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南粵先賢和抗疫英雄作畫:每個人都是時代的記錄者
自西進入珠水環繞的二沙島,沿廣州最美的江岸風景線一直東去將至末端,一片別樣的風景區展現眼前。所謂別樣,是這裏有陳設有數十座神態各異的南粵歷史人物塑像,被命名為南粵先賢雕塑園。
陳漢翔,“五零後”廣州人。三年前,他用漫畫形式將兒時經歷過和看到過的生活畫面記錄下來。兩輯漫畫在本地公眾號和報紙上先後刊出,贏得許多廣州街坊的認同與叫好。今年,他又通過自己的方式將雕塑園的塑像搬上了畫紙。
用畫作記錄南粵先賢羣像
有2000多年曆史的廣州為中心的南粵大地上,上演過許多鴻篇偉業,孕育出過許多英雄偉人。陳漢翔説:“過去的歷史豐厚了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今年,我們跨越這場疫戰的坎坷,再次反映出我們民族自強自立的信念。”正是這種民族自豪感觸發了陳漢翔把目光投放在這些雕塑之上。
南粵先賢雕塑園有廣州市人民政府留下的一段銘文孫中山、馮如、楊孚、阮元、梁啓超、吳研人、鄧世昌、黃遵憲、陳啓沅、居廉、丁日昌、鄒伯奇、馮子材、居巢、梁廷枏、張維屏、袁崇煥、屈大均、陳子壯、湛若水、容宏、黃佐、慧能、冼夫人、文天祥、陳文玉、張—之洞、康有為、朱執信、劉永福、鄭觀應、崔與之、翁萬達、陳獻章、張弼士、蘇六朋……:南粵大地,九州之南,日月交會,陸海相連,山川奇秀,民樂天而勤奮,士足文而多智。自秦至今,人文鬱盛……。創作這批雕塑作品的廣州雕塑院藝術家們以自己嫺熟的藝術語言,詮釋着對南粵先賢們的品讀與理解。
“以經過創作的繪畫形式再配上人物介紹文字,會產生新的、有意味的形式。”陳漢翔解釋道,自己試過用不同的畫法處理手法來表現,最後確定用速寫形式來繪畫。“修改,再修改,甚至重畫,整個過程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他希望自己的畫能使這批十年前誕生的雕塑作品有一個新的視覺呈現。
什麼也壓不垮中國人民!
在陳漢翔看來,“傳承民族傳統,歷史上南粵先賢正是憑籍這種信念走出自己的路,書寫出南粵大地的進取篇章。今天的我們,仍然需要秉持這種正氣精神砥礪前行。”
“當年我們戰勝了‘非典’,主要依靠的還是民族智慧與民族力量。”他回憶道,“當年,我很慶幸能為廣東的抗疫英雄們拍攝了一首MV。”2003年,當時還是影視人的陳漢翔,為佛山電視台執導製作了一首粵曲MV《白衣風采》。
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疫戰英雄
17年後的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來襲。陳漢翔還記得,自除夕夜派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開始,廣東先後有兩千多名醫護精英奔赴疫區。他們捨生忘死、義無反顧的正義氣概感動了全國人民。陳漢翔用凝重的畫面,為勇挑重擔的鐘南山院士而畫,為犧牲在前線的援鄂英雄王爍而畫,也為服從大局、聽從指揮的南粵民眾而畫。
“我在這幾幅插畫形式的記錄創作上,採用了甚於寬銀幕電影畫面那種狹長的構圖,用強烈的黑白反差來營造畫面的份量感。”他希望能以此記錄出英雄們所處的特殊時期的氛圍,向我們的民族致敬!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親歷者,也是記錄者,我的方式就是讓畫面去説話。”從廣州記憶漫畫到製作粵曲MV畫面,從雕塑園羣像速寫到抗疫英雄繪畫,這些都是陳漢翔對身邊生活的記錄與表達。“構成這些畫面的思想內涵,就是我們對民族精神的弘揚,對民族文化的有感而發。能通過畫面去表達這種感受,做一點有意義的事,也算是人生一件樂事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 林琳
圖片為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