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旅遊行業順勢而生了“雲旅遊”等一系列文化旅遊新舉措,通過線上直播等方式,使大眾可以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旅遊的樂趣。此外,數字化智慧旅遊亦成為保障文旅市場平穩安全有序復甦的重要服務和治理手段,同時也讓大眾領略到文化旅遊的花樣新玩法。
數字化智慧旅遊
助力文旅產業回暖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文旅產業按下“暫停鍵”,出遊人數出現斷崖式下降,全國的旅行社和線上旅遊應用出現大範圍的“退訂潮”。據攜程公佈數據顯示,僅在春節期間因疫情產生的退票業務就達數百萬單,相較日常增長近10倍。出於安全考慮以及各地景區紛紛關閉的實際情況,絕大多數遊客均取消了出行計劃。
在我國對疫情的有效控制下,旅遊業也開始逐漸“回暖”,各地旅遊企業相繼復工,景區也紛紛開門營業。但受疫情管控的影響,各地景區在開放的同時仍不能放鬆對遊客實行限流措施,要嚴格落實旅遊景區遊客流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30%左右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景區在數字化智慧旅遊技術的支持下,實時監控景區遊客數量,通過錯峯開放、限量開放、預約開放、有序開放等措施,確保景區安全平穩運行。
天津美術館館長馬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3月26日恢復開館以來,天津美術館高度重視觀眾的參觀安全,為觀眾觀展保駕護航。”針對開館,美術館制定了全方位的防控措施。恢復開館後,每天開放時間為9:00至16:30(週一閉館), 取消延時開放。實行實名預約和網上購票。按開放區域每4平方米最多容納一名觀眾的標準測算出限流人數,嚴格控制觀眾流量,實行總量控制,分時分流等限制措施。每日限流2000人,觀眾瞬時流量不超過500人,流量限制視情況逐步放開。
觀眾掃描“津門戰疫”二維碼,持有效證件,自覺接受熱成像體温檢測安檢門體温測試,體温超過37.2度,登記報備並禁止入館。報告廳、兒童活動區暫停開放。暫停團體預約及現場講解,觀眾可使用公眾號、二維碼等數字化導覽服務。組織保安、物業、安檢人員在入口處做好觀眾的疏導、解釋工作,確保觀眾間隔有序入館。開放區域工作人員(服務、引導、巡視、保潔、安檢等人員)正確佩戴口罩,安檢、諮詢服務枱等配備護目鏡及免洗洗手液。建立巡查制度,巡查人員及時提示員工和觀眾佩戴口罩,疏導客流,防止觀眾或員工聚集,確保各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按防疫規範要求,做好場館消毒、保潔,定時開啓新風系統,保證展廳通風換氣。服務枱放置新冠肺炎防疫手冊宣傳資料,備免洗洗手液供觀眾使用。暫停寄存處服務,保障電子寄存櫃、洗手間等公共設施的定時消毒。場館內電梯實行限流,每次乘坐人數不超過3人,每層安排專人值守。入口處設置公告牌,前廳LED大屏及各樓層滾動屏滾動播放防疫相關文字、視頻及海報,提醒觀眾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項,提倡觀眾提高疫情自我防控意識,注意個人防護。
轉眼間迎來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數月來的居家隔離,使得大眾早已按捺不住想出去走走的心情。4月29日,北京市宣佈第二天起公共衞生應急級別由一級降至二級,國內低風險地區進京、返京人員,不再要求居家隔離觀察14天,這使得消費者們在今年這個特殊的“五一”假期得到了一定的滿足。根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在該政策發佈的半個小時內北京出發的機票較上一時段暴漲15倍,度假、酒店等其他旅遊產品的搜索量也上漲3倍之多。在故宮博物院發佈重新營業信息後的短短95分鐘內,假期首日的5000張門票就全部售罄;不到12小時,假期5天累計25000張門票全部被搶光。
即使消費者們抱有較強的出遊熱情和消費需求,但在疫情防控的環境下,距離文化旅遊市場真正復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累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累計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僅佔去年“五一”同期收入的40%。那麼,針對這樣的非常時期,文化旅遊產業又該如何應對呢?
