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在永安市北10公里外205國道旁的栟櫚山中,因景區內有桃花澗而得名。宋抗金名將李綱有詩云:“栟櫚百里遠沙溪,水石稱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稱。桃源洞似洞而非洞,系拔地而起的山岩,中裂一隙,僅留天光一線。桃源洞有一線天、通天亭、觀音殿、跨虹橋、鳳冠亭等18景。最著名的是一線天,懸巖斷壁上一隙通明,全長120米,高40米,寬僅盈尺,最窄處只可側身而過。徐霞客在遊記中稱“縫隙一線,上劈山巔,遠秀山北,中不能容肩。餘所見一線天數處,武夷、黃山、浮蓋,曾未見若此大而逼、遠而整者”。高中時期我曾隨年段同學到此春遊,算來二十餘年矣。這二十餘年來在廈門和老家之間往返,亦不知路過永安幾次了,每每和妻女提及,今日終於成行。
國道旁、沙溪畔,有山石峻拔而起,這就是桃源洞口了。景區外設國家風景名勝區石碑。景區大門右側雕塑採用自然石頭為基本造型,與桃源洞的主題呼應,造型別具匠心。桃源洞本無“洞”,乃特殊地貌形成懸崖高聳對峙,給人一種洞口的感覺。右壁的懸崖高達120米,“桃源洞口”四個大字刻在36米高處,是明萬曆年間辭官歸隱的名士陳源湛所題,每字兩米見方。下面小字為陳源湛所作七律《桃源洞》:介破巉巖一澗流,探奇乘漲弄扁舟。懸崖高削千尋玉,幽壑寒生六月秋。點岫煙雲閒去住,忘機鷗鳥自沉浮。武陵人遠桃空在,臨眺躊躇意未休。每字也有50公分見方。崖下桃花澗清清粼粼從山石深處流出,景區旅遊路徑也沿高山峽谷的縫隙向內延伸。行不多時,有橋橫跨澗上,造型古樸,謂鎖洞橋。橋畔篁竹茂密,綠波盪漾,頗具詩情畫意。
過橋,石壁當道,上刻徐霞客遊記原文,備述其暢遊桃源洞之事。路標指引右轉為上山路徑,左側為下山路徑,蓋因一線天過於逼仄,為防止上下山遊客堵塞,不得已而細分耳。沿山階上行數百步,半山崖壁內凹,凹處背崖而建一間小小佛殿,為古時觀音大士殿的遺址,舊殿已毀,現正施工修葺。過觀音殿,石階陡峭壁立,勢若通天,中有涼亭,其名即為通天亭。亭外有平台,可俯瞰桃源洞口及沙溪。亭上巨崖當道,一隙幽冥,此即以狹長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永安桃源洞一線天奇觀。
一線天名不虛傳,長120米高40餘米,是以台階甚為陡峭,狹窄處只能側身橫行,我揹着揹包就不可通行,只能將包交給體型嬌小的玲。崖壁冰涼,光線晦暗,彷彿進入未知之世界。隨行者數人,也都是廈門過來旅行的,中有孩童歡欣雀躍,頗覺新奇;而或有體型健碩者則氣喘如牛,每於狹窄處則叫苦不迭,感嘆不止。出一線天,仍是危崖聳峙,不過間隙稍大、地勢略平耳。再前行數百步,經古井、仙人棋盤、跨虹橋、點將台等,各具景觀及傳説。點將台左側山路從灌木叢中迂迴,山峯側面視野開闊,遠近的山峯起伏不斷,層層疊疊,猶如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彩山水畫,故名疊彩台。
台上遠眺,對面陡峭懸崖半山腰隱約有一座紅瓦白牆的建築,那便是百丈巖景區的馬氏仙姑廟,是當地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返回點將台另一側,往望象台、閬風台,站在望象台放眼四野,遠山如黛,近嶺滴翠。葛裏、修竹灣風光盡收眼底,沙溪河宛如一條閃亮的緞帶,纏繞在羣山碧嶺之間。閬風台在“一線天”崖頂,倚欄臨虛,涼風送爽,頓生“山登絕頂我為峯”之感。台下還有鳳冠鶴頂亭、金雞報曉等景觀。對岸走馬巖、降仙台、龜山、天柱峯、觀音巖盡收眼底,俯視則栟櫚潭“峯巒倒立山浮水,如此江山畫不如”,頗具武夷山天遊峯勝景,小武夷之名非虛。
下山道上古時有三道寨門和三道圍牆,如今大多已崩毀,唯有第三道稱“倚門關”的寨門保存尚好。明正統年間福建鄧茂七領導農民起義,自稱“剷平王”。鄧茂七犧牲後,其侄鄧伯孫退守貢川栟櫚山一帶,在此設寨固守,建了這三道寨門與圍牆,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山崖之上還鐫刻有李綱詩句,其於宋徽宗宣和元年因直言上書觸怒朝廷,被貶沙縣任監税小官,次年到栟櫚山遊覽時所題。這些歷史遺蹟更為桃源洞的秀美風光增添許多人文風致。
景區外的石碑和吳儀副總理手植樟樹。
景區大門與藝術雕塑。
峭拔奇峻的桃源洞口,清波盪漾的桃花澗水。
從鎖洞橋到觀音殿,碧水丹崖,風光旖旎。
舉世無匹的桃源洞一線天,因狹長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
疊彩台遙望,壽字巖、百丈巖歷歷在目,馬氏仙姑廟依稀可見。
望象台和閬風台上視野開闊,水碧山奇,神似武夷風光。
古山寨和李綱詩題,為秀美風光更增添許多人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