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來到這個小山村之後 產業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電商來到小山村之後……

本報記者 喬 棟

冬日的神龍灣村,有着別樣的美。

雪後,清晨,山間,濃霧繚繞。7公里長的宑底溝,高山與深谷相伴,雪霧與峭壁相隨,可謂步移景異。霧散去,太陽出來,神龍灣村躍然眼前。白雪皚皚間,石磚瓦頂上,家家户户升起裊裊炊煙,磨豆腐、蒸饅頭,年味漸濃。神龍灣景區的門口,也已早早地掛上了一排大紅燈籠。

這裏是山西省平順縣。神龍灣村,一座被太行絕壁合圍的村子。獨特的地貌,長期的隔絕,給村莊留下了獨特的美,也給村民帶來過難捱的痛——路難行,產業難興,日子緊巴巴。

近些年,這座靜謐的古村,摁下了發展的加速鍵。

公路通了,網絡通了,快遞、電商進村了;城裏貨進村了,農產品出山了,電商直播火了,數字產業活了,一二三產融合,村莊面貌一新。

時代的春風翻山越嶺,吹進山鄉,吹進村民心裏。村民們也紛紛跟上時代,趕上潮流,幹上了全新的工作,過上了全新的生活。

不知不覺間,這個小山村的一切正發生着飛躍。

築路,“老司機”的三次就業

年輕時的劉玉昌,吃飯時總是蹲在山腰上,仰望村西北角的月亮橋。

這座只有數米寬的石橋,是出村的路。早上,陽光打到橋邊大片黃褐色崖體上,亮得如同過曝的照片。同樣,陽光也把山那頭的平順縣城鍍上金色,讓劉玉昌心生嚮往。

23歲那年,劉玉昌第一次去平順縣城,步行,用了5個小時去鎮上,再坐班車。

步行的這段,得先從村裏爬上月亮橋,要花幾個小時。途中有條羊腸小道,石階是硬靠村民在石崖上鑿出來的,不規則且陡峭,走上幾十分鐘,人就容易喘粗氣,發出“哈哧”的聲音,“哈嘍梯”的民間稱呼由此而來。

從村裏想要“出山”去縣城——要麼走“哈嘍梯”去鎮上;要麼沿着東邊的溝往河南省石板巖鎮方向下山,再借道河北繞回到縣城。

有路才有希望。劉玉昌人生中的幾次就業都與路有關。

37年前,劉玉昌從村裏的供銷社辭職,拿出積蓄加上貸款買了輛六輪農用車——很快,他的車“滿負荷”運行,“天天跑,拉石灰、沙子,還有供銷社的東西,每天繞3個省,單程8個小時,從縣城往回拉物料。”

當時,村裏正在幹一件大事——修一條掛壁公路,也叫掛壁隧道。

1.5公里,15年!從1985年修起,到2000年,千辛萬苦之後,隧道終於通車。劉玉昌記得老黨員胡書林帶着“炒麪糊糊”上工時的唸叨:“我這腿是走山路摔斷的。沒有路,村裏的娃娃還得摔。”他更記得路修好通車時全村唱戲的熱鬧,“像是重見天日一樣。”

再次就業,劉玉昌跑班車。穿過太行山上腰帶般的掛壁公路,劉玉昌的車專跑村子到縣城,單程只要40多分鐘。那是2005年前後,“每天要跑兩趟。”

乾的時間久了,他還兼職“幹快遞”。村所在的東寺頭鄉,有260多個村子,像散落在太行深處的明珠。“慢慢地,從縣城寄到村裏的東西多了起來。但東西只能送到鎮裏,人們還得到鎮上取。我就把到村子沿線的東西都捎回來,都是幫忙,也不好意思管人家要錢。”

也正因為多年積攢的口碑,花甲之年的劉玉昌第三次就業,2021年10月高票當選神龍灣村黨支部書記。“這回再上新徵程了。”他笑着説。

晚上,劉玉昌帶着記者到觀景台看掛壁公路,那是一種別樣的感覺——車燈從掛壁公路的33個崖洞穿出,前後相接,像是一條漫長的時光隧道。

一輛輛貨車在隧道中穿行,拉着外面的東西進來,也拉着村裏的東西出去。神龍灣通了路,路也改變了神龍灣。

觸網,電商達人的“三大板塊”