足不出户“雲觀展”
體驗“文化 旅遊”雙重快感
不能出家門,又想看展覽,這該怎麼辦?天津美術館便針對此次特殊的疫情時期,推出了線上“雲觀展”的活動,不僅方便觀眾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賞展覽,還節省了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
天津美術館於2020年1月24日暫時閉館,為了彌補美術愛好者的遺憾,經精心策劃,於2月18日推出了“穆夏雲觀展”,採用“作品展示 文字簡介 志願者視頻講解”的方式線上展出,共推出了20期。視頻講解由美術館優秀志願者王毓老師錄製,在“天津美術館”微信公共號以及“天津美術館”微博上,同步上線了穆夏展的線上講解視頻。觀眾在線上就可以瞭解到穆夏的生平介紹、穆夏作品等。此外,在“天津美術館”微信公眾號中,也可以在線圖文觀看其他精品展覽。
館長馬馳介紹道,為了方便觀眾在疫情期間也可以繼續觀展,特別推出了線上“雲觀展”這樣的新形式,為此美術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雲觀展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既要做好防護工作,又要協調好各個環節。在防護方面,除非必要的工作人員以外,我們讓儘可能少的工作人員到達現場;現場的工作人員也是經過嚴格排查;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老師到達現場後,必須經過嚴格的體温測量和消毒後,才能開始工作,所接觸的物品使用必須再次消毒。在錄製方面,提前和志願者王毓老師溝通好時間,提前調試好設備,確保錄製順利完成。錄製後,負責平台運營的同事將視頻剪輯、編輯好,提前上傳至平台後台,確保雲觀展順利上線。”
記者也體驗了一回線上“雲觀展”,進入天津美術館的微信公眾號後,找到“微信觀展”就可以在線上觀看多個美術館的特色展覽,方便快捷。記者觀看了這次天津美術館推出的特色展覽“穆夏──新藝術運動先鋒”,感受大有不同。以往看畫展,我們都會選擇去到美術館,一幅幅畫作被陳列在館內,你可以走近它們,近距離地感受每一幅畫帶給你的視覺觸動。線上“雲觀展”雖少了那樣的觀展氛圍,但清晰的畫作展示,詳細的文字介紹,都讓觀展者對展覽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也滿足了觀展者可以隨時隨地觀展的願望,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馬馳説自線上“雲觀展”活動推出以來,美術館收到好評無數,反響非常好,有特別多的觀眾留言説這個活動太好了,“因為有好多人本來計劃春節前後來觀看展覽的,但由於疫情影響,不能來看,通過‘雲觀展’在家就可以欣賞到穆夏的作品,非常方便。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裏,我們的展覽也能給大家帶來一些藝術的愉悦。”
馬馳表示,受這次疫情的影響,美術館恢復開館後,前來參觀的人數較往年有大幅度降低,但線上參觀人數仍然有所增長。目前,線上雲觀展的渠道依然對觀眾開放,觀眾們可以隨時進行線上觀展。日後,美術館也還會推出更多的雲觀展活動。
“雲旅遊”火遍全球
解鎖更多新景點新體驗
“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天津“驢友”夏芯在家打開馬蜂窩APP的“雲遊全球直播間”,圍觀了熊貓寶寶在線賣萌,還感受了愛琴海帶給她的浪漫,“我特別喜歡旅遊,往年的假期都是在旅行中度過的,但往往也只能走馬觀花地瀏覽一兩個城市。今年在家中環遊世界,觀賞不同國家的美景,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是不一樣的體驗。特別是許多旅遊達人分享的經驗,給我下半年的深度遊計劃帶來了啓發。”
