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囱山:摩崖石刻千古書
文/于學忠(遼寧蓋州)
煙囱山的摩崖石刻之多,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日裏,我們驅車來到市郊東南6公里的徐屯鎮韓家溝村煙囱山附近,將車停在山腳下。仰望煙囱山,山巒疊嶂,風景如畫。
煙囱山海拔高度約250米,主峯矗立,狀如煙囱。
入門不久,山下的西南麓,是近年所建氣勢恢宏的太和寺,因勢造型,宏偉壯觀。那幽香的花草,那蒼翠的古柏、鳥雀的呢喃,伴着香煙繚繞的輕紗,把人引入一個如詩如畫的空靈境界。
太和寺僧人給我們做嚮導,尋找着山路遲緩而上向山頂進發,沿途的滿目綠茵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着金光。
由於綠茵覆蓋,看不到山路,為了節省時間,太和寺僧人手拿長棍“打草驚蛇”,他説:“早上便在附近遇上一條近兩米長、手腕粗的蛇;蛇類會隨着天氣回暖外出覓食和活動,最近我們發現,煙囱山上的蛇開始活躍了。”我們做好防護措施,緊跟其後。
拾階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立在山坡上的文物保護標誌--1984年,煙囱山山城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宣統元年《蓋平縣誌》記載:灶突山"山半有古城遺蹟,半就堆圯,惟西面尚有城門在焉。倚門西望,閭山遼海,如在目前。門內峭壁上有灶洞峪山城五字。"灶洞峪山城題於何時,縣誌沒作記載,山城時代也不曾言及。灶洞,可能是灶突二字的音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煙囱山山城,被看作高句麗山城。”從標誌可以簡單瞭解煙囱山山城記載的內容。
太和寺僧人體力較好,登山頗有經驗。他説登山走之字型較省力,我邊登山邊觀察邊拍照。他説,煙囱山的摩崖石刻,有的高至絕頂懸崖,有的低至澗底山谷。古往今來,留下筆墨的名人比比皆是,張明孺、劉楊道人、黑繼光……千百年來,人才輩出。這些摩崖石刻與優美的自然景觀交融輝映,猶如意趣天成的藝術殿堂,不僅讓人賞心悦目,更從另一角度展現了不朽的真史,是蓋州古城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邊走邊談,走過約半十多分鐘,便發現城門址1處,門道路面不完全鋪石,破壞比較嚴重,僅存門址寬約2米,兩處靠近門址兩側築有窄小的牆壁,對稱分佈;其中,西側石牆長約9米,寬約1。4米,高約1米。
途徑發現煙囱山山城遺物豐富,有石牆、石洞,殘存的碑座等以及相當於明時期的祥雲紋瓦當、繩花紋瓦當和筒瓦、板瓦、碾盤等殘塊。
約半個小時,我們登上山頂,西側峯巔下石刻便呈現在眼前。
山上有多處摩崖石刻,在西坡東上折北處的東面石壁上,豎書“仙凡分界”四字,款字為“明萬曆三十年二月農肅師心書”十三字。皆為陰刻,書面高約2。5米,寬約0.8米。在山門外刻於岩石上“灶洞峪山城”五字,字為陰刻。據清宣統元年編修的《蓋平縣誌》記載:“門內峭壁上有‘皂洞峪山城’五字、‘仙凡隔界’四字,並有昔人題詠披十行,鐫刻半空,不可攀識。自下仰視,強半模糊,莫能成誦……”。
在山城內中心城牆北端懸崖處,豎書“天仙居”三字,字為陰刻書面高約0.86米,寬約0。627米。煙囱山自古以來就是遼寧的名山之一,景點有“女媧卧像、天仙居碧霞、仙人洞、龜突峯、望海亭”等,享有“神仙之宅,靈異之府”的美譽。巖刻作者引導人們在品味“天仙居”巖刻之時,把眼前的“仙源聖地”誘發人們掀起興致無窮的聯想。
在山城內北端西側石崖上,豎書“天之始清湛而去雲霞之燦爛氣氛氲其色維何非赤非白四顧蒼蒼瑤空一碧天地之子是元君照臨下土主宰人羣齊明盛服偉誠薦芬博心一志伯禮殷勤有祈必應釋及無垠百千萬億照靈□□”。為陰刻,字體圓潤飽滿,刻工細膩,十分耐看。書面約0。8米,寬約1。4米;款題“弟子張明孺齊沐謹書”共八十九字。雖然石刻已經風化,但還是能夠清晰辨認出來。
西側石崖刻面上方石壁上,刻有“碧霞”二字,字體蒼勁有力,款為“黑繼光書”四字;豎書,陰刻,書面為高約0。7米,寬約為1。2米。據《蓋平縣誌古蹟名勝》記載:“‘碧霞’二字,款志墨繼光書,底層有‘仙凡隔界’四字,萬曆三十年刻。又有‘灶洞峪山城’五字。現存石門一座,門外列置碾磨並舊除菜畦一池。門內刻石為蹬,名曰‘倒天梯’,遊人至此須翻身側上,始能登峯造極,較之遊華山者挽鐵索,登石蹬挺身直上,為尤難也。”
山城內城中東石壁上,刻“灶突青峯”。豎書,高約0。7米,寬約0。5米。陰刻淺陋,現剝蝕難辨;另外兩處,刻於山城內城東南隅東石壁上,豎書,皆陰刻,字跡淺劣,剝蝕不清。遺憾的是千餘年來,歷經風侵雨蝕日曬,其中已有多字字跡模糊,無法識讀,整篇銘文需要前後推敲,才能讀懂其中意思,實在可惜。
