愛未果,這和他的媽媽有莫大的關係,她曾在節目説,“我的整個生命都是我兒子的,我不需要自己,我的感受不重要,只要朱雨辰開心就好”不管朱雨辰在什麼地方,她都要親手給兒子做飯,説外面的食物不乾淨,雨辰吃慣了我做的飯.....難道這種做法是真正的愛嗎?母親愛已經讓朱雨辰喘不過氣來,可他卻無力反抗。
孩子沒有主見,長大會是什麼模樣
1、以自我為中心
像朱雨辰這樣的男孩,因為長期在媽媽的愛在包辦生活,以自己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感受,成為了典型的媽寶男,不止明星中有媽寶男,生活中也有媽寶男,同事張的男友就是,因為過年到底去誰家過爭論不休,媽寶男友覺得媽媽説的對,過年必須在自己家........之後僵持不下不得不分手的結局。
2、經常負面情緒
在朋友圈經常看一羣人,發的不是今天被貼罰單了,明天踩到狗屎了,不是説天氣不好自己倒黴等等負面情緒爆棚,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很倒黴似的。這和他平時沒主見有很大關係,不知道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覺得生活對不起自己,都是別人不對。
3、沒有勇氣活出自己
記得熱門綜藝《奇葩説》有一期辯題叫做《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會按下按鈕嗎》很多父母現場當即表示,當然願意,這誰不願意的,多好不費心的。
可是,究竟什麼是完美,我們人生無時無刻不正因為充滿着未知,才變得多姿多彩,每個人都應該自由的選擇人生的權利,沒有固定模式和套路,我們應該獨立有主見的選擇怎樣過好一生。
培養孩子的主見,家長要懂得“放權”
1、不幫孩子做選擇,讓孩子自己選擇
魯迅先生曾説:“養育子女,要盡力的教育,完全的釋放。”
歌星陳美齡曾在《50個教育法》一書中寫到,教育最大的秘訣是讓孩子去選擇,學會承擔學會如何獨立判斷事情,做出決定並對整個結果負責。
2、認知的聽孩子的小嘮叨
我們孩子,只會在他年紀小的時候和你嘮叨,會和你一起分享自己見過小事情,比如為什麼花在開、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是有生命......
這時候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的問題幼稚嫌棄孩子囉嗦,正是一點小嘮叨恰好是孩子自主意識的表現,千萬不要等到孩子不願意和你説話的時候,才想起來要和孩子好好説話,因為成長就一次,天真童年也只有一次。
3、不要太過於批評孩子的意見
因為年齡的問題,孩子在表達意見的時候,難免會出錯,父母這時候要做的不管孩子的意見多麼的幼稚可笑,都不要輕易批評孩子的結論,要耐心疏導解釋,引導正確的方向,
最後,用紀伯倫《致孩子》做結尾
“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父母應當學會適當放手,但在你放手之前,應該讓孩子培養自己的判斷力,這箭才不會射偏。”
在此與大家共勉。父母是一場得體的退出,願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有主見,成一個追尋夢想的陽光少年。
@大白奶爸plus,有什麼育兒難題或者經驗,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留言,一同探討一起進步,做更好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