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笛溪:藏在深山裏的絕美古村落

  

牧笛溪:藏在深山裏的絕美古村落

牧笛溪有釀製米酒的傳統,在火塘邊喝酒吃肉,暖意融融,足以抵禦冬日的寒冷和寂寥。組圖/記者金林

牧笛溪:藏在深山裏的絕美古村落

帶着煙火氣的臘肉,是鄉愁的味道。

 蒼山如海,田園如夢。山水不曾相識,田園卻讓人倍感親切。牧笛溪是遠離了現代生活的原鄉,是人類曾經失落的家園。我們感動於這裏的野性與質樸:粗糲的石頭築造的路與台基,木頭修成的屋舍,取自於山間的清澈水源,能夠在山間飛翔的家鴨,自家釀製的酒,煙火中懸掛的臘肉,以及那些無比樂觀開朗的村民。

    三座大山圍合成一條狹長的谷地

    牧笛溪村地處張家界的最南端。翻過山,就是沅陵的火場鄉。與張家界大多數地方不同的是,它屬於沅水流域。牧笛溪是名副其實的傳統村落,2016年,牧笛溪村被收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我們在牧笛溪,窺見傳統社會中人與自然融合的智慧。

    山間溪谷,是牧笛溪的地理風貌。這樣的地貌,適合看風景,但卻不一定適合生存。相比於湘北洞庭湖平原的廣袤豐饒,這裏可耕種的土地實在是太有限了。僅有山谷間的坡地可以用來耕種。我不知道遠古的人們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生存環境。然而,真正令人敬佩的是,面對這樣的生存環境,他們依然存活並繁衍了下來。我們這個民族,在極為有限的技術條件下,用智慧把自然條件運用到了極致。所有的自然物質,都在這裏被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站在山坡上,可以看清牧笛溪村的基本格局。三座大山圍合成一條狹長的谷地,牧笛溪的溪水從谷地間流過,它也是全村的中軸線。溪水一側是錯落的梯田,另一側則是呈梯級分佈的吊腳樓。最高一層則都是茂密的林地。房屋與房屋之間,由各種曲折環繞的石子路連接。自然肌理,在這裏得到了最完好的保存。

    石頭是山裏最多的可用之物。

    山間修建梯田時土地裏翻出的石頭,以及溪流中的大鵝卵石,被人們用來修葺道路和台基、圍牆。這些由不規則的石頭砌成的道路和圍牆,有着純天然的美。它們看起來是那樣的無規則,卻又被整體的規則所約束。石頭間生長着翠綠的蕨類植物,偶爾也有林蔭千里光的花朵成片出現,構成最純味的田園意象。

    土家族吊腳樓是一道壯麗的景觀

    木材有着更為廣泛的用途,最主要的當然是建築。牧笛溪村的土家族全木製吊腳樓是一道壯麗的景觀。

    讀懂湘西建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覺得無序,但無序中似乎又有一種不同的邏輯。你覺得它很美,但又不知道美在何處。這是一種由無序的個體組成的整體美。湘西民居看起來錯落混亂,高低不同,朝向各異,規格不一,是一種無序的狀態,但它在整體上與自然肌理相吻合。以無序為有序,正是湘西的建築格局之美。

    牧笛溪的建築,是經典的湘西幹欄式民居。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吊腳樓”。這是為了適應山坡地的環境而產生的一種因地制宜的建築。古人沒有能力推平大面積的山地,便順其自然地利用地形,蓋起了吊腳樓。這種吊腳樓,完美地利用了空間。上層居住,下層飼養家禽家畜或堆砌柴火雜物。密集的吊腳樓沿着山勢在牧笛溪村呈現從高到低的4-5層分佈,與山勢融為一體。中國傳統文化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即使是在這遙遠的山村,也可以見到這種文化基因的體現。

    石頭的堅固莊嚴與木材的柔美營造出了土家族吊腳樓的建築氣質。

    吊腳樓的材料全部為木材。木料取自於山中大量生長的杉木。能夠實現就地取材,且方便加工。木結構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主流。以木為梁、為柱、為枋、為椽、為檁,拼合出一個極為精緻複雜的結構。牧笛溪村的吊腳樓同樣也體現出這種精緻感,透過懸山下的空缺,可以清晰看到整棟房屋的結構之美。

    飛檐翹角,是湘西建築的顯著的美學特徵。這種設計,比大多數的中國傳統建築更加張揚。也許這正是湘西土家在民族開朗和豪放性格上的一種體現。

    扶貧工作從一開始就是以保護為先

    土壤是農耕民族生存的根本。張家界屬於湘西北山區,人多地少,土地狀況完全無法與同在湖南的洞庭湖平原相比。牧笛溪所在的狹長山谷中,土壤同樣稀少。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充分利用地理環境生存下來。這裏的最好的土地位於溪水的對岸,人們把它們作為最主要的耕作用地,修建了梯田,用來種植糧食和蔬菜。溪水另一側的土地相對貧瘠,則被當作建築用地。即使是建築用地,屋舍間的小地塊也被巧妙地利用了起來,作為小型菜地使用。建築和耕地之上,是高大的山體,這些無法蓋房子也無法開墾的地方,全部都是林地。它們為牧笛溪的人們提供着木材和水果。

    牧笛溪的飲用水,來源於大山。只須從山間插入水管,便能蓄積出一池清澈的碧水。人們用水灌溉、飲茶、釀酒,而溪水,則主要是用作洗衣和養鴨。甘洌的水千百年來滋養着這個山中的田園,從未止息。

    這裏的山、水、石、林、路、屋通常都是幾十年乃至上百年不變的,唯一更替的就是人,而人的繁衍似乎也未有太大的變化。村裏至今幾乎還都是符氏族人,只有百多年前遷徙過來的老袁家是外姓。他們是從沅陵的另一個村莊遷徙而來,那時的牧笛溪村,叫廟崗和醒家峪,它們都曾歸屬於沅陵縣。

    牧笛溪令我們深思: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讓人們世代堅守於閉塞的山村?答案也許是精神中那種無法斷裂的自然生命意識。對於滋養了生命長河的鄉土,有着難以割捨的情感。有着農耕文化基因的民族,只需要一條河流溪谷的狹窄地理空間,便能把數十年的人生過得充滿了生活意趣。

    看起來富有田園詩情畫意的牧笛溪,在閉塞的山谷中,歷經千百年而存在。這種存在,實則是一種“有生存,無發展”的停滯狀態,而日益空心化、老齡化的人口狀態,讓鄉村的未來變得更加迷茫。

    所幸的是,自脱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牧笛溪村的狀況已得到極大改善。作為“全國旅遊扶貧重點村”,牧笛溪村的扶貧工作從一開始就是以保護為先。人們深知,這個村莊裏最大的財富,就是它原生的自然肌理與留存了土家族文化的吊腳樓建築。這是一種“不變之變”,改變的是貧困,不變的是永恆的田園之美。

    撰文/本報記者常立軍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81 字。

轉載請註明: 牧笛溪:藏在深山裏的絕美古村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