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的感受,才能把握孩子未來成長的方向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健康

小孩需要有人關心他的感受,或去指導他疏導內心小小的感情疙瘩,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波瀾。作為家長,應該鼓勵小孩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這不僅有利於小孩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長,也能讓小孩對家長更加親近與尊敬,同時還能幫助小孩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

媽媽外出買東西回到家裏,看見女兒在沙發上哭得厲害。她詢問了好長時間,女兒卻一直在大哭,直到最後,女兒才抽噎的説出三個字:“天……竺……鼠”,她認為自己的這隻小寵物死掉了。媽媽走進房間,看見女兒所説的寵物天竺鼠還在籠子裏,而且也活着,就説:“它不是活得很好嗎?”女兒哭着跟進來,仔細確認後,抹抹眼淚才説:“我剛才看到它伸一條腿在籠子外的樣子,真的以為它死了。而且我當時確定,是鄰居家的貓跑了進來弄死了它。我討厭那隻貓,並把它扔了出去。”媽媽問女兒:“你是不是覺得如果寵物死了,讓貓進入屋子就是你的錯呀?你在為此感到內疚,是嗎?”女兒哭着點頭。這時候媽媽把女兒摟在懷裏,讓她放聲大哭,當小孩開始平靜下來後,便讓她把整個事情的始末告訴自己,並問她:“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該怎麼辦呢?”女兒説:“我一定會看好我的天竺鼠,保護它。”“還有呢?”媽媽繼續問,“還有,我一定關好家裏的門,不讓那隻討厭的貓進來。”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感受

當小孩説出了所有後,她的愁眉頓展,心情也舒暢了許多,並從這件小事情上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如果不想讓鄰居家的貓再要進來,就應該把自家的房門關上。上面這位媽媽很有智慧,她對小孩非同尋常的感受予以理解,並加以正確的指導,這會讓小孩在人生成長道路上學到許多。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有需求他人關愛、需求他人理解的心性,而且這種心理需求將伴隨其一生。天氣尚且有陰晴雨雪,人也會有喜怒哀樂,當然,小孩的內心也並不總是一直陽光,就如那句俗語“六月的天,娃娃的臉”,可見小孩的情緒有多麼善變。但是,善變只是表面一回事,而讓這些情緒變化能很好的表達出來並得到正確的疏導與解決,則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鼓勵與正確的引導。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感受

儘管家長都希望小孩看來一切都好——活潑、聰明、好學、乖巧,但小孩也會有情緒,他也會悶悶不樂,也會生氣發脾氣,也會悲傷,也會情緒低落。小孩會有各樣的想法,近而又會有各樣的行為來表達出他的感受,吵鬧、哭泣、過於興奮,甚至沒有節制。這個時候家長究竟該如何觸到小孩真正的情緒?又該如何找到根源對症下藥?小孩的內心感受,家長能理解多少呢?所以,家長就要想辦法鼓勵小孩説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瞭解他的感受。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感受

1.請允許小孩表達自己的感受

小孩也許會鬧,也許會哭,也許會很無理,也許真的讓家長撓頭不已,但他是小孩,這個時候,請允許讓小孩表露情緒,直到他自己慢慢平靜,家長請認真地傾聽他之所以會如此的原因。小孩的心沒那麼複雜,但也很敏感。

一旦他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體貼與理解,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最起碼的關心與尊重的時候,小孩的內心會自己重新拾起平衡與自信,為後面家長與他更好的溝通打好基礎。小孩的表達不一定是很準確,但他也一樣需要發泄,讓小孩自己説出來總要比家長猜測質問甚至歪曲理解要好很多。傾聽小孩的表述並不是要求家長完全認可小孩的意見,而是指能瞭解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覺,家長對小孩認真而有效的傾聽是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小孩身上,讓小孩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重視,讓他能自然的釋放情感,在説的過程中,小孩的內心才會自動的調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減輕內心的恐懼感,使他嘉獎要做的事情更能與家長相配合。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感受

2.引導小孩説出自己的想法

小孩的表現不少時候會讓家長手足無措,而當家長不知道原因的時候這種手足無措感會更強烈。在這個時候,家長能做的也許真的不多,儘管不明原因,但家長適當地給以鼓勵讓小孩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温暖與安全感,讓他知道還有家長的支持陪伴着他。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感受

小從幼兒園回來後表現得十分煩躁,在父親看來這很不正常。父親抱起小孩坐下來問道:“親愛的,今天與小朋友過得愉快嗎?”看到小孩點頭,父親繼續問她:“格林老師有要你幫忙做事嗎?”忽然的壞脾氣,她説:“她是個巫婆,我恨她。”後來父親瞭解到,因為總是搶奪小朋友的玩具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反省,於是父親和有了如下的對話:“你覺得很不好意思是嗎?”“是彼得先搶我的玩具。”“噢,你覺得委屈。”“是的,委屈,格林老師偏向彼得。”“那你有沒有對她説你委屈呢?”“我只是向她大喊大叫説她不公平。”“如果你實實在在對她説你委屈,而不是大喊大叫,她也許會聽你解釋的,對嗎?”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感受

聰明的父親沒有因為小孩的煩躁而也變得煩躁,也沒有簡單的維護女兒的感情,更沒有強硬地説誰對誰錯,他鼓勵小孩用適當的語氣與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對小孩更好地疏導內心有很大幫助。一個簡單的擁抱,幾句簡單的安撫,它所能傳達的情感信息卻也一樣能平復小孩當時看來很不平常的心。所以,遇到類似這樣的情形,家長應儘量避免自身過於直接的判斷,請將抉擇的權利交給小孩,用智慧來引導小孩説出他內心的想法。

鼓勵孩子説出內心感受

小孩的世界很單純,他的想法和感受在成人看來也很幼稚,這時候需要的是家長對小孩的信任與尊重,不能妄下結論,更不能取笑指責。家長一旦能理解小孩的感受,不僅僅是小孩自己,家長也會同樣感覺與小孩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與小孩的心靈溝通更為容易,對小孩的未來成長家長也會有更好的方向把握,而小孩自己也能學到更多的處世原則,為他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做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