劉玉昌不知道,自己不經意間成了村裏最早“幹快遞”的人。

10多年前,他還在跑班車的時候,村裏又有兩個新變化:一是村裏多數人的家裏買回了電腦,二是網線光纜順着月亮橋搭了下來。

論輩分,90後周瑞鋒管劉玉昌叫伯伯。周瑞鋒的父親,與劉玉昌是前後任村支書。2011年,周瑞鋒大學放暑假回村時,網購了一雙運動鞋,就是劉玉昌的班車給捎回來的。

正是這次網購讓周瑞鋒看到了商機,從此和“電商”二字結了緣。

接下來的10多年裏,周瑞鋒幹了三件事:進貨、賣貨、快遞。這一切,都和電商緊密相連。

2014年畢業後,周瑞鋒在神龍灣村和周邊村子開了幾個小賣鋪,進貨渠道都是知名電商平台。“10件大豆油,10件飲料,20袋麪粉……”打開手機,周瑞鋒展示了最近一年的進貨清單,隨便點開一單,進貨都是以“10”為單位,覆蓋了日常食品、生活用品的方方面面,基本可以做到隔天送貨上門。

這幾年,城裏的東西越來越頻繁地在村裏出現,假貨、劣質貨問題也越來越少了。如今,大夥兒買大件,也越來越傾向於在網上下單。經營者周繼承的民宿“懸崖居”在村裏開業後,他一口氣在網上買了10台電視機:“價格合適,省事省心!”

電商產品下行,給了周瑞鋒啓發。

“外面的東西能進來,我們的農產品為什麼不能出去?”周瑞鋒的腦子很活。在太原讀大學時,他很想念老家的特色麪點“炒奇”。家裏人寄給他後,周邊同學嚐了都説好吃,這相當於最樸素的市場調研經驗了。於是,2016年起,周瑞鋒又嘗試開網店銷售農特產品。

巧合的是,也就從這一年開始,平順農特產品的上行迎來了發展的窗口期。“小米、潞黨蔘、大紅袍花椒,是平順縣的主力農特產品,也是網上賣得最好的幾款農特產品。”平順縣委書記連樹斌介紹,市場主體自發在網上銷售,加上電商平台購物節的流量支持,平順的初級農產品在大眾視線中嶄露頭角。

那兩年,“打開朋友圈,不少代售小米、潞黨蔘的。”一些村民也趕起了潮流,這讓周瑞鋒清晰感受到,鄉村對於寄件的需求在增長,做快遞的念頭,在他腦海裏萌生。

2019年,他通過加盟的方式,讓極兔快遞在平順落地,瞄準了鄉村物流。他把平順縣的快遞分成幾個片區,每天4輛車,按照不同線路,從縣城出發,跑到各個行政村。這個年輕人,想通過自己的力量,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布點,支撐電商發展的三級物流體系

“起步很難。收件費一個4毛5分錢,寄件費一個掙不到1塊錢,一些村子快遞量少,規模起不來,人員、車輛成本高,再加上包倉費,很難平賬。”剛開始,周瑞鋒乾得很辛苦。

如果不是平順縣在電商服務上整體發力,周瑞鋒撐不過最難的時候。

2019年是平順電商大發展的一年。平順承接了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圍繞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開始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

三級物流體系的建設,幫周瑞鋒解決了“痛點”。“給快遞物流企業帶來的不僅是補貼,還解決了配送的最後100米難題。”平順縣電子商務中心主任劉培培介紹,縣裏整合了13家快遞公司,在縣級層面設立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打造覆蓋150個行政村的物流體系。記者在縣物流中心信息大屏上看到,各鄉鎮的配件情況及配送車輛位置都很清晰。

春江水暖鴨先知。2019年初,周瑞鋒回村時,跟舅媽周志平説起了神龍灣村要搭建村級物流電商服務站點的消息。“妗子,你別在縣城了,現在國家發展農村電商,在家門口弄個這,不比在外頭打工強?”

