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華湖”“電台井”背後,永不褪色的紅色新聞故事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休閒

  涉縣聖福天路上的新聞湖。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涉縣聖福天路上的新聞湖。

  涉縣聖福天路上的新聞湖。

  涉縣沙河村保存完好的土窯洞。

  沙河村裏的電台井。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王礦清)11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太行山下,歷久彌新的紅色新聞故事》的報道。

  太行深處的河北涉縣西戌鎮,是著名的紅色新聞文化小鎮。這裏流傳着許許多多的紅色新聞故事,這些故事歷久彌新,令人難以忘懷。

  (小標題)聖福天路上的“新聞湖”

  涉縣西戌鎮通往偏城鎮的聖寺駝有一條全國聞名的聖福天路,而地處天路一帶的“新聞湖”更是聞名遐邇。

  那是上世紀70年代後期,西戌大隊為了解決羣眾的吃飯問題,打算在聖福天路一側的路旁修一座中型水庫,使現有的老旱地變為水澆地,徹底解決“望天收”的問題。

  可是,要修這樣一座水庫又談何容易,不少社員便在這個節骨眼上想到了廖承志。他解放戰爭時期在西戌時是中宣部副部長、新華總社社長,擔負着新華總社、邯鄲、陝北新華廣播電台、晉冀魯豫《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太行版)等部門的領導工作,與當地的幹部羣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現在又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要是廖社長能給説上一句話,那該多好啊!

  書記、隊長再三合計,還請本大隊能掐會算的二摸黑給瞧了一個好日子,他們就和廖社長當年在西戌的房東一起出發了。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村頭槐樹上的老野雀一直喳喳地叫個不停,預示着這一次出行的順利。果然,他們在北京很快就見到了廖社長,他身體雖然有些不太好,但還是那樣的幽默和熱情。

  老房東李用忠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廖社長在西戌時曾經好多次講解新聞宣傳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性。那天中午,他們在廖社長家裏吃的飯,在飯桌上你推我讓,彷彿又出現了幾十年前在西戌時的情景。到最後,問的問了,笑的笑了,廖社長問房東和大隊幹部這次來找他有什麼事兒,可這些平時直來直去的山裏漢子卻又什麼也説不出來了,連連説着,沒事兒,沒事兒,只是有些想念廖社長了,才到家裏來看看。

  其實,廖社長的心裏像鏡兒似的明亮,他和妻子經普椿商量後,先讓秘書陪着他們在北京轉了幾天,等回返時又讓他們帶去了北京出產的餅乾等營養品。

  讓人感動的是,李用忠的兒子李天懷直到現在還存放着那些餅乾盒子,又把它捐到了太行紅色新聞文化陳列館裏。

  後來,廖社長通過地方上的同志瞭解到西戌大隊修水庫的困難後,又與邯邢冶金礦山管理局和鐵三局聯繫,協調了拖拉機等一批大型機械給予幫助。另外,他還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寄到了西戌大隊。

  就這樣,西戌人民在廖承志的鼓勵和支持下,在上級部門和國營符山鐵礦的支援下,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在1980年以前建成了全縣較大的宋家溝水庫,全村淨增水澆地2000多畝,年產小麥20多萬斤,實現了他們在當時條件下提出的“儲十萬,賣十萬,平均每天半斤面”的目標。

  因此,當地的幹部羣眾又把這座水庫稱為“新聞湖”“承志湖”“新華湖”。

  現在,南來北往的遊客們只要踏上涉縣境內那海拔1000多米的聖福天路,就能看到這座“新聞湖”。在耀眼的陽光下,湖水清澈,波瀾不驚,彷彿還能照射出廖社長當年鼓勵當地的幹部羣眾戰勝困難促進生產改善生活的動人情景。

  2006年夏天,當年新華臨時總社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的負責人之一安崗、劉江、吳象等“老太行”訪問西戌,他們在老房東的土炕上拉長敍短,激動不已。1960年低指標時,東戌村的幹部為了羣眾的吃飯問題曾到北京找老安,也就是人民日報社的副總編輯安崗,安崗與張晉德一起寫了“東戌村羣眾的心裏話”一稿,安崗後來卻被打成右派,但他永遠都不後悔。當談到代號為302的廖承志社長時,吳象老人詩興大發,當場賦詩一首:“七老八十回太行,青春再煥意氣揚。冒雨入村東西戌,心情舒暢語聲歡。老漢猶憶廖承志,大娘握手認安崗。延安空城迎‘貴賓’,新華廣播捉迷藏。”

  (小標題)土窯洞裏的“列寧餅乾”

  現在,不少西戌的年輕人提到窯洞,提到窯洞裏的“列寧餅乾”都免不了有些生疏,可在那時都不是什麼特別的秘密。

  當年,新華總社和邯鄲、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編輯部、晉冀魯豫記協駐紮西戌村,新華日報、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太行文聯駐紮東戌村,邯鄲、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的播音室設在了沙河村,其中東西戌只有一路之隔,而沙河村與東西戌相隔四五里地。

  據當時的老同志回憶,這三個村裏都有窯洞,僅小小的沙河村就有窯洞200多孔,其中播音室設在南頭巷的土崖下,一排連着十幾孔窯洞,有些窯洞還是窯洞套窯洞,大洞連小洞,簡直成了窯洞的王國!