疫情使得國外的旅遊業也遭受了不小的打擊。面對這樣的困境,國外的很多旅遊公司也像國內一樣,陸續採取了“雲旅遊”這樣的新舉措,希望藉此挽留住消費者的心。
近日,國外在線旅遊平台貓頭鷹(TripAdvisor)、愛彼迎(Airbnb)等相繼上線了虛擬旅遊活動。貓頭鷹旗下的目的地旅遊活動品牌Viator推出了名為#RoamFromHome(居家漫遊)的項目,覆蓋了家庭烹飪課程、在線遊覽城市中心和地標建築等100多種數字化活動。同時,愛彼迎在3月中旬暫停了體驗產品預訂,並且在最近啓動了在線的體驗項目試點,愛彼迎表示,未來幾個月內會上線數千個在線體驗活動。
而在國外旅遊平台採取行動之前,國內各大在線旅遊平台早已推出各種在線旅遊活動,試圖吸引消費者。2月19日,攜程宣佈即日起至3月15日發起“景區雲旅遊”活動,聯合驢跡導遊、三毛遊、口袋導遊等8家供應商,免費開放超過3000家景區的近7000條語音導覽產品。馬蜂窩旅遊則在APP上上線了直播頻道,每日進行三場“雲旅遊”直播。直播的內容涵蓋境內外上百個目的地、景點,包括路線推薦、旅行必備品、景點講解、拍照攻略等。
目前,中國多個旅遊景區普遍採取預約、限流等舉措保障遊客安全,使得大部分遊客的旅遊需求還是無法得到充分滿足,這也成為線上“雲旅遊”持續走熱的一大原因。通過線上直播平台,“雲遊客”們從北極圈游到赤道,從廣袤的大草原游到蔚藍的海岸線,足不出户就能坐享“環球旅行”。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王笑宇認為,“雲旅遊”一方面能突破天氣、場地等傳統旅遊活動的限制,為遊客帶來全新的體驗和視野;另一方面能夠為旅遊供應商拓寬營銷渠道和服務半徑,在與遊客的線上互動中,更加了解用户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差異化需求。一些“雲遊客”也表示,相較於線下旅遊,“雲旅遊”的吸引力在於能通過深度講解,瞭解體驗一樹、一木、一石、一畫、一碑背後的文化魅力。
在杭州,浙江移動聯合良渚博物館打造了“博物館雲春遊”直播,良渚博物館內精美的藏品一一展現在觀眾的屏幕前。像這樣的“雲旅博物館”也成為“雲旅遊”的熱門板塊,尤其受到親子家庭的歡迎。“全球博物館內有數不盡、講不完的有故事的藏品,都是直播的絕佳內容,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在快手平台直播了“雲遊”丹麥安徒生博物館的博主“丹麥萌叔”説。
日前,故宮博物院開發的“玩轉故宮”導覽小程序一夜之間熱度攀升,其“VR 語音導覽 圖文”的模式深受追捧。2月20日,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推出首個擁有敦煌石窟藝術欣賞體驗的微信小程序“雲遊敦煌”。
此後,“雲旅遊”的形式愈加多樣化。2月23日,國內八大博物館攜手淘寶直播,以“實景直播 主播講解 科普講座 現場賣貨”的形式,與淘寶大學雲課堂的2000萬師生一起線上看展,這也成為博物館文創產品的一個新的營銷渠道。
從圖文語音到虛擬VR賞景逛館,再到能夠互動的視頻直播,“雲旅遊”的概念得到飛速豐富。“此前國內的直播內容主要集中在泛娛樂和遊戲領域,而旅遊垂類的直播平台幾乎沒有。近年來,旅遊已經成為國人日常生活的剛需,當不得不宅在家中時,人們對旅遊的渴望更加強烈。對整個行業來説,這就是新需求、新增長點。”馬蜂窩內容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而抓住新需求,把握新的增長點,是文旅產業戰‘疫’的關鍵。”
可以看到,“雲旅遊”並不是面對疫情的“權宜之計”,通過相關線上活動,文化旅遊企業積累了大量“粉絲”,這些“粉絲”的黏性和購買力都是不容小覷的。景區直播賣票、博物館直播銷售文創產品,“雲旅遊”這種新模式正在逐漸發揮其巨大的營銷能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