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組山水畫,雲霧繚繞,宛如仙境!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休閒

宋玉增的山水畫,漾溢着一股清新的生活氣息,畫家筆下的意象、筆墨,以及畫面整體都給人以生機蓬勃之感。作為畫家,宋玉增以自己的作品圖式和藝術觀念躋身於新中國畫的行列之中。

宋玉增主要是以北方山水為題進行山水畫創作,太行山、燕山等都是他百畫不厭的題材,在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形式風格。以“筆墨當隨時代”的理念,告別古典、冷寂、荒寥的“無人之境”,以現代人的胸襟理解自然與現代審美要求。宋玉增筆下的山水畫,營造的是現代人審美的精神家園。

宋玉增:字北海,室名矚心樓,大昱堂,北京人,曾就讀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從事平面設計,後又從事環境藝術設計。但他在業餘時間從來沒有間斷過山水畫創作。1995年他終於決心辭去設計職務,開始了專業山水畫家的生涯。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美術研究會研究員,齊白石藝術研究會理事,太行中國畫協會理事,世界收藏聯合會藝術顧問,中國水墨畫研院副院長。

宋玉增的學畫過程,“起初臨摹前人範本,接受傳統教育,後到大自然中去體驗印證,得到啓發,回來後有所變更,創立一些新技法”。宋玉增獨創的“雲法”、“雲山”的新面目,無疑也是得益於前人的成就,有感於對自然山水創造性的體察和頓悟的結果。

從“米氏雲山”勾染法,到“陸家雲水”勾線法,從董其昌的留白法,到“李家山水”的暈染法,宋玉增對這些古今畫雲之法是十分熟稔的,在他的前期作品中就有仿效他們的痕跡。當他對傳統“山法”、“樹法”的程式規範有所突破之後,他在實踐中認識到雲氣與山川的相擁懷抱對於表達形象氣韻的重要意義。

他看到了傳統“雲法”的薄弱環節及其發展空間,倘若把“雲法”這一向不被人重視的輔助之法加以充分發揮,或許可以改變山水畫的面貌,展現出一個山水畫的新境界。

於是,他決定以雲山為切入點,開始在現代語境下打造“宋家雲山”。他陸陸續續地畫出了一系列雲山作品,仍然以太行雄山大川為創作母題,歌頌它的永恆與博大,透視它的沉默與蒼涼,所不同的是,大山因雲蒸霞蔚更加雄奇瑰偉,巨壑因霧繞羣山更加峻峭莫測,畫的都是峯巒層疊、雲煙變幻的蒼茫雲山。

細讀他畫中的“雲法”,不是勾,不是皴,也不是染,而是以濃濃淡淡的“墨點”寫就,高在一個“寫”字上。一筆下去,既是筆又是墨,既是點又是形,既體現雲的明暗體積,又體現筆墨自身價值,這種不妨暫時稱之為“雲點皴”的語彙,是宋玉增的創造,完全符合傳統的筆墨規律,又以他人所無的樣式豐富了“雲法”。

它的精妙處還在於見筆見墨,在於以點成面的積墨法運用,否則見墨不見筆,猶如“畫肉不畫骨”,雲山便缺乏氣度。他的具體做法是:筆筆見濃淡,點點有秩序,層層皆分明。

在很大程度上,宋玉增打破了傳統“雲法”的造型法則,根據自然,根據理法,根據想象與創造,把雲湧向山頂、湧向叢林、湧向泉瀑,讓雲氣託舉現實,令雲團染透圖畫,讓所有景物若實若虛,如行如藏,讓山山水水時隱時顯,讓中國山水在他的筆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正大氣象,他把中國山水導引到一個“雲山渾融一氣”的大美之境。

宋玉增的創作思緒一直在雲天和大地間湧動,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他力求他的“宋家雲山”不在表面上做文章,而在於承載着更多的哲學內涵,開拓出一個博大的宇宙空間,使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堂堂正正地進入中國山水。

丨謝謝觀看,歡迎點贊分享喲丨

版權説明:文章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