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淶灘古鎮由上場和下場組成,就好比一個人有上半生和下半生才完整,上半生營生,下半生養老。

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上場位於鷲峯山上,三面絕壁。一進入石大門,裏攜而來的陰涼浸入心骨。幾棵古樹悄悄地爬在光禿禿的牆壁上,倔強地生長。

路的兩旁堆起了散落的勞動產品,夾道里小商販的吆喝聲和招呼聲,吵醒了街口。

前移幾步,跨過低矮的門檻,就進入古鎮腹地了。

往右邊主街走,踩着打皺的青石板,就像在鑲嵌一段段遺漏的時光。兩旁的民居,雖有些破舊,互不嫌棄地挨在一起,仍未被歲月洗掉明清的風範。

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在路的盡頭,突然出現了一個平台。拐角處,一棵黃葛樹兀自站立,像一位靦腆的老農待你入懷,又捉襟見肘。這是乘涼觀景的絕佳處。記得上次來此,也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在黃葛樹下,要了一壺茶,吹着習習的風,在躺椅上悠悠乎睡了一下午。

放眼望去,一瀉的自然美景。賞景的慾望牽扯着腳步往下場走。

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剛走出平台底下的大石城門,金黃色的黃葛樹葉,鋪滿了一段傾斜有度的石級,開啓了愜意的行走。

兩邊小道上,橘橙滿枝,玉米攢頭,到處搖動着收穫的氣息和田野的清香。

最是那一知了,沉迷在一片翠綠的南瓜葉上,全然不知我的造訪。

田地裏,一位老農正彎腰為秧苗鋤草,身披一片新綠。

抬頭凝望,對面山坡上,生機盎然,一浪一浪的翠綠,像一叢叢旺盛的香火,快要遮住“二佛寺”。

繼續往下走,經過一片狹長的竹林,就到下場了。

這是一片還未開發的處女地,一間間土坯民居陳列於前。穿行於房間巷尾,彷彿誤入了陶淵明的理想國,“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派原生態的農村生活景象。

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再穿過一段竹林的陰涼,就到了河邊。

逶迤而來的渠江,水流倒是平緩了,拉寬的江面仍未消減洪水的黃色面容。面對浩淼的渠江,想想當年,一代偉人鄧小平,也曾乘船路過,赴法國勤工儉學,追求救國救民真理,更增添了幾分親切和崇敬。

陽光下山了。

經由一段小路一直往上走,通過一個小石城門,就進入了上場的淶園。正迷惑于歸路時,在城牆上慶幸遇見了一位搖着蒲扇納涼的紅衣兄弟。他長得實在有點成熟,問路時連我也叫他大哥,他有些彆扭,等我走遠了,還不忘大聲更正説,他是97年生人!看來,在年齡這個問題上,男人與女人一樣,都很糾結,都不願把自己叫得太老。跟隨他的友好導引,漫步城牆上的小道,林蔭涼涼,佛音嫋嫋。呼吸一下四周風光,與山色融為一體了。

凝神靜思時,偶一轉頭,差點叫了出來。在淶園的中央,靜靜地安放着一方荷塘。紅白相間的些許荷花,點綴一汪翠綠。一襲蛙聲,讓我忘了歸家的路。

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9 字。

轉載請註明: 七一文學|淶灘古鎮|陳正義專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