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文憑,卻在清華園給王國維、梁啓超、錢鍾書講課,一生傳奇

他出身顯赫,卻動盪坎坷一生;他有近18年的留學經歷,卻無一紙文憑;他著作寥寥,卻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他就是20世紀20年代清華大學的傳奇人物——陳寅恪(kè)。
恪這個字應該讀(kè),因為先生是客家人,小時候大人們喊他名字時的語音聽起來是陳寅恪(què),後來人們也約定俗成地稱先生為陳寅恪(què)。
曾有人專門問過他:“先生,您的名字到底應該怎麼叫呢?”先生説名字怎麼叫都沒有關係,也沒有必要去糾正別人,因為他關注的只是學問和自身的價值。所以到現在為止大家依然稱他陳寅恪(què)。
01
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了清華國學院。
清華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第一位是開創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國維先生,曾是末代皇帝的老師;第二位是戊戌變法的核心人物,著作等身的梁啓超先生;第三位是從哈佛大學回來的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都是當時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沒有文憑,卻在清華園給王國維、梁啓超、錢鍾書講課,一生傳奇
第四位原本聘請的是章太炎先生,後來章先生拒絕了,於是梁啓超就推薦了陳寅恪。清華當時的校長問:“他有博士學位嗎?”梁啓超説:“沒有,但是我也沒有。”在這補充一下,這四位導師其實只有趙元任先生有博士學位。
校長又問:“那他有沒有什麼著作?”梁啓超説也沒有。校長就説:“他既無學歷又無著作,怎麼能夠擔任導師呢?”梁啓超很認真地説:“陳寅恪雖然沒有大部頭的著作,但我等身的著作比不上他的300字有價值。”
校長還有點猶豫,梁啓超説了最後一句話:“如果像陳寅恪這樣的人,我們清華大學不要,他一定會被別的學校高薪聘請過去的。”校長一聽,心想這麼優秀的人才總不能便宜別的學校,一定要留給清華,然後就給正在德國留學的陳寅恪下了聘書。
就這樣年僅36歲陳寅恪從德國回來,來到清華任教。他不負眾望,令師生們非常滿意。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在清華贏得了“活字典”“教授中的教授”的稱號,如同一個行走的百科全書。大家碰到史學、哲學方面的問題都會請教他,而且每次都會得到滿意的答覆。
1930年清華國學院停辦,陳寅恪成為文學、史學、哲學三系教授,他先後任職任教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他講課有“四不講“原則:“古人講過的不講,洋人講過的不講,今人講過的不講,自己以前講過的不講。”所以聽他的每節課你只能聽一次,因為每次都是新東西。
講課時,教室坐滿了學生,學生的背後則又坐了一整排的教授,比如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他是西南聯大文學院的院長,比陳先生名氣大很多,但在陳寅恪先生面前畢恭畢敬,因為他覺得陳先生比他懂得多,所以陳先生邊講,馮先生邊點頭。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朱自清先生也會常常來聽陳寅恪先生的歷史課;先生的課,研究院院長、國學大師吳宓先生風雨無阻,堂堂課必到,他認為陳寅恪是中國最博學多才的人,雖然他們之間是朋友但他依然覺得陳寅恪是他的老師。
所以陳寅恪不僅是教學生,還教學校裏的教授,所以被稱為“教授的教授”。
1939年牛津大學曾聘陳寅恪先生為漢學教授,但因二戰爆發,沒有去成。牛津大學在此後多年漢學教授這個位置虛席以待,因為他們認為先生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學者。
02
那麼陳寅恪是如何修煉成為“教授的教授”? 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也對他評價至高:“陳先生的學問,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他沒有文憑,卻在清華園給王國維、梁啓超、錢鍾書講課,一生傳奇
這與他從小受的教育和他的求學求識的精神有很大關係。他還有一個稱號叫“公子的公子”。
“公子的公子”就是説他出身於高幹子弟,而且是高幹子弟中的高幹子弟;他的爺爺是陳寶箴,做過湖南巡撫相當於現在的湖南省長。他的父親陳三立做過清政府的户部主事,相當於財政部處長,而且是晚清四大公子之一。
後來祖父陳寶箴和父親陳三立因為支持戊戊變法,率先在湖南實行變法。變法失敗後,父子倆被雙雙革職,永不敍用。
1900年陳寶箴被慈禧太后派人秘密處死,這一年陳寅恪9歲,家國大難之後,父親陳三立帶着全家回到江西老家,不再參與政治,專注於寫詩,也不再讓孩子們參加科舉考試,不讓他們求功名,只求學問。
