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九華山巍峨聳立,青陽腔高亢激越,鑼鼓樂鏗鏘有力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洪州都督徐輝奏請朝廷,析涇縣、南陵、秋浦部分地域設立新縣。因縣治位於青山南部,故更縣名為“青陽”,延續至今。
在青陽縣西南部,九華山巍峨聳立。它以奇麗的自然風光與長盛的佛道文化著稱於世,被譽為“東南第一山”。
一千多年前,這處名勝因為一位偉大詩人的到來,對青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754年,正值安史之亂的前夕,惆悵的李白遊歷江南,來到了青陽縣的九子山。
面對這片山川的旖旎風光,李白即興賦詩聯句寫下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這一名句。在為《九華山聯句》作序時,他索性將“九子山”更名為“九華山”。
此後,九華山名揚四海,名流雅士紛紛慕名來到青陽,流連於李白筆下的“靈秀九華”。
明朝末年,青陽縣有書堂、精舍十餘處,而明清時期,當地世家大族也多辦有義學。至1949年,青陽縣仍有私塾百餘所。
太平山房是青陽現存的古學館。清乾隆時期,這座學館為周邊貧家子弟提供了求學上進的機遇。
青陽腔,因發源於青陽而得名,是一種民間戲曲劇種。在明清時期,青陽腔盛極一時,藝人足跡遍佈大江南北。青陽腔的流傳,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徽劇、京劇、贛劇、漢劇等多個劇種的形成與發展,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有着顯赫的地位。
青陽腔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且靈活多樣,題材創作也富有可塑性,故而曾廣泛活躍在各地。
如今,在青陽縣政府的支持下,青陽腔藝術團收集、改良並原創了數十部青陽腔戲曲作品,在安徽省內外每年演出數百場。
青陽的十番鑼鼓,除了傳統的打擊樂器,還增加了橫笛、嗩吶等管樂協奏。在粗獷激昂間,伴隨着圓潤清亮的絲竹之音,時而緊鑼密鼓,氣勢磅礴;時而纏綿婉轉,曲折悠揚。
在自清代流傳下來的手抄工尺譜上面,完整記載了十番鑼鼓的十大麴牌。藝人們正是憑藉古譜中的簡單符號,演奏着古老的樂調。
羅家班由羅順的祖輩創立,這本珍貴的工尺譜是他們代代傳承的基礎。
在青陽酉華鎮,流傳着另一種地方獨有的傳統鼓樂表演,唱經鑼鼓。
不同於十番鑼鼓的純器樂,唱經鑼鼓是融入了唱腔藝術的地方曲藝,以鑼鼓配唱腔是最鮮明的特徵。
唱經鑼鼓的唱詞一般以傳奇人物、歷史典故為題材,曲子則是當地的民間小調。在唱腔的引領下,樂器相互配合演奏,表演者既可邊奏邊唱,也可停奏清唱,異中求同,別有一番風味。
如今,吳華瑞繼承的吳家班已是當地唯一一家唱經鑼鼓的樂班。
摺扇,是中國傳統的乘涼工具。它多用竹木做扇骨,韌紙或綾絹鋪扇面,可以摺疊,便於攜帶。當摺扇與詩詞、書畫相融合,便形成了便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之一——扇文化。
青陽的摺扇製作歷史悠久,早在明代,青陽摺扇就因品質上乘、窮工極巧,躋身全國名扇之林。
一柄青陽摺扇,需要歷經選料、破篾、成型等二十多道工序。其中最為獨特的便是“水磨玉骨”。
匠人們用蘸水後的沙樹葉,反覆打磨扇骨骨坯。粗糙的葉面與水的細膩,最終將賦予摺扇光滑透亮、温潤如玉的外形特質。
正是這一道獨一無二的工序,使得青陽摺扇贏得了一個美譽——“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
陵陽鍋,是青陽獨有的雜燴美食,因發源於陵陽鎮而得名。它由五花肉、手磨豆腐、幹豆角等八樣食材烹製而成,又被人們稱作八鮮一品鍋。
紅燒肉、燜豆角、和氣菜等這些家常小菜,被一層層地碼進大鐵鍋中。用炭火煨炆數小時,直至湯汁被各類食材吸收後,方可造就陵陽鍋的諸味紛繁。
如今,陵陽鍋成為青陽飲食文化的代表。自2017年起,一年一度的“陵陽鍋子百家宴”都會在春節前夕舉行。遠客近鄰齊聚一堂,慶新年,共團圓,一起品味這方水土的民俗文化。
2019年,在第三屆“陵陽鍋子百家宴”上,曹國慶與陵陽鎮八大世家一起,聯手烹製了一道史無前例、重達750千克的巨型陵陽鍋,這道大菜成功入選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黃精,是一種喜陰濕、懼乾旱的草本植物,歷經九蒸九曬的炮製後,其色澤變得烏黑油亮、口感細膩綿軟,藥性被徹底激發。這便是可藥食兩用的常見中藥補品——九制黃精。
位於青陽縣境內的九華山,自古盛產優質的野生黃精。
唐代名僧金喬覺,曾用詩句記述了他在九華山苦修時,以黃精為食的情境。
仿野生種植,是當代新興的農業技術,讓農作物在原生態的環境中生長,通過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來控制病蟲害,以減少人工干預,杜絕有害物質的殘留,從而提升農作物的品質。
在青陽最大的仿野生黃精種植基地,吳振東教授藥農們如何辨識優質的鮮黃精。
2016年,青陽的黃精被授予“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併入選安徽省“十大皖藥”行列。
如今,青陽縣的黃精種植面積近二十平方千米,鮮黃精年總產量約一千五百萬千克。黃精產業帶來的年綜合產值,約佔全縣年總產值的十五分之一。
朝夕輪轉,四季更迭,青陽人守護着大自然的慷慨饋贈,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