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走進小巴旺村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休閒

來源:人民日報

圖①為丹巴縣甲居鎮鄉村風光。降初澤郎攝 圖②為降初拉姆(右)和村民一起採摘青脆李。 鍾興建攝

我們被小巴旺村黨支部書記降初拉姆的笑聲打動的最開始,是在距小巴旺村兩公里遠的聶拉村。降初拉姆的笑明朗,爽直,燦亮如日光穿透薄雲。

四川省丹巴縣甲居鎮,盛夏時節,旅遊業比天氣還要火熱。我們走進丹巴縣,卻不為避暑,不為旅遊,只為一探究竟,一棵“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大樹,如何在這裏開花結果。

聶拉村黨支部書記格西帶着我們看千年枴子樹下開業在即的民宿羣落,看層層錯錯的果園、菜園,看正在進行裝點的村道旁的嘉絨藏寨。格西説,我們的“美人脆”蘋果顏值高,完全不愁賣。降初拉姆的話無縫銜接,我們村的脆紅李、青萵筍、洋芋,也是還在地頭就被搶購一空。説完就是一陣爽朗的笑聲。格西説,我們引進網紅達人搞民宿,對方左手是資金,右手是客源,真是一舉兩得。降初拉姆也有話説,表面看抄了你們聶拉村的“作業”,其實我們小巴旺村的“本子”上有不少新東西。説完,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得知我們下一站要去小巴旺村,降初拉姆不請自來,來到聶拉村迎接我們。

在聶拉村參觀結束後,我們跟着降初拉姆來到小巴旺村村口,一行人下了車,緩步向村子裏走去。村道兩旁,蘋果樹、李子樹、石榴樹成排成行,一棵比一棵精神。石榴花開得正豔,和浮漾在降初拉姆臉上的自信笑容互為映照。降初拉姆説,小巴旺村土地少,不少壯勞力在外找活幹。2017年,村裏成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選種、傳授技術、銷售,一條龍為社員服務。如今家家加入進來,一户沒落下,畝產值保持在兩三萬元。

兩三萬元?同行者感到吃驚,我也很是好奇。降初拉姆為我們算起賬來。小巴旺村地肥日照好,年底種洋芋,壟溝栽萵筍。開了年,萵筍、洋芋剛收完,玉米種子又下了地。9月、10月收玉米、茼蒿、菠菜、圓根,不給土地空閒。別的地方一年兩季收成,這兒一年四季,季季都有收成。每季種什麼,聽市場的。就説洋芋吧,前些年引種的脱毒洋芋,平均每個一斤重,大的兩三斤,畝產少説三千斤。今年引進口感更好的“沃土5號”,上門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紅富士”“美人脆”蘋果,還有桃子、李子,品質優良,不愁銷路。

談笑間到了一幢民宿前,降初拉姆説,我們的旅遊合作社也是引進外來資金,與村民合作打造。主人扎西邀我們進屋參觀,一處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民族風情與田園風格的居住空間,在眼前漸次展開。我最感興趣的是看似簡約清爽實則匠心獨具的星空房,聽房主人説,這裏一年不下三百天能看到星空,而“掛”在小巴旺村上方的星星,比樹上的果實還繁密。

問起“作業本”上的“新東西”,降初拉姆説,聶拉村發展民宿在前,他們有的我們沒有,但是我們有的,好多地方也沒有。比如我們經常舉辦篝火晚會,村裏家家有人蔘加。點燃篝火的是客人,這個體驗,也是“獨一味”。這讓我想起她半路上講起的另一個拴心留人小妙招:下一步,小巴旺村會把二維碼貼到果樹上,客人看上哪顆摘哪顆,順手打個賞,方便也新鮮。

正感慨一個人的年輕,不在年齡而在思維,扎西亮開了嗓門説,十年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兩千四百多元,去年達到兩萬七千多元,這裏面少不了降初拉姆書記的功勞。再説我們旅遊合作社,書記堅持品質優先。説好入夥人收入的百分之二上交集體,她卻規定自己家要拿百分之二十出來。

我忍不住問道:書記為啥和錢過不去?降初拉姆爽朗地笑,我是為自己佩戴黨員徽章時手不抖,號召大夥“向我看齊”時心不虛!

還有行程在前方等候,同行者戀戀不捨上了車,把一片點贊聲和挪不開步的我留了下來。我的興奮點,其實也是他們的:小村鉅變背後有怎樣的故事,降初拉姆自信的笑聲從何而來?

