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在青島李滄虎山來來往往的居民和遊客經常談論一個“傳説”:山頂上有個洞,洞裏啊,住着一個人,“就像孫悟空的水簾洞,裏面有山泉水。”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有人説

神秘人在此住了20多年

也有人説

只住了兩三年而已…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大夥説得有鼻子有眼

記者也想去一探究竟

在距離山底五層樓的高度

果然找到一個山洞

↓↓

遠遠望去

洞口有一棵樹堅挺地活着

洞裏掛着一件白襯衫

還有一對小葫蘆

↓↓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可是山體陡峭

根本無路可走

只有一根繩索掛在外面

神秘人真的住在這兒嗎

正説着

附近一居民朝山洞大喊:

哎,睡着了嗎?

不一會兒

一條小狗跑了出來

後面跟着一名瘦削的男子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一個正當年的小夥子

怎麼隱居在山洞裏?

男子説他是江西人

今年36歲,姓劉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他患有心臟病

因為山洞裏很安靜

所以選擇在此養病

這一住就是七八年

還收養了很多流浪貓狗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小劉説

人要活得簡單一點

他的要求就一個字: 靜

山上空氣好、很安靜

他爬了半年山之後

心臟病緩解了不少

都沒有再吃藥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小劉背井離鄉

跑到外省的山洞裏生活

家人知道嗎?

他默默説了一句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咱就別提了…”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隱居後的小劉

過去了原始人的生活

食材和水

都是從山下扛上來的

小劉説

野外生存最重要的是燒火

這樣不僅能防潮

還能防蟲子和蛇

現代都市的人們

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

這一點

小劉倒是看得很透徹

手機這東西,就用來接電話,用磚頭機生活,活得很輕鬆,有很多時間去鍛鍊、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用智能手機,這一天下來就是玩手機,啥也幹不了。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可是最近

小劉有了很大的困擾

行蹤暴露後

大家經常對着山洞問候他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大家的心意我心領了

其實我最需要的是

靜一靜…”

説回正題

小劉居住的山洞

原本是幹啥用的?

附近居民説:這是防空洞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虎山路街道武裝部部長表示:防空洞屬於他們警備區管理。去年天冷時,考慮到安全,街道找來了救助站和派出所,去現場勸過小夥子,但他不肯走。今年他們準備再聯繫相關部門,儘量把小夥子勸下來,再把洞口封上。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小劉隱居是為養病,自由安靜地生活,也有人隱居是為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業。

延伸閲讀

90後小夫妻結廬人境的“隱居”生活

管永雙和妻子李雲杉都是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學的工藝設計陶瓷專業,同班同學,標準的90後。

上學時,管永雙第一次跟隨老師到榮昌採風,就被榮昌上好的陶土驚豔到了。

“這裏的陶土細膩,能做出上等陶藝作品。”於是,2014年畢業後,管永雙和妻子毅然來到榮昌區專心陶藝。兩人開始在一家制陶廠做設計,工作之餘師從榮昌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俊德,學習榮昌陶的製作工藝。

一年後,小兩口在安富街道通安村的一個山坡上租了民居,改造成工作室開始自己燒窯製陶。

重慶榮昌陶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坭興陶並稱“中國四大名陶”,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紅如棗、亮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特點。一件榮昌陶器製作需經過制胚、裝窯、燒窯三個部分,歷時三個月時間。

在我們來的前一天,小兩口剛剛將製作好的1000多件陶胚放進窯裏燒製。他們採用傳統的柴窯燒製,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需要日夜不停地守着窯,添加柴火,並且隨時關注窯裏的温度變化。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種類、温度變化、天候的狀況、空氣流量等細微因素,都會影響窯內作品的色澤變化。這些既需要技藝和經驗,也需要汗水和毅力。

我們見到管永雙時,他剛剛守了一個通宵,妻子李雲杉搭個板凳坐在窯前,邊添柴火邊聽丈夫給我們講榮昌陶的製作技藝。

添柴火的洞口,距離她只有一米多的樣子。那時户外的氣温雖只有10來度,但是隻穿一件襯衣的李雲杉依然額頭汗水直流。“要是夏天,衣服一天都是汗水泡起的。”

沿着燒陶的工作室往上走上大約兩百米,一座青磚綠瓦的小院掩映於一片橙林之中,這是夫妻倆的“通安小棲”,現在被他們設計成了陶文化主題民宿,“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喜歡,發現榮昌陶的美。”

進得主廳,茶室裏擺滿了精美的榮昌陶工藝品,來訪客人可以收藏喜愛的陶藝品,也能夠親身體驗製陶燒陶的樂趣。

除了製陶愛好者的到訪,平時通安小棲只有夫妻兩人。加上製陶時間長,離不開人,夫妻倆也極少外出,過着“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的“隱居”生活。

“並不會覺得辛苦或者孤單,反而會很享受。”李雲杉説,“安安靜靜做陶,認真做自己喜歡事,完成自己滿意的陶藝作品,就是非常令人開心的。”

來源:綜合齊魯晚報網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

流程編輯:u00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1 字。

轉載請註明: “山頂洞人”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默默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