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齊河城,位於黃河左岸,臨黃堤下,隔河與濟南市相望。地理座標:東經116°47′,北緯36°42′,居縣境中部偏北。
齊河舊城初名耿濟,又稱耿濟渡,東臨濟水。因東漢初年大將耿 討伐張步由朝陽橋渡濟水,首拔祝阿以定國基而得名。唐設耿濟鎮,屬祝阿縣。宋改稱濟河鎮,繼稱齊河鎮,屬禹城縣。1130年(金天會八年)升鎮為縣,始築城池。城周長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三尺,頂寬一丈,根闊二丈二尺。城門樓四座,鐵裹門八扇,東門名“臨濟”,南門名“瞻岱”,西門名“康城”,北門名“拱極”。角樓四座,墩台八個。城外設隍塹,周長六里。歷六百年,屢經重修或補修。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改土城為磚城,周長八百零九丈三尺,高二丈。頂寬一丈四尺,根闊二丈四尺,城門樓四座,東門名“朝陽”,南門名“迎薰”,西門名“阜成”,北門名“拱極”。馬道門四座,炮台八座,並浚挖隍塹。施工歷一年零十個月,耗白銀48500兩。
城東大清橋橫跨大清河上,建於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為九省通衢之咽喉。當時,朝廷命山東巡撫沈應龍徵九縣伕役,委濟南同知王應乾督修。發帑金17000兩,歷八年竣工,實耗銀23萬兩。橋九孔飛跨,勢若長虹。邊置狻猊欄柱,東西橋頭建坊,一額書“大清橋”,一額書“濟水朝宗”,名聞遐邇。清朝詩人查慎行有“風柔自覺輕衫便,山近微嫌濕翠多。日暮大清橋畔望,一叢春樹雍齊河”的詩句。至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奪大清河入海,橋被水覆。此後,在橋遺址一側設渡口,百餘年來,為省城連接魯西之要衝。
城內建築至明代已各具風格,殿閣亭坊錯落有致。定慧寺為明永樂帝敕工部官員率內廷工匠而建,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時稱濟南府第一名剎。建國後曾於1959年修葺一新,列為縣重點文物。寺內釋迦牟尼像為銅鑄坐佛,高2米餘,重2500餘公斤,惜毀於“文化大革命”。另有祝阿牌坊、恩榮坊、文昌閣等,扣裝精妙,1959年修繕後列為縣重點文物,遷城前拆除。
齊河城歷經兵災戰亂,至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城垣四周諸多坍塌,雉堞、譙樓傾危不整。1933年曾予修復。時城內有東街、西街、南街、北街、縣治西、晏城驛街、南門內東、舊教場、城內西北隅、後倉街、城內東北隅、馬場衚衕、西門內北等不規則街道,設東關、西關、南關、北關4集市,城區面積1平方公里。1937年11月16日,齊河城被日軍侵佔,城內建築物多遭破壞,四城門時常緊閉。日軍投降後,國民黨軍隊搶佔齊河城,並將西、北城門諸死設防。1948年9月17日,人民軍隊解放齊河城,即開西門,復修城內建築物。是年底,齊禹縣民主政府定駐於此。
1949年城區非農業人口380人。1950年,齊河縣人民政府定駐。之後,各項事業發展迅速,工廠、商店、文化教育設施相繼興建,城牆漸被拆除。1954年初,城內分東南街、東北街、西關街、西北街、西南街、北關街等6個行政單位,計754户、3013人。農曆四、九大集,一、六小集,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齊河舊城址緊靠黃河左岸,黃水自西南翻滾而下,繞城半周(東門外堤距僅465米),河水高懸,地處險要。1971年國家水電部批准興建山東黃河北岸齊河展寬工程。1973年國務院以國發(1973)30號文件批准齊河縣城遷往晏城。時,城區面積2平方公里,建築面積212922平方米,城鎮人口989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774人,有駐軍、工廠及企事業單位71個。城區大部居民隨遷,農户在臨黃堤外側修房台定居,分為北關、西關、西北街、西南街4村。歷800餘年的齊河舊城廢。(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