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污染之痛 迎來生態之美

告別污染之痛 迎來生態之美

全長60餘公里的“太行天路”,將井陘縣幾十個古村落“串珠成鏈”,帶動了當地特色生態農業、自駕遊、民宿等多種業態的發展。 通訊員段建斌攝

告別污染之痛 迎來生態之美

每逢節假日,到井陘縣古村落旅遊的人絡繹不絕。通訊員段建斌攝

青山連綿,綠水環繞,初夏的井陘風光迷人。

5月28日一大早,梁家溝村村民梁四英就來到村口。“天路”彎彎、滿目青翠,梁四英面帶笑意。曾經常年跑車拉煤的他,看到家鄉山更綠、水更清了,於是告別煤生意,回村開起了農家院,吃上了“旅遊飯”。

井陘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冀晉交界地帶,曾是全國最大的鈣鎂產業聚集區,有全國最大的煤炭二級交易市場,由於過度開發、粗放發展,欠下不少生態賬。近年來,井陘縣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紮實推進生態保護治理,走上了綠色發展新路,並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實施修復生態

打造綠色礦山

山上鬱鬱葱葱,山下綠樹環繞。5月28日,走進井陘縣茂鑫礦業有限公司井陘2號礦山,目之所及卻不像礦山。

“我們投資6000萬元實施了綠色礦山建設,通過增設環保設施,實施礦山綠化,實現了除設備及道路佔地以外的全綠化,綠化率達80%。”井陘縣茂鑫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畢玉江説,礦區生產採用全自動數字化管理系統,39台高功率除塵器分佈在容易產生揚塵的每個部位,做到了無塵開採、無塵加工、無塵運輸,經過治理的礦山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礦山。

井陘縣茂鑫礦業有限公司的轉型正是井陘縣推進礦山整合、開展生態修復的一個縮影。

井陘縣礦產資源豐富,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靠山吃山”形成了鈣鎂和煤場兩大主導產業,高峯期全縣有大小採礦企業400多家、碳酸鈣企業50多家、500餘個露天煤場。然而,由於礦山佈局分散,開採方式簡單,管理理念落後,無主礦山無人修復,致使荒山遍佈、滿目瘡痍。經年累月的破壞,使井陘縣的生態漸漸惡化,生態破壞面積長期居石家莊首位。

壯士斷腕,堅決補上環境欠賬。

井陘縣痛下決心,反覆探索形成了“礦權重組、騰籠換鳥”礦山整合思路,按照“五步走、四分區、三規劃、兩整合、一統籌”工作步驟,大破大立,推倒重來,將全縣礦產資源劃分為4個整合區域,依靠市場化手段兼併重組,將46家礦山企業壓減至6家,通過拍賣礦權籌集整合資金15億元,着力打造了以井陘縣茂鑫礦業有限公司、河北九洲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全生命週期綠色礦山試點。

同時,採用“宜景則景、宜建則建、宜綠則綠”的修復模式,與省地礦局戰略合作,開展221處礦山跡地生態修復,徹底解決幾十年的環境欠賬。通過整合,盤活建設用地5945畝、農業用地3267畝、新增綠地1.1萬畝,預計綜合收益達600億元,打造出了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跡地修復工作的“井陘樣板”。

加快產業轉型

彙集發展動能

5月28日,井陘縣秀林鎮神寨卧虎嶺採摘觀光園內,一坡坡梯田上栽滿果樹,觀光園老闆吳志敏穿梭其間,認真查看果樹的長勢。然而在兩年前,他還是當地一名煤場的老闆。

“以前幹煤場雖然能掙錢,但是太影響環境,掙的是子孫錢!”2019年,藉着整合關閉煤場的契機,吳志敏毅然放棄了煤場生意,轉型回到家鄉神堂寨村,流轉了近千畝閒散耕地、荒地和山坡地,搞起了綠色農業種植。