父親在家中開辦思益學堂,教授四書五經、數學、英文、體育、音樂、繪畫等課程,還先後聘用當時的幾位國學大師來學堂授課。他的父親非常開明,他曾經告訴學堂的先生,一不能體罰學生,二不背死書。在這樣的書香世家又如此有新式作風的學堂裏,陳寅恪打好了深厚的國學底子,眼界擴大到東洋和西洋。
1902年陳寅恪13歲時,父親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留學。1905年陳寅恪因腳病從日本回國,考上了復旦大學,這是上海的一所新式學堂,相當於現在的高中。陳寅恪學習成績優異,並熟練掌握了德語和法語。
兩年後陳寅恪畢業後登上了去往西洋的輪船,他帶着復旦公學的文憑,這是他平生唯一一張文憑,其實相當於一張高中畢業證。他先後去過德國、瑞士、法國、美國哈佛大學等地遊學13年,掌握了梵文、印地文、馬利文、希伯來文等8種語言,大量吸取西方文化。
不過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在國外留學那麼多年,不修學分,不考文憑,他讀書只是為了增長學問。他自己説過文憑對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學到的內容。所以即使他沒有博士的文憑,但他的學識相當於幾十位博士的學識的總和。
03
1928年,陳先生與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唐篔結婚,婚後二人育有三個女兒,一生相濡以沫。
1933年,陳先生把父親陳三立接到北京來居住,1937年盧溝橋事蹟後,日本人侵佔了北京,很多人逃難到外地。
但陳三立堅持不做“逃難的中國人”,就留在北京。日本人見他名望比較大,就想來招降他,為了不給日本人一絲機會,85歲的陳三立絕食5天后去世。
陳寅恪為父親守靈49天,因為之前用眼過度,他的右眼在這時視網膜脱落,如果這時治療還可以恢復,但治療是需要很長時間療養的。這個時候清華大學生準備南遷到湖南長沙,醫生告訴他要麼你做了手術後再去湖南長沙,要麼你現在就跟着學校南遷。
但先生一刻也不想在淪陷區多呆,他就沒有治療,寧可失明也要馬上離開,隨校南遷,過上了顛沛流離的旅途生活,右眼因沒有及時治療失明,後來左眼負荷過重也逐漸失明。
抗戰勝利後,陳先生再次應聘去牛津大學任教,並順便治療眼睛,做了手術,但手術失敗了。先生懷着失望的心情辭去聘約,回到清華園。
解放前夕,先生拒絕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要他去台灣、香港任教的邀請,任教於廣州嶺南大學,也就是後來的中山大學。
他沒有文憑,卻在清華園給王國維、梁啓超、錢鍾書講課,一生傳奇
1962年,陳先生在家摔倒,右腿骨折。雖然飽受顛沛流離和眼疾骨折之苦,但他依然創作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論再生緣》和《柳如是別傳》等在世界史學界影響深遠的名篇著作。
尤其是他在雙目失明後,沒有任何的文件參考,完全憑記憶口述由助手整理成《論再生緣》和《柳如是別傳》兩部著作,還寫得那麼精細精確,這是一件非常值得佩服的事情。
先生一生不慕名利,所以他沒有成為家喻户曉的人物,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心目中的一座豐碑,他的學問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無人企及。
後來有人證實,他一生總共掌握了22國語言,試問今天有沒有哪位學者會22國語言,今天還有沒有哪位大師不是博士學位?又試問今天還有多少大學教授只重學識,不重名利?
只是想到先生的去世,我總是難以釋懷。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先生遭到殘酷的折磨,令他最傷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書籍、詩文稿大多被洗劫一空。
造反派因他雙目失明,無法看到批鬥他的大字報,就在他的住處安放了高音喇叭去批鬥他。先生聽到喇叭聲一響就嚇得尿褲子,這激起了造反派的興趣,就在先生的牀頭也安了高音喇叭。
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先生在這精神與身體的雙重摺磨下,因心臟病去世廣州。在他死後,妻子唐篔料理完後事,在45天后追隨先生而去。
34年後,江西廬山植物園把先生的骨灰接回安葬,墓碑旁的一塊大石塊上是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刻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這是他曾經寫給王國維先生的碑文中的話,也是他終生恪守的原則。從此,一代史學宗師、一代國家大師終於入土為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60 字。

轉載請註明: 他沒有文憑,卻在清華園給王國維、梁啓超、錢鍾書講課,一生傳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