  這些窯洞都不講究,使用摻了麥糠的黃泥抹牆後再用白灰抹一遍,就是那幾孔播音的窯洞也很簡陋,與其他窯洞相比,只是裏面的牆上頂上多釘了幾張氈子,地上多鋪了幾張毯子,窯口也沒有什麼門板,只是掛了幾張老羊皮。有時候它的隔音效果也不是那麼好,在進行播音時連羊叫的聲音都可以傳進來。可他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播發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五一口號”、《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雄文,傳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建設美好新中國的最強音!

  讓人感到十分高興的是,西戌的人們至今還在守護着那些帶着戰爭硝煙味道的窯洞,特別是在沙河村西北角的磚窯一帶,那裏曾經是新華社和晉冀魯豫軍區通訊處的培訓學校舊址,那清晰可見的地圖,那依舊活力四射的標語口號,那宣傳性極強的挑戰書、應戰書,還有批評欄、表揚欄……

  當時,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的編輯部設在西戌村,所有編好需要播出的稿件由新華社的領導簽字後再讓人送到沙河,大多時候是步行,後來也騎馬去。

  西戌離沙河只有幾里地,但路窄難行,其間不時有惡狼當道,所以每位小通訊員的手裏都會拿上一根木頭棍子。

  不少時候,新華社的領導為了照顧那些女播音員,還特意讓小通訊員們帶上一些鍋巴給她們送去,那是在吃小米飯時讓炊事員們特意留下來的,這些東西脆脆的、乾乾的,嚼到嘴裏特別香,也特別抗餓,所以播音員們就給這些鍋巴起了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列寧餅乾”!

  每次播音的時候,特別是任務緊急時,這些“列寧餅乾”就能派上用場。

  據曾經受到毛主席表揚的播音員錢家楣老人後來回憶,她們有時也把那些攢下來的“列寧餅乾”與當地的老百姓換東西吃,比如柿子、紅薯等,吃起來是那樣的香甜。

  後來,男播音員們也會來嘗一下這種特殊情況下的餅乾。

  (小標題)澱水河畔“電台井”

  沙河村,原由三條河流匯合而成,當地土語叫仨河,後來慢慢地就叫成了沙河村。

  沙河村雖然由三條澱水河組成,村民們依次散落在高低不同曲曲彎彎的澱水河畔,至少明朝初年就有人在這裏居住,但卻是個自古缺水的村莊!

  新華電台來到沙河村後,首先解決的是羣眾的吃水問題。他們一方面勘察新的水井地址,一方面在現有水井的基礎上進行深挖,就這樣不同程度地陸續挖有上百眼的水井,徹底解決了村裏的吃水問題,沙河村因此也被稱為“百眼村”。那些水井也被稱為了“電台井”,見證了新中國廣播事業的發展歷程。

  如今沙河村已成為西戌乃至整個太行地區紅色新聞文化事業的標誌性所在地,直至現在那些當年打下的水井裏挑出的井水還是那樣甘甜,讓全國各地來這裏參觀的人們讚不絕口。

  另一方面,新華電台中大多是女同志,她們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由於奶水不夠,孩子們常常餓得哇哇大哭。這個時候當地幹部羣眾就主動把她們的孩子抱到自己的家裏,自己或讓自己的家人來餵養,有的還抱到了外村的親戚家裏餵養,解除了電台工作人員的後顧之憂。

  那些甘甜的井水與香甜的乳汁交織在了一起,傳下了軍民一家的動人佳話!

  1947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播音員又向國內外播出了人民軍隊的勝利消息,台裏決定與村上的幹部羣眾代表一起會餐,新華總社和人民日報的人也從東西戌等地趕了過來,那些老民兵老代表們一個個地都被請到了窯洞前面的院子裏,大家一起吃飯,還一起聯歡。沙河村一個叫牛青山的年輕人也拿出了自己的節目,他用有些生硬的當地口語演唱了當地羣眾所創作的新民歌:“新華電台本事大呀,毛主席講話傳天下。主席給咱指方向,革命起來幹勁大!新華電台本事大呀,黨中央聲音傳天下,熱血男兒去當兵,誓為窮人打天下!另外還有劉伯承、鄧小平,南進千里有榆林,華中地,陝甘寧,現在開始大反攻……”

  不知什麼時候,夕陽西下,晚風徐徐,一輪明月已經悄悄地懸掛在了窯洞的頭頂上,可在新華電台的院子裏依舊洋溢着熱烈的氣氛。(完)