如今,吳志敏的觀光園種滿了蘋果、櫻桃、石榴等果樹,周邊的礦山和田地重新煥發生機,四季可採摘的觀光園吸引了眾多遊客來觀光旅遊。

井陘縣曾經有“一白一黑”兩大支柱產業,“一白”指的是鈣鎂產業,“一黑”是煤炭產業,兩大傳統產業税收佔到了全縣財政收入的1/2。兩大傳統產業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

煤炭產業多年來形成的眾多家煤場、洗煤廠遍佈全縣,“黑色”煤灰勾畫出一條條運煤通道,也成了井陘的“污染之痛”。

為推動煤炭產業轉型,井陘縣將500多家煤場、26家洗煤廠全部取締,轉型建設高品質、大運量、環保型物流園。同時,煤炭運輸從公路運輸轉型為公路鐵路多式聯運,減少交通運輸污染。“通過推進煤炭運輸產業‘公轉鐵’和建設大型物流園,到2020年底,井陘縣物流總規模已達到1430萬噸,總產值約63億元,年減少過境貨車35.75萬輛。”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井陘縣分局副局長劉國建説。

與此同時,井陘縣遵循“嚴格產能控制、硬化退出機制、突出行業引領、帶動脱胎換骨”的發展思路,編制實施鈣鎂行業綜合整治提升方案、碳酸鈣產業轉型升級10年發展規劃等,縣財政拿出獎補資金1億元,企業自籌3.5億元,將全縣52家碳酸鈣企業整合壓減為18家,形成“兩園四區”產業集聚區;保留企業全部實現綠色能源替代,推進清潔生產,9家企業躋身“中國輕質碳酸鈣20強”,8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經過治理,井陘縣鈣鎂產業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875噸、氮氧化物排放1261噸,環境效益明顯。”劉國建介紹,全縣鈣鎂產業通過綠色轉型,在產能減半的情況下,經濟效益不降反升,年增加納税1.1億元,納税額同比增長51%,實現了“強筋壯骨”。

打通富民“天路”

盡享生態紅利

昔日的綠水青山逐步歸來,如何讓其變成百姓的金山銀山?井陘縣通過打通富民“天路”,把曾經藏在深山的好山好水好景色“串珠成線”,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讓好生態變成百姓的“金飯碗”。

5月29日,開車行駛在井陘“太行天路”上,羣山、村落、梯田盡收眼底,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呂家村是有名的石頭村,我這次來不但要住在石頭村,還要欣賞這裏的實景演出。”來自石家莊市區的遊客林清説,每逢假日他最喜歡到井陘遊玩,去“石韻小鎮”於家村賞石頭建築奇觀,到“劇境小鎮”呂家村看實景民俗表演,到“陶瓷水鎮”南橫口村感受千年瓷窯文化……每次都不虛此行。

有着千年歷史的井陘縣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全縣有40多個特色傳統村落,80多項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期以來,受制於閉塞交通和環境條件,這些瑰寶一直“沉睡”在太行深處。為充分挖掘古村落、非遺民俗、風景名勝區等豐富的原生態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井陘縣在崇山峻嶺之間建成一條全長60餘公里的“太行天路”,將幾十個古村落“串珠成鏈”,並與其他景區形成了快速交通網,帶動特色生態農業、自駕遊、民宿、文化體驗等多種業態全面發展。

“太行天路”的貫通,為沿線村落的發展帶來了契機。“每個週末都有人來旅遊,多的時候能到2000人。”呂家村黨支部書記呂軍説,老百姓在家門口做着旅遊生意,以前賣不出去的笨雞蛋、花椒等土特產成了遊客眼中的“香餑餑”,吃着“旅遊飯”,百姓的日子過得很紅火。

“太行天路”的開通,激活了井陘縣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僅2019年國慶期間,“太行天路”就為井陘縣帶來遊客40餘萬人次,旅遊收入達2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9500元提高到了2019年的1.45萬元,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53 字。

轉載請註明: 告別污染之痛 迎來生態之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