降初拉姆講起往事。她家兩口子都是勤快人,丈夫在大金河對面的礦上打工,家裏的她,整天忙農活。可家裏還只是勉強温飽。

在縣城做蔬菜生意的姑姑同情降初拉姆和她先天殘疾的兒子,叫她過去幫忙。邊幹邊琢磨,降初拉姆逐漸起了“單飛”的心思。“自立門户”,汽車、門面、流動資金,一樣都不能少。降初拉姆找到表姐借錢。表姐説,不是我賣窮,整個小巴旺村就沒幾户能拿出這筆錢。地裏除了玉米就是洋芋,人吃都不夠,哪裏來的錢?

表姐給降初拉姆出了個主意。村民可以向信用社申請貸款,每户額度五千元。五千元成不了什麼事,但是一户五千,四十户就是二十萬,只要大家肯幫忙,照樣可以“單飛”。

按表姐的辦法幹,降初拉姆果然籌到了錢。越往前飛天越寬,後來,在丹巴縣的蔬菜經營者當中,降初拉姆也算得上一個角色了。她在縣城省城都買了房,還買了小汽車。降初拉姆的志向變大了,她的目光,比翅膀飛得遠。恰恰表姐這時來電話,村委會馬上就要換屆,你不回來參與?

起先,降初拉姆有些躊躇。隔着十公里,表姐給她上了一課:別忘了,如果不是當年大家出手,你也沒有今天。如今你倒是過得風光,左鄰右舍呢,一説到“錢”字,腰比豆腐軟。窮日子你也不是沒過過,拉大家一把,説明你沒忘本。

本當然沒忘,可小巴旺村巴掌大,能鬧出多大動靜?

好歹是讓表姐説動了心,降初拉姆回來後,當選了村委會主任。正趕上通村道路改造,徵地的任務落到她頭上。有人半夜打電話,説她“恩將仇報”——當年幫你貸款,我二話沒説;如今佔我的地,你油鹽不進。降初拉姆委屈的眼淚剛流完,眼眶又因為更登拉姆老人的哭聲打濕了。老人的工作原本是做通了的,但是眼看着十多棵白楊樹倒伏在地,心裏一疼,起了哭聲。降初拉姆一户一户賠不是、説好話、講道理,一尺一尺把路拉長。更登拉姆的家離村道幾十米,降初拉姆想辦法把水泥路修到她的家門口。另外那些被佔了地的,她也儘量不讓人家吃虧。

修路只是開了個頭,脱貧攻堅中,村裏有十三户貧困户,十三名黨員一對一幫扶。降初拉姆結對的降初格瑪身體不好,住的房子十分老舊,旁邊就是滑坡體。通過易地搬遷解決安居問題後,降初格瑪的小兒子決心把日子過旺。降初拉姆趁熱打鐵,為他找尋到務工機會。

脱貧摘帽只是起點不是終點,為了讓村民收入再上層樓,降初拉姆要“下一盤大棋”。地裏挖不出“金娃娃”,那是種子沒埋對。蔬菜水果就是小巴旺村的“財神爺”,降初拉姆相信自己的眼光。臨到下種,先前答應試一試的村民卻都變了卦:除了老品種的玉米洋芋,這方水土就沒種出過別的品種。強扭的瓜不甜,生拉活扯來的藤和苗,多半水土不服。

降初拉姆找到村文書向正瓊,請她帶個頭。向正瓊有點犯怵:“誤一季莊稼事小,我怕種了一地‘草’,別人看笑話。”降初拉姆盯着她問:“知道小巴旺村為啥日子過不旺?就是前怕狼後怕虎。我下面的話,你先錄個音——要是失敗了,損失算我的;你就放手去幹,我看誰敢笑話你!”

洋芋、二荊條、西紅柿、菠菜……向正瓊一筐一筐往十公里外的縣城送。年底一算賬,向正瓊嚇一跳:種植蔬菜的收入,是原來的八九倍!

有一個芽頭冒出土,一片地就會變綠。再不用降初拉姆多説話,小巴旺村的地,再沒一寸空閒。

2020年底,村“兩委”換屆,降初拉姆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她表示要繼續為大家服務。她承諾,大家一票一票把我選出來,我一定要讓小巴旺村大變樣,讓小巴旺村的人走出去,不比別人矮一頭。

心穩下來,在縣城住了十多年的降初拉姆重新把根扎到了村裏。貫穿全鎮的旅遊環線正在打造,小巴旺村很快就會人氣爆棚,降初拉姆深信不疑。五年後,小巴旺鄉村旅遊的文章做成什麼樣,她的心中已經有了“底稿”:村道更寬了,步行道建好了,玫瑰園成片了,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村了,遠道而來的客人絡繹不絕……

離開小巴旺村時,皓月當空,星漢燦爛。遠處的碉樓,近處的藏房,不遠不近處的樹木,全都被柔軟的月光勾勒出了迷人的線條。我想起剛剛作別的降初拉姆,想起她明朗爽直的笑。她把根深深紮在大山裏,為鄉親們的好日子辛勤奔忙着……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5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