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科學全面保護成效初顯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休閒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一時間,羣峯競秀、林海氤氲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已是層林盡染,東方鈴蟾、花背蟾蜍、極北小鯢等珍稀動物漸次從山林中走出,尋覓適宜的河流、濕地,為為期一冬的蟄伏做準備……

秋季的地下森林五彩斑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 供圖

在這片被稱為“物種基因庫”“天然博物館”的温帶針闊混交林區域,大量物種棲居於此,而其中,尤以東北虎、豹最為出名。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東北虎、豹數量已達到50、60只,新繁殖幼虎10只以上、幼豹7只以上。

瑚布圖河風光。付明千 攝

這一切,緣於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在創新體制機制、科學全面保護等方面的積極探索。成立一年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秉持“保護第一、統籌規劃、分級管控、政府主導、創新機制”五大原則,明確了在由管理局、分局、保護站三級垂直管理,中央直接管理的體制機制,推動保護地整合與聯合執法,打造完善的管護體系和科學管理手段,並從資金、法制、科技、決策等層面推進支撐保障,已取得初步成效。

林科軍警民開展聯合執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 供圖

創新體制機制 完善聯合執法

用“眾山皆有之”來形容我國東北虎豹曾經的生存狀況,毫不為過,然而,隨着人為活動的增加與森林的消失和退化,野生東北虎豹種羣和棲息地陷入了急速萎縮的困境;不僅如此,涉及地域廣泛、保護及管理條塊分割等問題,也曾一度阻礙了東北虎豹的保護工作。

為此,我國於2021年10月正式設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一年來,該國家公園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園區管理,一方面搭建中央直管三級垂管體制,保證權責明確;另一方面迅速整合保護地,為聯合執法提供便利。

按照“央地共建”原則,國家林草局與吉林、黑龍江兩省政府建立局省聯席會議機制,組建協調推進組和工作專班,研究解決重大問題。虎豹局與國家機構編制研究協會、吉林大學等單位合作,共同研究了多套“三定方案”,明確了在體制上實行三級垂直管理,即管理局、分局、保護站,由中央直接管理。

體制機制建設中,統一的規劃顯得尤為必要。為進一步整合各類自然保護地,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制定各類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整合方案,各保護地與各分局管理機構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體制,原管理機構職能與新掛牌的各分局職能合併;對區劃到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外的原有自然保護地進行科學評估,不具備自然保護地條件的,調整出自然保護地範圍,為地方政府預留髮展空間。

實施全面保護 強化支撐保障

良好、安全的生存環境,是東北虎豹迴歸的關鍵,而這其中,完善的管護體系和可持續的科學管理手段顯得尤為必要。

為實現對區域內的科學全面保護,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將自然資源管護作為一項核心任務,依託現有管護隊伍,建立了管理局-分局-林場“三級網格化”包保體系,做到責任上圖、制度上牆;持續開展清山清套專項行動,建立第三方檢查機制;構建全局統一的SMART巡護管理數據庫,建立林場-分局-管理局信息管理架構,實現數據庫終端扁平化接入,巡護數據整體化分析。

監測相機拍攝的東北虎。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 供圖

強有力的支撐保障,也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穩步健康發展助了一臂之力。在資金保障方面,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建設、管理和運行等所需資金均已納入中央財政支出範圍;在國家林草局領導下,虎豹局制定辦法制度34項,為科學保護、依法保護、規範保護提供了法制保障;在科技保障方面,投資4.66億元,建設了覆蓋近萬平方公里的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實現對野生東北虎豹及其棲息地實時監測;同時,充分發揮各界專家智囊團作用,吸收動物保護、生態治理等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100餘人,組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專家智庫,切實提升科學決策水平。

如今,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自然生態系統得到整體保護和修復,支撐保障體系逐步建立,森林蓄積量由2.12億立方米增加到2.23億立方米;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種羣數量穩定增長,達到了生態改善、虎豹歸山的效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居民生產生活的關係,維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並永續發展,推動東北虎豹跨境保護和國際合作,為構建中國特色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貢獻。”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