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搬螃蟹
2021年的首徒,40名徒友接力巡河,走上了2017年12月9日伊始的“沿着綦江河,走回綦江城,尋蹤入綦始祖腳跡”活動第四段之“西湖——賈嗣”。
石達開兵敗奔溪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河邊茂密的竹林裏。可惜,石部嫡系汪姓統領輕信當地鄉紳陳麟圖、團保江元興等人的談判邀請,赴了場鴻門宴而被一鍋端。石達開又犯了顧尾不顧頭的大忌,率兵下山營救時又被清兵“振武”“安定”營端了老巢小水坪寨,一舉收復了金紫坪。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嘆今朝,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綦河一碧洗清秋,綦走繼續向前去。
賈嗣老街,順河就勢“曲隨彎”,老巷老石板,老牆老房子,滿眼土灰在這裏叫簡單明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標語依然清晰可見。逐漸淡去的語錄門,小橋邊老屋山牆上醒目的“毛主席萬歲”,記錄着那段特殊的歲月。
人民街84號,靜蓮寺的招牌,感覺掛在人居宅,對聯地氣惹人愛:佛光普照萬民安康綦水長流風和日麗,國運昌隆千帆競發駱騋起伏人傑地靈。樓下佛祖香火繚繞,樓上凡塵百態盡演——真佛在賈嗣再次鼓勵綦走:這才是福滿人生的佛祖追求,這才是人與佛的和諧共處。“與佛像同框都忌諱”的“偽信徒”,不知是否會露出一臉尷尬。
在老街中穿梭,於我們外來客,既不單調又不乏味,反而湧上一股捉摸不透的神秘感覺。特別是“綦江鐵鍋鄧家刀”的招牌,猛然間提醒了我們一行綦走人:
綦江,偉大的母親河,滋養的不只是我們綦江行政區域內的人。
從貴州習水仙源大獐村的一口水井伊始,流到江津支坪王爺廟匯入長江的220公里河長,702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水流有痕,蒼帛添彩。
無論她曾經叫夜郎溪、僰溪,還是叫南江,無論1998年、2020年先後205.21米、205.43米的紅黃洪水位有多麼觸目驚心,有多少家園被摧,都改變不了母親愛我們,我們愛母親的事實。
這段綦江河,灘寬浪平,翠竹叢生,西岸村落,星星點點。偶有家鴨,三五成羣,自在飄遊,恬靜自然。偶有頑皮的,讓鴨腦殼鑽進水裏,抬起頭來,呱呱呱又叫上幾聲,給綦河又平添了幾分和諧之美。
快看——中華秋沙鴨!
順着徒友的手指方向,河中間的灘塗上,綦走人遠望過去,有兩隻似鴨非鴨,似鳥非鳥的小精靈。或全身黑白相間,或褐灰中間插白色橫斑。眼尖的,還看到了紅色的扁嘴和腿腳,頭頂的長羽向後上伸展,形成冠狀。
據早知早覺的徒友瞭解,這就是中華秋沙鴨。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已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稀有種類,還列入了《華盛頓公約》附錄I級保育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早在10多年前,鳥類愛好者就在綦江城附近及以下河段偶有發現一兩隻。只是那時,綦河上的撒網打魚,挖沙機的日夜轟鳴,總是擾着難得的“貴客”,得不到安寧的它們,也只有在難得的日子偶爾出現在沿河兩岸人們的視野。
近幾年,隨着人們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逐漸提高,綦河生態環境的繼續整治,綦河畔的鳥類愛好者們觀察到的中華秋沙鴨數量也超過歷史記錄,據説已經達到了20只。
中華秋沙鴨屬於候鳥。繁殖地在中國東北及以北的西伯利亞、朝鮮北部等高緯度地區。越冬地主要在江蘇沿海及長江以南的洞庭湖等地,偶來西南、華東、華南及東南亞等地越冬。
通常,中華秋沙鴨都是以家族方式活動,只在遷徙前才集成大的羣體。一旦遷徙到目的地,就很快從集羣狀態散開,以家族和雌雄配對的方式活動,家族間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也許就是今天綦走路上沒看到一羣壯觀而只遠遠看到兩隻的原因吧。
2020年10月31日,綦江城也迎來了一羣不遠萬里遷徙到南方越冬的紅嘴鷗,刷爆了我們綦江人的朋友圈,為綦江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紅嘴鷗畢竟只是路過綦江,短暫歇腳。而中華秋沙鴨卻是連年來綦江“置業”抱團取暖,理應更受到我們這些綦江世居主人的歡迎。
綦走相信,隨着《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的落實,綦江河將越來越成為“中華秋沙鴨”中先知先覺者投資“過冬房”的理想棲息地。綦走相信,這羣珍貴的客人到來後,會秉承入鄉隨俗的態度,慢慢地與家鴨串門認親,在睦鄰友好的祥和氛圍中,一同理毛震翅。也許,還會像我們入川始祖那樣,他鄉終成為故鄉,孕育出“中華綦江鴨”的新品種,豐富鳥類大家庭呢。
綦走的目的是爭做健康的主人,在未知的路上探索,發現最美好的自己,拋棄坎坷與艱辛,享受這美好而安靜的世界。
本次活動,午餐花絮,再次證明:隨着綦走的路越來越長,遇到莫名其妙的事會越來越多。不過,綦心綦走人,仍然會坦然面對,一笑置之,“內省”成長:
知事曉事不多事太平無事,
忍人讓人不欺人方可為人。
且靜坐撫良心今日所謂何事,
莫亂行從正道前路自遇好人。
(中華秋沙鴨近圖特寫來源於深入綦河拍攝的資深觀鳥人@雪之狐和@湯姆,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