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如何從“招牌”走向“金牌”

徽州是一個自帶光芒的“文化符號”。然而,“貼牌”或“山寨”徽州,容易導致人們對徽州的認識淺顯化、碎片化。名聲在外的“招牌徽州”,由於缺乏系統性的頂層設計,招數不多、觀念陳舊,一手好牌打得也不盡如人意。

徽州:如何從“招牌”走向“金牌”

皖南一景。記者 潘成 攝

“貼牌徽州”蹭熱度

前不久,皖北某地“徽州宴”餐飲公司老闆娘因遛狗與鄰居發生爭執和廝打的視頻傳出,“徽州宴”一時發酵成為熱點,致使相距幾百公里外的皖南古徽州也無端捲入其中背了“黑鍋”。除了這次的事件,此前有細心網友也發現,有媒體報道稱:4月27日,湖北省遠安縣三峽靈芝谷高安樓舉辦“士昏禮”展示活動。高安樓原名太師樓,由清朝重臣汪由敦所建,有300餘年歷史,其原址位於安徽黃山市,後搬遷至遠安;在幾年前,也有報道稱汪由敦的五鳳樓搬遷到了江西上饒靈山工匠小鎮的櫧溪老街。因為早些年徽州古建築多有流失外地,有的甚至飄洋過海,因此,即便汪由敦所建的太師樓或五鳳樓流落他鄉,卻也並不令人意外。然而,有徽州專家表示:經考證,汪由敦從未建過太師樓或五鳳樓,更何況五鳳樓原為皇家建築形制,耗資巨大,也與史料記載中汪由敦為官清廉的聲名不符。

徽州是一個自帶光芒的“文化符號”。徽派建築、徽州商幫、歙硯徽墨、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劇徽菜等林林總總,無不源自徽州,無不自成一體,逐漸形成集大成的徽文化體系,成為江南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運而生的徽學也因此成為與藏學、敦煌學齊名的全國三大地方顯學。

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之所以“貼牌”徽州,無非也是“蹭熱度”而已。省內就曾有一地斥資80億元,打造了一個濃縮了千年徽派建築的旅遊小鎮。對此,有人認為不妥,但也有人認為,徽州被“貼牌”或“山寨”,至少説明了徽州的被重視,也在某種程度上傳播了徽文化。

然而,“貼牌”或“山寨”徽州,充其量是“形似”卻無其神韻,容易導致人們對徽州的認識淺顯化、碎片化,長此以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勢必讓外界對徽州產生某些誤解,更可能因此而把徽州推向邊緣化,而像上文那種“徽州宴”之類的名稱讓徽州因此背“黑鍋”或被“污名化”,則是對徽州不厚道的行為,值得批判。

“招牌徽州”有尷尬

高聳的馬頭牆、雅緻的徽墨歙硯,這些獨特的徽州文化元素,自然讓人一下子聯想到徽州。徽文化無疑是徽州最直觀、最生動的招牌。

1987年底,撤銷徽州地區建立地級黃山市,作為行政區域概念的徽州從此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一個“徽”字,有着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徽州,是歷史也是文化,是現實與傳統連接的不可缺少的一環。然而對多數土生土長的徽州人來説,黃山和徽州招牌都靚,舍誰都難。於是,打黃山牌做旅遊文章,打徽州牌做文化文章,自然成了黃山市的不二選擇。

對老一輩徽州土著居民特別是眾多徽學研究者來説,徽州是他們心中的精神家園,紛紛感嘆“可惜從此無徽州”。平心而論,從坊間到官方,黃山市一直以來對徽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利用都“可圈可點”。

2008年,全國首個跨省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成立,2019年升級為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 2009年,黃山市啓動徽州“百村千幢”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之後跟進實施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至今從未間斷,累計投入近百億元。在保護方面,建立徽州古建築數據庫,地方立法《黃山市徽州古建築保護條例》,明確每年6月的第2周為“古建築保護宣傳活動周”。在傳承方面,建成省級以上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傳習基地等33處,目前黃山市擁有省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數量,均位列全省各市之首。在利用方面,徽文化旅遊佔黃山市旅遊接待量約七成,其中以古建築為主要載體的徽州民宿佔全省民宿七成,成為旅遊新業態和目的地。

然而,與國內外同類城市相比,黃山市的徽學研究有“碎片化”和過度“文獻學化”的趨勢,各地對徽文化的保護利用也有急功近利之嫌,招牌難成品牌。與“貼牌徽州”相比,名聲在外的“招牌徽州”有些尷尬,由於缺乏系統性的頂層設計,招數不多、觀念陳舊,一手好牌打得不盡如人意,難免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徽州地名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們對徽州的整體認同感、忠誠度,割裂了歷史與現實的有機銜接。最直接的一點就是,許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黃山市的人來説,當下的徽州在哪裏、什麼樣的?好像誰都無法表達。

“金牌徽州”尚可期

在當下,徽州與其説是一個曾經的區劃名稱,不如説是原徽州人以及有關聯者的一縷鄉愁。

黃山建市以來,從經濟社會或法律視角對黃山更名徽州的討論,在當地一直都沒停止過。有人甚至認為,黃山市恢復徽州名稱,坐擁徽州、黃山兩大品牌,想不出彩都難。但徽州是否複名、能否複名,所涉事務龐雜,並非一廂情願即可。另外,徽州從“招牌”走向“金牌”,雖一字之差,其中前行之路漫長,也不平坦。

徽州的光環在於歷史、在於文化,但中華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在不同的歷史進程中任何一地都有貢獻、不缺自信。當然,徽州有驕傲的資本。作為區域性文化的經典之作,徽州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發展的典型縮影,其精髓是創造性和開放性的,僅一個“無徽不成鎮”的徽商奇蹟,就耐人尋味。

打造“金牌徽州”,關鍵是凝心聚力,充分展現徽州文化自信。客觀來説,徽州複名的確也是一個選項,卻也非唯一。在現實背景下,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就是一個很好平台,但不能囿於行政區域,也不能只鑽“故紙堆”。文化生態是一個動態性、開放性、整體性的系統,維護徽州文化生態就是守望徽州文化。同時,應以徽州文化聯通,增強示範區內各主體密切協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打破區域籓籬,增進情感認同、促進經濟融通。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增強徽州文化自信,核心是呵護和傳承徽州文化根脈。值得欣喜的是,在前不久公佈的 《黃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首次明確提出實施徽州文脈傳承工程,全面整理和系統保護徽州各類文化遺存,深化故宮博物院駐黃山徽派傳統工藝工作站建設,爭取設立國家徽學研究院,建設“徽學論壇”永久會址,籌辦皖南古村落文化景觀國際研討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推動黃山國際文化旅遊論壇落地,推進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徽州能否成“金牌”,有體制機制的因素,更多的還是觀念和思維。我們相信,古徽州大地,先人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一個精彩徽州,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的徽商後代,也一定能奮發圖強、重振輝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3 字。

轉載請註明: 徽州:如何從“招牌”走向“金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