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聲音,

只是一個物理概念嗎?

當它和空間環境緊密相連時,

何嘗不是一種文化的象徵?

隨着楊浦舊改徵收工作的推進,定海路街道的成片二級以下舊裏迎來了舊改“陽光”。可是,當里弄一個個被拆遷,帶走的不僅是年代久遠的建築,還有隨之一起消失的“里弄聲音”。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日前,一場在定海路街道第四睦鄰中心舉行的“楊浦濱江石庫門裏弄聲音生態文化共創項目”將目光聚焦到了那些即將消失的里弄聲音上……

里弄聲音生態文化共創項目

究竟要如何開展?

如何讓更多人蔘與進來?

收集到的里弄聲音,

最後將以何種形式呈現出來?

10月31日,社區居民、院校師生和企業白領十餘人相聚在定海路街道第四睦鄰中心。為了讓大家對項目有更直觀的感受,現場首先組織了一次聲音體驗活動↓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參與者兩人一組,一人矇眼,一人引導,到居民區中去尋找、捕捉聲音。一番體驗下來,大家收穫也各有不同。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鄰里鄰居做飯聊天的聲音,老房子拆遷前,是能聽到這些聲音的,現在搬了新房子,隔音措施都比較好,這種聲音已經消失了。”

“十七棉第二居民區年代比較久遠,現在住在這裏的也都是一些老人家,但在體驗的過程中,我能夠聽到老人在打拳、爺叔們在踢球……歷史的厚重之音與充滿活力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感覺整個社區文化一下子豐富起來了。”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身臨其境的體驗,也激發了參與者們進行聲音創作的靈感。在隨後的活動中,從舊改基地收集到的廢舊軟管、晾衣架、擀麪杖等,都變成了大家手中的“樂器”。大家嘴裏打着節奏,手中或敲打、或搖動老物件發出聲響,一段即興的旋律就這樣誕生了……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過渡博物館”,

將這些記憶拼貼起來……

記者瞭解到,基於舊改,街道和第四睦鄰中心開展了共建“過渡博物館”的活動,通過各種方式來努力留住關於老城區的記憶,本次活動就是其中一個子項目。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對於收集到的舊物,我們已經開展了‘拆遷記憶拼貼’活動等創作,這些作品以後都會在我們的博物館裏展出。”原心社區服務中心發起人吳秋玲介紹道,“在這個項目中,收集聲音這個動作其實很簡單,但我們不是單純的收集而已,而是要創作,就是通過體驗社區聲音,大家來共創,一起去探討石庫門聲生態文化的傳播形式,‘頭腦風暴’出將來博物館裏呈現聲音的形式或裝置,這樣才有跟居民共建一個博物館的感覺。”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接下來,項目還將繼續組織各方共同走進里弄開展聲音收集活動,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些聲音在“過渡博物館”中的“新生”。

文字/攝影:楊曉梅

攝像:郭心華

編輯:吳百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87 字。

轉載請註明: 捕捉“老聲音”,迸發新靈感,“過渡博物館”留住老城區記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