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按照字典釋義,指一種盛水盛酒的陶器,如:水甕、酒甕、菜甕等。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甕中捉鱉”,用了本意“從大罈子裏捉王八”。後來引申為很有把握,要捕捉的壞人已在掌握之中。該成語出自元代康進之的《李逵負荊》第四折:“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由此,又引申出另一個形容城池附加建築的“甕城”。我沒有出過國,不知道他國的城池,有沒有甕城一説。中國著名的古城,現有古城牆留存的,基本能看到“甕城”。那便是“甕中捉鱉”的擴大版了。
中正題字中華門
古代戰爭,人最重要。秦人的軍功爵制度,就以殺敵多寡決定爵位。秦人的驍勇善戰,由此被深入到骨子裏。秦人自己也知道人的重要,秦始皇兵馬俑,用陶製傭代替了生人殉,文明的進步!
由於現在秦築的長城,已經少有殘存。當年秦王宮的古城牆,有沒有甕城好像沒看到過,估計沒有。因為“甕中捉鱉”的出現,已經是元朝。現存的大多數古城和古城牆,多數是明代的建築。
我去過的古城,建築時間最早的可能是安徽壽縣古城牆。壽縣古城像個大烏龜造型,四個城門均有甕城,絕對易守難攻。壽縣古城牆還有完好的防洪防澇措施。城門上標有歷史上發洪水的刻度,豪橫吧?滔滔洪水關在城外,城裏固若金湯。工匠的認真和設計的前端,令人感慨。我看到了城牆腳下保存至今的兩座城涵。城涵能及時排泄城內積水,保證城內安全。
我也去過平遙,站在古城的甕城,想着今天古城作為旅遊熱點,藉助了多少古人的餘蔭!平遙古城的甕城,不同於其它城市套在大城門之間,而是與大城門的朝向呈了90°夾角。這樣的設計,即便敵軍攻破甕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翁城狹窄,不利於大規模兵力展開進攻。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居高臨下四面射擊,可不是甕中捉鱉嗎?
《武經總要前集·守城》中這樣記載甕城:“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明白了。甕城是建在城門外的小城,目的是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
聽導遊介紹聚寶盆埋藏地
那天站在中華門甕城,我腦海裏泛出甕城的種種。平遙也好,壽縣也好,比之中華門甕城,簡直不值一提。朱明王朝的都城,在建設上自是獨佔鰲頭。它是中國現存最好的古城牆甕城。傳説沈萬三埋了聚寶盆才建起這座城門。埋入聚寶盆之前,屢建屢塌。或許,這樣堅固的城門甕城,也只有沈萬三才有財力建得起來。
中華門明城牆,牆基以塊石砌就,牆體中間是四級責任制的特大城磚。磚石縫均用桐油、糯米汁拌和石灰漿加以填灌,無比堅固。這是六百多年風吹雨打紋絲不動的主要因素。
整個中華門有三道甕城。下面由四道券門貫通。各券門都設有可上下啓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雙保險結構。遇敵兵攻入,將城門內“千斤閘”降落切斷退路。守城伏兵居高臨下,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一般。即便偶有人攻入第二道第三道甕城,也被各個殲滅了。
第一道城門最壯觀,分為上中下三層。現在看不到最上層的木結構三重檐歇山式鏑樓了。原建築在一九三七年冬,日寇侵佔南京時毀於戰火中。站在城牆頂上,能明顯看出曾經建築的痕跡。無論是平整度還是建築樣式,中間與四周都有差別。
中華門甕城
城門中層是磚石結構,朝北方向並列築有七個藏兵洞。最下層正中,有券門通往甕城。左右兩邊各築有三個藏兵洞。甕城的東西兩側又各有七個藏兵洞。整個甕城共有二十七個藏兵洞。有關介紹説能藏兵三千,藏糧萬擔。想不到吧,這座城門的“藏兵洞”,就是個巨大的兵庫糧庫。中華門藏兵洞是古代城門中的獨有。深深體現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明初治國理念。
有着如此出人意料的藏兵洞,在古代戰爭中既保證了物資儲備,也佔據了兵源設伏優勢。
在寒冷的季節,藏兵洞冬暖夏涼,比之外面的凜冽,一下子温暖多了。轉到城門外面,城門的石壁上,佈滿日本人為了進城發射的累累炮痕和斑斑彈孔。影視劇中的艱苦卓絕的戰爭場景,立刻出現在眼前。但是,城牆至今屹立不動,小丑們遺臭萬年。
能夠在槍炮的轟擊下固若金湯,得力於砌城牆的堅固。中華門城牆磚,每塊長四五十釐米,寬二十釐米左右,厚度大約十釐米。其中一個藏兵洞,現開闢為城牆磚博物館。看着每塊重量二十公斤左右的大磚頭,想象古代工人們一塊塊壘築的艱難困苦,實在太不容易了。
中華門城牆磚上“劉德華”
比起最後一道工序,燒製這些大磚頭,更能體現責任到人的重要。中華門的城牆磚製作,由京師工部、京師駐軍及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京師四地共一百二十五個縣承擔,藉助長江水路運送到南京,保證城牆建築材料的質量和供給。
順便説一句聚寶盆。雖然聚寶門的聚寶盆是傳説。但是導遊説,經過探測證明,在第一道甕城東邊,真的發現了聚寶盆。管理方今年本來想在聚寶盆上面建一座寶塔,因為疫情停止。現在,聚寶盆上面有個像井蓋一樣的標誌。
另一個藏兵洞,有文創“聚寶盆”銷售。“聚寶盆”有大有小,共同點是價格不菲,但是裏面的文字倒是挺有看頭。據説聚寶盆有“聚寶、辟邪、修德”的功能。
説回甕城的甕。甕的登峯造極,當是唐代的酷吏來俊臣,他獨創了“請君入甕”的刑罰,終究讓自己成了甕中的一道菜。
甕城藏兵洞
今天生活中 我們還會用到甕。寒冬醃製鹹菜雪菜的罈子,就是古代的甕。如是而已!
甕城,像甕的城門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