煙筒山又名“灶突山”。據清康熙二十一年《蓋平縣誌》記載:“灶突山,城東南二十里,眾山環繞,一峯屹立,故名。俗呼娘娘廟山”。據民國九年《蓋平鄉土志》對此山也有寥寥數語的記錄:“皂突山,在城南十餘里,上有前朝遺蹟甚多。”當年有如此規模的寺院,文人墨客紛至,許多人文歷史遺蹟散落在羣山之間,也在情理之中。
據《蓋州文物景觀》一書這樣描述“灶洞峪山城遺址”:煙囱山山城遺址,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有歷史記載,煙囱山是唐代政府高句麗族的重要戰場,是唐代名將薛仁貴率領唐軍安營紮寨之地與高句麗大將蓋文激戰之地。山城建在主峯西側平坦之處的半山之中,城牆依石崖陡峻處疊砌而成,全城呈南北走向的不規則山城。南北長140米,東西寬56米,總面積約9000平方米,分內、外、中三城。城牆皆為石築,設一座城門;城門至今保存較好。山城中築有兩個高聳的石台,分立南北兩端,山峯上有水井,煙囱山古城牆,還有筒瓦、板瓦、磚頭及白灰塊。山上還有明萬曆三十年的寶貴歷史文物。有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刻的“碧霞”二字和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劉楊道人在峭壁上刻的“仙凡分界”以及“灶洞峪山城”,字跡清楚,字體蒼勁有力,底藴深厚,峭壁上還有多處石刻,歷歷可見。蓋州煙囱山的摩崖石刻遺蹟豐富、年代歷史久遠為世所罕見。
一方石刻,書法各異,刻風拙樸,由於題刻者身世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思想境界更是各有千秋。上述這些重要遺存的幾處摩崖石刻圍繞着煙囱山,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追尋歷史,憑古吊今。殘存的石刻,寂寞於風霜雪劍,相守於枯草亂石,是怎樣的情景。若佛像可語,是否會道來千百年的故事……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些石刻湮沒在叢林中,人煙罕至,有的被塵土覆蓋,未見天日。
至今人們在領略煙筒山風光奇麗的同時,也感受到煙筒山列入遼寧名山的當之無愧。
摩崖石刻是我們的祖先利用天然石壁刻文記事傳載文明的一種方式。在存世於各地的摩崖石刻中,蓋州煙筒山摩崖石刻也許是最有特色者之一。恆古至今,它靜附於石壁之上,遊客南來北往,閲者無數。
煙筒山之美,不獨在羣山之絕勝,更在於自然與人文的交相輝映。
追溯煙囱山石刻文化之源,“妙心駐蒼崖,題詠留人間”就是歷史最好的見證。散佈在煙囱山之上的眾多摩崖石刻,都是先人們一筆一刀,賦予冰冷的石頭以文化內涵,這一本本“石質書籍”,立於山水之間,巖崖之上,記錄着歷史滄桑變幻的腳步,閃爍着文化藝術之亮光,彰顯出杭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及精神內涵。
探訪歸來,感慨萬千。引用著名的書法家沈延毅先生於1959年在他的一幅水墨紙本屏軸《灶突山圖》畫作上的題識作為本文的結尾:“心上奇峯幾往還,插天萬仞迥難攀。煙嵐今日尤生色,供作人民恣意看。灶突山在蓋平東南三十里,孤峯斗絕、萬仞插空,峯後有石城為高句麗遺蹟,奇崛突兀、甲於遼左。晴窗無事,彷佛寫此用以自遣。己亥嘉平,公卓題並志。”可想而知,當時沈延毅先生探訪煙囱山摩崖勝蹟,深味摩崖中的歷史滄桑,晤對涵寓點畫中的性靈,也許真能得到一種大智慧的浸潤。煙囱山摩崖石刻由形勝之美而至書法之美,由書法筆跡之美而至奏刀刻石之美,由此及至題字、題詩之美,由物之美而至當時人物之美,凡此種種便是絡繹不絕的美。誠然,名賢巨刻,光景宛然;晤對石刻,只要用“心”去閲讀它們,用“情”去進入與摩崖的對話語境,便如舊雨新知,對眼相望。
摩崖石刻,漸漸湮滅的記憶。“摩崖石刻是蓋州一種歷史遺存,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煙囱山山城是古城蓋州歷史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城的發掘及摩崖石刻的保護為研究該山城的結構、歷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千秋留故跡,光彩耀殘碑”。煙囱山摩崖石刻就像一座豐碑,屹立在煙囱山上,向世人述説着那段令人難忘的烽煙歲月。
作者/來源:天遼地寧十四城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