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説:“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學”,所以對一些古代文學裏的精品,我們在繼承的時候顯然也是需要甄別。
以唐詩為例,《全唐詩》是清康熙年間10位名家收集了數萬卷古籍資料,整編而成,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自然不可小覷。但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其中也收錄了很多愚昧、俗氣的作品。這些作品除了歷史學的朋友做學術研究外,是否適合詩詞迷和中小學生讀,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但“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學”,是否意味着不符合唯物觀的作品,都應該刪除從課本刪掉,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説的這篇《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湯問》,而《列子》又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哲學著作,相傳是列子及其弟子等人所著,《愚公移山》正是其中的名篇,入選課本多年。
但是近些年來,這則寓言是否該從課本里刪除,成了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大詩人席慕蓉就曾指出,她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種遇到山就覺得它擋了自己的路的行為,顯然是不環保的,所以她認為這樣的寓言不應該留在課本里。
對於她這一觀點,多數網友都是不支持的。畢竟咱們不能以現在的環保觀,去看過去的作品,而且它要表達的重點,是做人要有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如果非要扯到環保,那王維的“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也不用讀了,《金縷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也不用讀了。
但支持席慕蓉的網友其實也不少,他們甚至拿另一些專家的觀點來説事。他們認為對於《愚公移山》有微詞的,不只是席慕容,早在多年前著名文學家、北大教授金克木先生,也曾提出自己的觀點。金克木先生與季羨林等人並稱為“未名四老”,一生著作等身。他對《愚公移山》的觀點是這樣的:
著名的愚公移山故事,在《列子》裏只是證明愚勝過智,神也怕人愚笨得挖山不止。‘力’起了作用,用的可是笨法子。結果也不過是神把山搬到別處去堵別人的大門而已。
金教授是一個很懂哲學的人,對於《列子》他認為講的主要是自然無為的價值觀。所以金教授也指出:
在《列子》的價值觀裏,努力常是白費,結果往往和預料相反。
這種理解是什麼意思呢?説通俗一點就是,在《列子》的觀點裏,愚公如果僅靠自己努力,其實是沒有用的,也是白費的。他移山這件事,重點在於感動了天帝,這才使事情得以解決。《列子》本身就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講究的確實偏向自然無為。
而金教授指出的這件事的結果,説的也是大實話。愚公努力移山,是為了方便自己以及子孫後代,但天帝最後並沒有把讓山消失,而是把它們一座移到了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拋開這件事對愚公個人的意義,從移山的整體意義上來看,它仍是自然無為的價值觀,人的努力仍然是白費,畢竟山只是移了,並沒消失。
類似金教授這種解讀,我國哲學史學家嚴北溟先生也是有這樣的傾向的。他曾在《列子譯註》裏提到:“愚公移山原意在於打破世人急功近利眼胱,應像愚公那樣忘懷以造事,無心而為功。”雖然嚴先生肯定愚公的所作所為,但這個評價強調的仍然是道家的自然無為。
這一套理解方式,到底有沒有問題?只能説是見仁見智了。因為對儒家、道家、法家等經史典籍的理解方式,專家們都有自己的意見,誰都很難説服誰。特別是關於《列子》的很多爭議,都已經存在上千年了。
但是以上,不能成為將《愚公移山》不適合孩子們讀的理由,事實上,這二位專家教授自己也沒有這樣説過刪不刪的問題。作為文史專家,這兩位教授這樣去分析和解讀,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這本身就是他們的研究方向。
咱們要明白,一個文學作品自誕生之日開始,它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它會不斷被重新解讀。不管列子及其列子寫《愚公移山》時,是否真的是強調自然無為的哲學。但它傳到了近現代,就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愚公移山》自入選課本以來,一直是被解讀成做人要有毅力、要堅持不懈,這種精神感染了幾代人,這也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
對於這樣的寓言,不管是像席慕容一樣,非得扯到環保,還是非得扯到它包含了
幾重
哲學思想,對學習它的中、小學生來説,顯然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更何況,這篇寓言之所以入語文課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本身是一篇文學性很強、結構嚴謹,生動有趣的文學作品。刪了它,是一種損失。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