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鄢陵人,每天早上發佈鄢陵大事!
鄢陵縣城的小東街和小北關
左玉鋒
經過明清兩代多次擴建和重修,到解放前夕,鄢陵縣城已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縣城的基本格局與規模:縣城方正、有東、西、南、北四條街、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明代東門曰陽和、西門榮樂、南門長寧、北門永安。明嘉靖三年(1524年),鄢陵知縣尹尚賢在主持重新修建城牆的基礎上,在四個城門皆設重門,並先後在四門設樓櫓懸橋(俗稱吊橋),使之成為防禦匪寇的關隘,故形成了人們口頭所稱的東關、西關、南關、北關。
從明朝的縣城圖上可以看到,在東門陽和門南側和北門永安門西側還各開一小門,稱為小東門、小北門。與這兩小城門對應的有兩條街道,即現在還存在的小東街和小北街。
在鄢陵從前流傳着一種説法,説小東街是明朝時為便於梁廷棟(明兵部尚書)到城外泰山廟上學所開。從明嘉靖年間縣城圖上已有小東門來看,這種説法是錯誤的。小東門至少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知縣史文彬重修城牆時即已存在,而梁廷棟是在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的進士,也就是説梁廷棟在鄢就讀前幾十年就有小東門了,不是專為便於梁廷棟讀書而開設。倒是當時小東門正對城東的東嶽廟,紀念鄢陵鄉賢陳寔的德星台也在小東門外,若説是為了民眾到東嶽廟祭祀或便於文廟士子拜祭陳寔而設小東門倒能説得通。
開設小北街和小北門的原因,清嘉慶年間知縣吳堂的解釋是"為居民薪水出入之便",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明清時期時縣衙設在縣城北部偏西位置(現鼓樓廣場及以北),倉廒設在小北街路西現在上倉的位置,開設小北門是為了便於為縣衙一干人等運送給養、便於民眾繳納糧餉,同時便於官吏公幹後出城休息遊玩、便於官員眷屬去乾明寺上香而設。
小北門與小東門還有一不同之處,小東門外不稱小東關,而小北門外則稱小北關。現在乾明寺以東、北關大街以西的地方稱小北關,以古汶河為界又分為小北關河西、小北關河東。這説明小北門在明清時期也設有"樓櫓懸橋",是一小型關隘。
明朝嘉靖到萬曆年間,鄢陵文風特盛,曾出現過"一榜五進士"和"朱明天下鄢半朝"的盛舉。到了清朝特別是清後期,鄢陵科舉式微,一些風水先生就鼓譟説是小北門漏氣,不利科名。一些紳士信以為真,多次上諫縣太爺要求杜塞小北門,重振科舉雄風。時任知縣吳堂儘管不全相信此等説法,但也不忍坐視鄢陵士子終日苦讀屢試不第,就姑妄信之,捐俸十金,命博士弟子員張鳳翔主持堵塞小北門事宜。鄢陵諸紳士看到父母官為自己子弟的功名捐俸,也紛紛捐資。不過當時官民也都感到小北門通行已久,一朝閉塞,居民出入確實非常不便,於是議定在小北門外城壕以北"築屏垣以蔽之"。
小北關撟年久失修,朽蝕嚴重。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官民主動捐資,拆除七里河橋(七里橋)石頭,創修小北關石橋。
也許是縣府設於城北偏西的緣故吧,小北街、小北門、小北關儘管不是大街,不是正城門,而在明清兩代在鄢陵縣城也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