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是廢物、窩囊廢”,一句話刺痛800萬人:被差評的孩子,痛苦一生!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健康

作者:主創團·夏晴風

“我是一個廢物、窩囊廢、累贅!”

令人震驚的是,這是一名11歲男孩對自己的描述!

近日,浙江寧波一名11歲的男孩小飛,留下一封信後離家出走了。

在信中,他説:

媽媽,我要走了,

請你不要找我,我出去幾天,放鬆一下身體,會有人收留我,

並且我知道我是一個廢物、窩囊廢、累贅,

這些年讓你們生氣不是一兩天了。

短短的一段字,戳的人心尖痛,該是有多憋屈才選擇離家出走去放鬆啊!

據瞭解,小飛的成績非常好,最差時也沒跌出過前五。

可即便如此,媽媽對他管教得依然非常嚴厲。

他們夫妻工作忙,總不在家,於是在家安裝了監控關注兒子的一舉一動。

不僅如此她不許小飛去外面玩,也不許其他小孩來家裏玩,只有來家裏寫作業才可以。

一旦小飛做錯事,輕則罰站,重則罰跪兩小時

這次,因為小飛玩了半小時手機,便被媽媽罰跪了兩小時。

可比起這些更令人心痛的是,即便他如此乖,學習成績這般好,卻依然是媽媽眼中的廢物、窩囊廢、累贅

很多網友看到這一幕,紛紛留言道:

這些詞就是父母平時的口頭禪。

孩子該有多痛,無論怎麼努力,依然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始終活在差評中

這樣的孩子生活得太難,太痛苦。

多少孩子

活在父母的差評中

幾米也曾在自己的漫畫中説的:

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個因為媽媽差評,而痛苦的小男孩。

他的媽媽經常罵他二百五

每次寫作業的時間長、寫錯字或寫錯題,媽媽都會扔掉他的鉛筆,大聲吼他“二百五”。

他委屈地哭着説:“媽媽,能不能別叫我二百五了?我會很努力,希望媽媽能多給我幾次機會,我想讓她再幫幫我。”

太多父母,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可對孩子表達出來的卻是傷害。

心理學家胡慎之曾在微博上做過一個調研:你為什麼內心深處永遠無法原諒父母?

最終,他對調研結果進行了統計。

發現很多孩子無法原諒父母,是因為經常遭到父母情感上的虐待。

他們不是羞辱孩子就是批評孩子,而這樣的比例居然佔到67.1%。

上海市教委也曾做過一項調查,他們調查了2500名上海的中小學生。

結果顯示:

有5.85%的孩子曾經有過自殺的計劃;

有34.39%的孩子曾有過“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這背後的根源,就是來自於父母的差評,重點是大多數父母對此一無所知。

有句話説: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我們總以為罵幾句無所謂。

甚至覺得,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

卻不知,父母每一次的打擊和辱罵,都如同針尖插在了心頭,一次又一次,無法癒合。

父母的差評

刺痛孩子一生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原生自卑

也就是説,在原生家庭中,父母長期否定和打擊,或者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自卑感。

因為小時候孩子的認知不全面,一旦父母對他們有了差評,日積月累他就會認為自己是父母口中的那樣,慢慢就會形成一種自卑感。

這種原生自卑,比成年後的次生自卑對一個人的傷害更大,它甚至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之前,舒淇在紀錄片《時代我》中,提到了自己悽慘的童年,令人心酸。

她説自己沒有童年,因為回憶裏全是媽媽對自己不斷地虐待和謾罵,從小感受到的也只有恐懼和陰影。

在十五六歲時,她離家出走。後來出車禍受傷,滿身是傷。

媽媽看到後,不但沒有心疼,反而不斷地謾罵。

重點是,從小媽媽總是罵她嘴大不好看。

她説小時候就像一艘船,到處漂,哪裏有岸,就停在哪裏。

也因此即便到今天,她依然不覺得自己好看。

後來在演電影的時候,得了抑鬱症,就連吃安眠藥也睡不着。

人生最壓抑的那段時間,她都選擇自己一個人扛,不敢去求助媽媽。

慢慢長大後,開始試着去放下去理解媽媽,可是這些傷痛卻深深地留在心裏,始終揮散不去。

不得不説,這樣的經歷真的太痛了,在最愛的父母身邊,卻感受不到一絲温暖,有的只是無盡的自卑和敏感。

也許對父母來説,就是隨口説的幾句話,可對孩子來説,卻像是紮在心底最深一根刺。

這根刺,有着貫穿歲月的殺傷力。

拔不出,丟不掉,始終心疼,永不癒合。

父母的肯定

是孩子行走一生的底氣

網上曾看到過這樣的一份調查:

一個經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潛能僅能開發到20%-30%。

他們一旦得到肯定,潛能就會被開發到50%,如果這個肯定來自於家中,那麼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到70%-80%。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優秀的動力。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寫道: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

從小能獲得父母的肯定,就是孩子行走一生的底氣。

前幾天,楊迪在《青春環遊記》中,跪謝自己的父母。

原來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和父母的教育分不開。

他説,每次自己遇到困境時,遭到質疑時,想要退縮時,媽媽都會一直鼓勵和支持他,告訴他“好”,“你很棒”。

也因為這樣,他更加有動力去努力。

他説:“你們從來沒有阻礙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而且從來都是鼓勵式的教育,讓我覺得我真的很優秀。

哲學家詹姆斯説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其實孩子更是如此,一旦得到父母的肯定,他們就會更有動力。

心理學中有個效應叫“期待效應”,説的是要想使一個人優秀,就要給他傳遞一些積極的期望,這樣他就會按照期望的那樣去成長。

也就是説,想讓孩子優秀,就告訴他,你很優秀

慢慢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很優秀,從而更有信心努力做得更好。

所以,真正愛孩子,就要少否定,多肯定,這樣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畢竟我們的肯定,才是孩子努力的動力。

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鼓勵和被愛中長大,温暖一生。

家庭教育 窩囊廢 虐待 自卑感 舒淇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