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來鄱湖赴一場候鳥約會

12月11日至13日,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將在九江、南昌、上饒舉辦。這是我省第二次舉辦該活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充分釋放鄱陽湖豐富的生態、人文等資源優勢,把活動辦得更好、更精緻、更有影響力,打造我省綠色生態品牌的一張亮麗名片。

與第一屆相比,第二屆觀鳥周活動有哪些新亮點?籌備情況如何?12月5日,記者前往本屆活動主會場——“中國候鳥小鎮”九江市永修縣吳城鎮,沿着觀鳥路線探營。

今冬,來鄱湖赴一場候鳥約會

鄱陽湖候鳥振翅起飛。葉學齡攝

63.7萬隻越冬候鳥已抵鄱陽湖,今冬候鳥食物充沛

9月11日10時25分,飛抵鄱陽湖的4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成為今秋首批湖區越冬候鳥,越冬遷徙大幕就此拉開。11月28日的監測顯示,抵湖候鳥已有63.7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省鳥白鶴3500餘隻。據預測,到本屆觀鳥周活動舉辦時,湖區候鳥數量將達峯值,可能突破70萬隻。

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邱水文表示,全省林業系統組織精幹力量深入湖區持續開展“地毯式”巡護,形成交叉重疊的巡護網,實現巡護區域全覆蓋,確保候鳥在江西平安越冬。

來鄱陽湖“做客”的候鳥這麼多,它們的食物充足嗎?

“今年湖區候鳥數量比往年更多,尤其是天鵝和雁類較多。”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鄱保局”)四級調研員吳建東説,鄱陽湖水位高低和變化節律,會影響到部分候鳥食物水草的生長。為了迎接觀鳥周到來,該局已從10月下旬起啓動緊急部署,密切關注湖區鳥類分佈及保護區內棲息地變化情況,並採取積極應對措施。

“今冬候鳥數量增多原因有兩個,一是湖區水位低,裸露灘塗面積大,加上氣温偏高,草洲上候鳥食物比往年更多;其次鄱陽湖退捕禁捕成效明顯,魚類資源豐富,湖區人為活動大大減少,候鳥‘膽兒’更大了,更多候鳥前來越冬。”吳建東説,圍繞本屆觀鳥周活動舉辦的時間節點,鄱保局將逐步把水位調控至最適合位置,保障候鳥整個冬季食物無憂。

“我們也做好了極端天氣下的應急預案。如果候鳥缺食,我們將在保護區內一些子湖泊進行鳥食投餵,包括稻穀、蓮藕等。現在看來,應急預案估計用不上了。”吳建東説。

新增4個觀鳥點,對原有仿生觀鳥亭進行升級改造

據悉,本屆觀鳥點達到了15個,其中九江有6處:永修縣吳城鎮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廬山市沙湖,柴桑區東湖,都昌縣朱袍山;南昌和上饒分別有5處、4處,比首屆新增了柴桑區東湖、都昌縣朱袍山、餘干插旗洲和康山大堤4個觀鳥點。

當天,記者在吳城看到,第二屆觀鳥周活動基本準備就緒,主辦方對原有仿生觀鳥亭進行了升級改造,以候鳥羽翼為靈感,集展示體驗、會議住宿、旅遊服務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活動主場館——(中國)鄱陽湖生態文明會展中心已建設完成;以濕地候鳥為主題的高標準生態文明研學基地也已建成。

“每個觀鳥點都新增了多個高倍望遠鏡,貼上了20種常見候鳥外觀、習性的介紹牌,通過中、英、日、韓四種語言展示。每個觀鳥點配備3名中文和1名英文講解員、3名安保和3名保潔人員。”永修吳城候鳥小鎮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佳稱,目前觀鳥點內都配備了專業化觀鳥設備,外部有相對隱蔽的觀鳥棧道,外觀上鳥蛋、鳥巢造型以樹木、藤條“偽裝”,力求設計造型自然,不打擾候鳥棲息。休息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更加完善,完全能滿足活動期間各類型車輛停放。

疫情防控舉措進一步落細落實

據悉,受疫情影響,我省對本屆觀鳥周活動的嘉賓邀請進行了慎重選擇,但總體仍延續了首屆活動國際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特點,邀請了600餘位國內外嘉賓,包括部分國家駐華使節或代表、國際組織駐華代表等。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省緊緊圍繞“防、控、保”三個環節,將疫情防控舉措進一步落細落實。不僅對先期進入的建築、裝修工人進行核酸檢測,還要求所有參加活動人員自活動日前14天起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在報到前48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做到進門時測温、查碼、驗行程等。省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已在主辦地各賓館(酒店)設置醫務室、隔離室,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讓嘉賓和遊客安心、舒心,盡情感受候鳥天堂之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8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冬,來鄱湖赴一場候鳥約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