聽到這兒,周志平默不作聲,但暗暗心動——這是一位做事認真、心思細膩的女子。38歲的她剛參加完縣城的電商培訓,並在手機上開設了自己的網店,其實早就有了盤算。

偶爾兩聲犬吠,讓夜晚的神龍灣村更顯寧靜。英仙座如一張天弓高懸頭頂,木星正奮力爬出西側的山頭。街面上的商户都已閉門,“吱呀”一聲,周志平從自己的商店走出,抱着一摞資料,走向正對面的快遞服務網點。“晚上才有時間整理一下今天的快遞賬單。”現在,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在了神龍灣電商服務站點上。

桌上的一碗麪已坨,但她沒顧上吃。一旁的貨架上,滿是沒來得及取走的快遞。其中,有火龍果、香蕉等熱帶水果,也有生菜、牛奶等日常食物——網購生活化已成為村民的習慣。

周志平所在的村級電商服務站點,雖然是連接平順縣三級物流體系的末端環節,卻不可或缺——就像是村級的“蜂巢”,做最後的分發工作。時間久了,周志平對農村電商網點認識深刻:“我乾的是最後100米的事情。”

説是100米,又豈止100米。有一年夏天,太行山大雨,掛壁公路封閉維修,快遞只能送到掛壁公路那頭。好幾天,她都要步行往返幾公里取快遞,扛着大大的編織袋,手上傷痕累累。

“雖然辛苦,但能幫到村民。收發快遞,一個月能收入1000多元。村民取快遞時會順手在商店買東西,也能收入1000多元。好的時候,有好幾千元呢。”周志平説。

前不久,國家郵政局公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083億件。這一年,神龍灣村共完成33693件物流快遞的上行、下行。聽到記者介紹數據,周志平意識到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神情頗為自豪。

通達,產業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人呢?”周志平手拿着快遞,站在村裏一家養殖場門口,後面跟着幾個人。周志平的突然到訪,讓養殖場老闆方亮兩口子有點意外:“最近沒買大件啊,怎麼還‘組團’送貨?”

周志平靦腆一笑:“有人看見你們直播,跟着手機定位到了村頭找不到,我就順便把他們領到後溝來了。”

“啦啦啦”的聲音在山谷迴盪,方亮一嗓子喊完,一隻只家畜跑得飛快,從兩邊的山坡奔下來。方亮從三輪車上搬下一顆凍得瓷實的南瓜,投摔在地上,立刻遭到哄搶,場面甚是熱鬧。旁邊的妻子劉靜拿着手機直播,實時解説着:“大家可以看到,我家養殖場不喂飼料,喂的都是南瓜、野黨蔘和連翹……”

在這條山溝裏,年近不惑的方亮、劉靜兩口子,已經堅守了8年。如今,通過互聯網直播,夫妻二人已經小有名氣。“連續播的那幾個月,每天都有5000多人觀看,產品賣到了不少地方。”

從通路,通網,到通暢物流,偏遠的神龍灣村接通並融入了大市場。紅火的電商直播進一步泛起漣漪,正一圈圈地在村裏、縣裏盪漾開來,鄉村振興之路的探索也在這裏次第展開。

——直播帶動了農產品的線上銷售。連樹斌介紹,目前平順縣電商團隊逐漸成長,小微個體已有400餘家,“直播達人”扶持計劃孵化出100多個帶貨主播,各類電商培訓5548人次。2021年,平順縣網絡銷售額達2.76億元。

——銷售旺盛促進加工業升級,推動產品標準化、品牌化。“一根兩年生的潞黨蔘,網上賣50元。這一小瓶5毫升的精粹口服液就要5元。”正來藥業負責人範孝忠開着玩笑,“別看貴,2020年我們銷售了3000多萬元。”在平順縣電商服務中心,黨蔘掛麪、黨蔘餅乾、小米炒黨蔘等30多款產品頗受市場歡迎。

——電商直播拉動數字產業發展。桑淑青是村裏的90後大學生,畢業後在平順縣電商小鎮的一個電商數字標註基地上班。“這個工作很有挑戰性,需要在數以千計的直播間畫面裏,從人物信息、展示物品、環境、事件等不同維度進行標註。”短短4個月間,桑淑青從一名數據標註員成長為小組長。

——電商直播更讓旅遊業風生水起。“近幾年,隨着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神龍灣村的太行絕壁風光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平順縣東寺頭鄉黨委書記張璞説。沿着神龍灣往溝裏走,一路清潭飛瀑,太行精華被旅遊打卡者發到網上,村子知名度不斷擴大。

如今,周瑞鋒又動起了腦筋。“我註冊了神龍灣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在特色農產品包裝上印了村裏的風光,吸引網購的人來我們這兒旅遊,也讓更多遊客成為特色農產品的‘回頭客’。”

“過段時間,掃一掃神龍灣景區門票上的二維碼,就能登錄特色農產品網上商城!這發展的路呀,太寬了!”周瑞鋒憨憨一笑,美滋滋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42 字。

轉載請註明: 電商來到這個小山村之後 產業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